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11——专题训练:论证类(深刻、严密、说服力)(训练+答案)-高中语文论述类文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11——专题训练:论证类(深刻、严密、说服力)(训练+答案)-高中语文论述类文
格式:docx页数:18页大小:98.3 K上传日期:2023-11-09 08:49浏览次数:113U1 侵权/举报

论述文本阅读论证类(深刻严密说服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对大学教育和职业的关系有四点看法。第一,我认为大学就业难,确实暴露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我认为,大学应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的更新调整。这是大学教育改革必须有的一个内容。第二,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大学生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精神素质的问题。我仔细注意了一下现在很多就业单位对现在大学生的批评,我觉得你们应该听一听。他们的批评主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再一个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精神素质问题,是应试教育的后果。所以正是因为这样,大学教育应该补这个课。第三个问题,我们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怎么讲呢?我们常说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这个社会就是每一个职业变化很快,很少有固定一个职业的人,因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不断有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这使得每个人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那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呢?它要求两种能力,一是应变能力,一是创新能力。两种能力都要强,这是新的人才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一个素质的竞争、学养的竞争、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竞争。因此仅从职业的角度来考虑,也应该为自己设计一个全面规划。在我看来,大学里,除了我刚才说的要有现代公民所具有的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外,至少还应该具备三大能力:第一,终身学习的能力,这里包括中外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利用文献、工具书等能力。第二,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实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第三,思维能力,具有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的思维能力。具备了这三大能力,以后就可以不断地变换角色,你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强了,这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只一味追求眼下的市场需求,把自己的视野、知识面、能力训练弄得非常狭窄,那么即使取得了一时之效,可能找到了一个工作,但是由于底气不足,在持久技能竞争中迟早会被淘汰的。(摘编自钱理群《寻找“北大精神”》)材料二:两年前,我在《独立评论》(第七号)上发表了一篇“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在那篇文字里我曾说,我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赠送三个防身的药方给那些大学毕业生: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的追求知识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如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的,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研究。第二个方子是:“总得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毕业生寻得的职业未必适合他所学的;或者是他所学的,而未必真是他所心喜的。最好的救济是多发展他的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和活动。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在业余时间做的事业往往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英国哲人弥儿(J。S。Mill)的职业是东印度公司的秘书,但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上都有很重要的贡献。乾隆年间杭州魏之绣在一个当铺里做了二十年的伙计,“昼营所职,至夜篝灯读书”,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诗人与画家(有柳州遗稿,岭云集)。第三个方子是:“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应该信仰:今日国家民族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这是我对两年前的大学毕业生说的话,今年又到各大学办毕业的时候了。前两天我在北平参加了两个大学的毕业典礼,我心里要说的话,想来想去,还只是这三句话:要寻问题,要培养业余兴趣,要有信心。后来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写信来说:“胡先生,你错了。我们毕业之后,就失业了!吃饭的问题不能解决,那能谈到研究的问题?职业找不到,那能谈到业余?求了十几年的学,到头来不能糊自己一张嘴,如何能有信心?所以你的三个药方都没有用处!”于是,我要贡献第四个方子:“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你应自己想想:为什么同样一张文凭,别人拿了有效,你拿了就无效呢?还是仅仅因为别人有门路有援助而你没有呢?还是因为别人学到了本事而你没学到呢?为什么同叫做“大学”,他校的文凭有价值,而你的母校的文凭不值钱呢?还是因为你的母校的名誉被你和你的同学闹得毁坏了呢?