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格式:pdf页数:22页大小:646.8 K上传日期:2024-01-08 23:28浏览次数:240U9 侵权/举报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1分)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防治水污染,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B.为节约水资源,用生活污水直接灌溉农田C.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保护水体生态环境D.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2.(1分)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燃烧匙D.集气瓶3.(1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B.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避免温室效应C.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NO2、SO2、CO2D.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优4.(1分)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A.酒精C2H5OHB.汞AgC.干冰H2OD.大理石CaO5.(1分)关于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ClB.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6.(1分)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北京举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奥林匹克烯(C19H1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奥林匹克烯的说法正确的是()第1页(共22页)A.奥林匹克烯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B.奥林匹克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一个奥林匹克烯分子由31个原子构成D.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217.(1分)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竹筒要盖上盖子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B.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本身就发生氧化反应C.打开盖子,吹一吹,可燃物温度升高,使可燃物剧烈燃烧D.打开盖子,吹一吹,增大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剧烈燃烧8.(1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CO中毒B.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时可吸氧缓解症状C.生活中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可降低水的硬度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和煤矿井前都应做灯火实验9.(1分)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B.证明CO2可与水发生反应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第2页(共22页)10.(1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集气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11.(1分)“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B.生成的氮气可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以防腐C.反应物、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12.(1分)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本实验还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B.此实验去掉弹簧夹也可达到实验目的C.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约10mLD.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不相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2021年9月24日《科学》发表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第3页(共22页)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这一人工途径合成淀粉的速率是玉米合成淀粉速率的8.5倍。初步测试显示,在能量供给充足时,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这一突破,为淀粉的车间生产打开一扇窗口,并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1)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从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需要11步反应,其中第一步反应CO2+3H2X+CH3OH;第二步反应:CH3OH+O2Y+HCHO。写出物质X的化学式。已知物质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但这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3)在制造淀粉的过程中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不变。(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合成淀粉可减缓粮食危机B.人工合成淀粉可降低空气中CO2含量C.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162gD.淀粉人工合成比玉米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效率高14.(6分)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结束后,若要从实验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已知混合物中其他成分均可溶于水),则采用的分离方法是(填操作名称)。(3)在不做改动的情况下,A装置(选填“能”或“不能”)用来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第4页(共22页)15.(6分)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其流程如图所示。资料:Ⅰ.水煤浆是由煤(主要含碳)与水混合而成,经过气化器后转化为CO2和H2。Ⅱ.在气化器中发生了两个反应:①C+H2OCO+H2②CO+H2OCO2+H2。(1)煤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煤在进入气化器之前,将其粉碎与水混合制成水煤浆的目的是。(2)在气化器内发生的两个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写元素符号)。(3)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该生产流程中CaO循环再利用的目的是。16.(6分)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无色气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氢能源没有大量使用是因为(写一条即可)。(2)氢气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其还原为金属,如H2+CuOCu+H2O,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CuO粉末的实验测定水的组成,图甲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都是常用干燥剂,可吸收水蒸气。)第5页(共22页)“a.加热装置C”和“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硫酸”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填字母序号)。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3)当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固体全部变成红色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待装置C恢复至室温后,关闭弹簧夹:实验反应停止后还需继续通入气体,一是可以防止固体被空气氧化;二是。【数据处理】实验中,某次测定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前实验后氧化铜和玻璃的总质量65.6g59.2g氯化钙和U型管的总质量100.8g108.0g(4)根据上表中数据,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使用原始数据列出计算式)。(5)下列情况中,对实验测定结果一定没有影响的是(填序号)。①对CuO而言,H2是过量的②CuO粉末中含有不与H2反应的杂质③反应中部分CuO反应后变成Cu2O④无水氯化钙有部分失效⑤无水氯化钙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17.(5分)某兴趣小组取12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了4.4克二氧化碳(石灰石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1)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本实验不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理由是:。第6页(共22页)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1分)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防治水污染,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B.为节约水资源,用生活污水直接灌溉农田C.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保护水体生态环境D.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不合题意;B、生活污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未经处理不能用于农田浇灌,故符合题意;C、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保护水体生态环境,故不合题意;D、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可以减少水的污染,故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1分)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燃烧匙D.集气瓶【分析】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解答】解:A、烧杯加热需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故选项错误。B、量筒不能用作药品反应容器,也不能加热,故选项错误。C、燃烧匙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故选项正确。D、集气瓶不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故选项错误。故选:C。第7页(共22页)【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1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B.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避免温室效应C.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NO2、SO2、CO2D.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优【分析】A、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分析;B、根据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来分析;C、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分析;D、根据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故A错误;B、天然气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不能避免温室效应,故B错误;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D、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常见的空气污染物、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1分)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A.酒精C2H5OHB.汞AgC.干冰H2OD.大理石CaO【分析】根据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说法正确;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俗名为干冰;化学式为:CO2,说法错误;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及俗名,是解此类题的关键.5.(1分)关于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Cl第8页(共22页)B.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分析】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名称,然后根据其元素符号、元素的种类、在地壳中的含量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是铝元素。A、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故选项说法错误;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1分)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北京举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奥林匹克烯(C19H1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奥林匹克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奥林匹克烯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B.奥林匹克烯中氢元素的质量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