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高三地理03气候与科学研究(解析版)
高三地理03气候与科学研究(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1.5 M上传日期:2023-11-08 10:20浏览次数:103U1 侵权/举报

03气候科学研究难度:★★★★☆建议用时:35分钟正确率:/20森腾云是2017年世界气象组织才正式发表的一种云。只有在森林十分健康、繁茂的地方才会出现森腾云。森腾云是植物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汇聚于树冠层上方所形成的云,它昭示着森林的活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森腾云说法正确的是(   )A.其云底高度与对流强弱有关 B.当地干燥无雨时则不能形成C.形成受地形抬升作用较明显 D.森林蒸腾作用使其呈云雾状2.下列地区最容易观察到森腾云的是(   )A.大兴安岭 B.横断山区 C.东南丘陵 D.天山山脉【答案】1.D    2.B【解析】1.森腾云的形成主要是森林的呼吸与蒸腾作用,与地形抬升和对流作用关系不大,AC错误;且干燥晴朗时,森林呼吸与蒸腾作用依旧存在,其产生水汽汇聚于树冠层上方形成小团碎云状的森腾云,故其成云雾状,B错误,D正确。故选D。2.森腾云是森林呼吸与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汇聚于树冠层上方形成的小团碎云。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雨、旱季显著,且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蒸腾作用强,所以“森腾云”出现频率最高,故B正确。大兴安岭纬度较高,森林物种比较单一;东南丘陵森林比较破碎,多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天山山脉森林分布海拔高,为针叶林,不容易观察到,排除ACD。故选B。【点睛】天山北坡有云杉林,表明地表水分较为丰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天山北坡地处盛行西风带和来自北冰洋冷空气的迎风坡,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较为丰富;由于天山北坡属于背阳坡,光照较弱,水汽蒸发较少,使得地表水分较为充足,能够满足云杉林的生长。布拉风是指冷空气从不太高的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的一种地方性剧烈大气运动,它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冰冻风灾。其形成条件是迎风坡有利于冷空气堆积,存在适合的气压梯度,背风坡陡峻且相对高度不大,使爬越山顶的气流下沉绝热增温不多。下图为布拉风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布拉风形成的原理类似(   )A.盛行西风 B.焚风 C.山风 D.台风4.一天中最有利于布拉风形成的时段是(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正午 D.日落前后【答案】3.C    4.B【解析】3.布拉风是冷空气直泻山麓引起的地方性大气运动,与山风的形成原理类似,都是由冷空气下沉形成的,C正确;盛行西风是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盛行风,与布拉风成因不同,A错误;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的干热风,是一种气流爬越山顶后绝热下沉引起的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降低的现象,而布拉风下沉绝热增温不多,所以与焚风不同,B错误;台风是热带气旋,与此原理不同,D错误。所以选C。4.由材料“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冰冻风灾”可知,一天中最有利于布拉风形成的时段是气温最低的时间段,即日出前后,B正确;午夜、日落前后、正午都不是一天中的气温最低值,不利于布拉风的形成,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布拉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气流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内蒙古根河市位于漠河西南约300km,历史最低气温达-58℃,被称为“中国冷极”。2020年罕见的“冰盘”在根河市郊外的某河道转弯处出现。下图示意该“冰盘”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推测该“冰盘”的状态是(   )A.旋转 B.静止 C.顺流 D.逆流6.该“冰盘”的形成条件是(   )①河流未封冻②河流已封冻③河水流动较慢④河水流动较快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根据观测记录,漠河的冬季气温高于根河,推测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答案】5.A    6.C    7.B【解析】5.结合材料及图示“冰盘”景观,推断其形成过程为缓慢流动的河水在河道转弯处易形成漩涡,使一些浮冰与周围冰层分离,然后被飞离的浮冰随水流一同旋转,形成冰圈。冰圈内的冰块不断在旋转中被碾磨,变得越来越平滑,最终形成冰盘,并随漩涡在原地旋转。因此“冰盘”的状态是旋转而不是静止的,A正确;B错误;冰盘原地旋转并没有顺水流而下或逆水流而上,因此C、D错误。故选A。6.根据题干信息,2020年罕见的“冰盘”在根河市郊外的某河道转弯处出现。若河流封冻,冰盘与河水会冻结连成一体,不会形成冰盘,因此河流未封冻,①正确;②错误;原地旋转利于冰盘形成圆形,较慢的流速利于冰盘的稳固,③正确;④错误;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本题选C。7.相同条件下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材料“内蒙古根河市位于漠河西南约300km”说明根河市的纬度较低,但气温比漠河还要低,因此排除纬度因素,A错误;根据二者相对位置可知,根河市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地区西部,处于冬季风迎风坡,冷空气堆积,气温更低,因此地形因素是其主要因素,B正确;此区域距海较远,受洋流的影响较小,C错误;二者所处的海陆位置相差不大,对气温差异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包括:1.