“毕了业就失业”的人们怎样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格外努力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只有责己是生路,因为只有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摘编自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钱理群先生说,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需要有所改革,进行更新和调整。B.应试教育的后果是使现在大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及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使他们严重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遭到社会的排斥。C.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这使得每个大学生要随时准备变换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角色。D.在现代信息社会,竞争力空前,一个人既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年人做学问,只要置身于做学问的环境,且头脑里有值得研究的疑难问题,就会保持追求知识的热心。B.毕业生寻求职业的同时,还要发展职业外的正当兴趣,利用好闲暇时间,因为有时业余事业比本职重要。C.一个国家民族的失败都是由于过去人的不努力,所以为了将来,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虽然有时功力也会白费。D.某大学生对胡适提出的“要寻找问题,要培养业余兴趣,要有信心”三个方子表示质疑,他认为吃饭的问题最要紧。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现代社会人才”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学好大学现有专业课程,提高精神修养,才能适应当今工作,成为现代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B.杭州魏之绣“昼营所职,至夜篝灯读书”的例子,证明现代人才应该有爱好,并且有持之以恒的精神。C.未来社会发展,不仅考验一个人的素质和学养,还有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D.努力让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遇到阻碍,反求诸己,强大自身,才能不让大学生“毕了业就失业”。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材料一论证的“深刻性”。(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钱理群先生看来,大学教育和职业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较量的意义日渐凸显,文学传统的选择亦卷入其中,因此,对本土文化采取简单粗暴的蔑视和排斥态度,刻板模仿西方的文化思维和创作套路,以至于唯“洋”是崇,注定吃力不讨好。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文艺界亟待解答的问题。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遵从、恪守并不断丰富和创新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基因的中国文化情怀与中国审美方略。具体到文学叙事层面,就是重新恩考中国叙事传统的当代转化。中国古代文艺极其讲究叙事的细节真实,不少作品的情境设计深具细节之美。《红楼梦》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小说“淡淡写来”,“淡淡带出”,情节自然推进,心理刻画虚实相生,毫无斧凿之痕。例如,第三回一反富贵之家的俗套描写,连用三个“半旧的”来形容王夫人房间的装饰,看似信笔写来,却预示了贾府的趋于衰落,意蕴丰厚。又如,第二十八回宝玉和黛玉在消除误解后,黛玉由怒转喜,和宝玉开起玩笑说:“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着报着嘴笑。宝玉听了,又是咬牙,又是笑。”黛玉因为误会消除,心事解开,所以“报着嘴笑”,这一甜蜜的笑由心而发。宝玉此时则不然,他对黛玉的玩笑话一时不知如何对答,若也以玩笑话回答,又怕再次得罪黛玉,因而陷入想说又不敢说,但对黛玉满怀爱意的心理状态,所以他“又是咬牙,又是笑”。《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同样讲究细节的铺陈,如“三打白骨精”“刮骨疗毒”“风雪山神庙”等场景,都使读者产生亲见其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相反,近年来,中国文艺创作在细节铺陈与描摹方面缺乏耐心,往往一部小说读完,带给人的多是杂乱无章、匆匆忙忙的印象,而鲜有作者愿意在细节处精雕细刻,少有人物或细节让读者印象深刻。想象力一直被视作艺术的灵魂。中国古代文论特别强调“想象”之于创作的意义:“遗情想像,顾望怀愁”(曹植《洛神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文心雕龙》),这些都将“想象”作为审视、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在文艺创作中,如《西游记》通达三界的神妖世界,《红楼梦》负载着传统中国文化并隐喻重大思想内涵的“虚构空间”等,皆立足“此岸”又悬想“彼岸”,给人以希冀、震撼与美感,千百年后仍令人击节赞叹。然而,在商业化的今天,很多艺术家要么不再寻求想象层面的超脱,要么把玩弄奇幻怪异视作“想象”,致使“伪想象”大行其道。在中国,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史传文学,擅长人物塑造,且一直强调人物高于故事。《史记》开创了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笔法。及至明清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趋成熟,放浪形骸的孙行者、忠肝义胆的关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逼上梁山的林冲等人物形象,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广为传诵。《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已臻化境,“摹一人,一人必到纸上活见”,诸如“烘云托月”“注彼写此”“千皴万染”“按迹循踪”等写人状物的叙事技法,相较于西方的叙事技巧,显得形神兼备而自成格调。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学是以反叛传统著称的,其中包括借助欧化语体来打破文言文的束缚。然而,以反叛传统和全盘西化为主流的新文学,却产生了一大批汉语特色极为浓郁的作家。从早期的周作人、废名,到后来的老舍、沈从文,他们的成功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欧化,传统民族语言的特质恰恰为他们的作品增色不少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