纬度: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为我国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关于该山地山麓地带雾日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空气中水汽含量高,雾日较冬季多B.受冬季多对流层逆温现象的影响,冬季雾日较多C.植被状况的差异导致了冬夏季雾日天数的不同D.山麓地带集中大量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导致雾日较山地其他地区多9.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   )A.风力微弱 B.降水充沛 C.大气稳定 D.植被茂盛10.该山最可能位于我国(   )A.辽宁省 B.陕西省 C.云南省 D.安徽省【答案】8.B    9.B    10.D【解析】8.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山麓地区雾日冬季较夏季更多,A错;冬季晴天多,山麓地区夜间近地面降温较高空更快,易形成辐射逆温,大气更稳定,雾日较多,B正确。即便考虑当地山麓植被存在落叶导致空气水汽差异,但冬季落叶应更多,空气水汽含量更少,雾日更少,与题干信息矛盾,C错。结合图示信息,山麓地区的雾日较山腰更少,D错。故选B。9.一般情况下,在山区,受地形抬升易形成地形雨,山腰地带降水比山麓地区多,故山腰地带空气中水汽较多,相对湿度更大,易形成雾,B正确。风力、大气稳定度以及植被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B。10.从题干图中可知,7月山腰和山麓雾日都很少,说明7月份水汽少,可知此月份该地应该较为干旱,选项中只有安徽省在7月份可能出现伏旱天气,符合条件,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山地迎风坡,含有水汽的空气受地形阻挡抬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雨,降水一般从山麓向山顶呈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在山地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难以形成降水,且空气下沉干绝热增温(海拔每下降100m,气温升高1℃),形成焚风效应。我国华北某地西北靠山,东南面海。下图示意该地15日11时至16日11时近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情况(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据图推断,该地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是(   )A.15日14时 B.15日23时 C.16日0时 D.16日11时12.该地15日23时至16日0时受阵风影响。该阵风的风向与性质是(   )A.西北风;暖湿 B.西北风;暖干 C.东南风;暖湿 D.东南风;暖干【答案】11.A    12.B【解析】11.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读图可知,该地气温最高的时间是15日14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A正确;其他时间气温较低,空气中饱和水汽含量较少,BCD错误。故选A。12.该地15日23时至16日0时是夜晚阶段,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水平方向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即陆地吹向海洋,风向为西北风,性质是暖干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水汽,指大气中的水蒸气。水汽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变化很大,其变化范围在0~4%之间,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低层,有一半的水汽集中在2公里以下,四分之三的水汽集中在4公里以下,10~12公里高度以下的水汽约占全部水汽总量的99%。帽状云是一种在山顶稳定气流和低水汽条件下形成的地形云,主要出现在高海拔地区的孤立高峰之上。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省最高峰——贡嘎山,因帽状云多发已悄然成为中国“戴帽山”的典型。下左图为某摄影师在该山峰西坡附近拍摄到的帽状云景观,下右图为贡嘎山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与东坡相比,摄影师在贡嘎山西坡拍摄到帽状云的机会更多,主要原因是(   )A.西坡风速较小 B.东坡日照较少 C.西坡降水较少 D.东坡坡度较陡14.帽状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迅速升高,大气对流强烈        ②强烈谷风上升,山顶形成云团③强烈山风下沉,导致帽檐下沉        ④高空下沉气流,阻挡云团扩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帽状云常出现在(   )A.晴朗的白天 B.晴朗的夜晚 C.阴雨的白天 D.阴雨的夜晚【答案】13.C    14.D    15.A【解析】13.依据题中材料可知,帽状云主要出现在高海拔地区的孤立高峰之上,需要有山顶稳定气流和低水汽条件两个条件。贡嘎山为高海拔的孤立山峰,东坡对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形成阻挡作用,西坡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东西两个方向的气流都被贡嘎山阻挡,水汽的运动速度在贡嘎山顶减慢,形成稳定的高空气流;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西侧高山多,对印度洋水汽阻挡作用强,西坡降水明显小于东坡,能够到达贡嘎山西坡的水汽比东坡要少,在西坡更容易形成低水汽条件,所以摄影师在贡嘎山西坡拍摄到帽状云的机会更多,C正确;两侧气流相遇,风速都减慢,A错误;帽状云的形成与日照和坡度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14.帽状云的形成主要是谷风上升水汽凝结形成云,然后受到高空下沉气流,周围气流很稳定,阻止云团的扩散,云像一顶大帽不偏不倚地“戴”在山顶上,形成几乎静止不动的帽状云。②④正确;气温迅速升高,大气对流强烈会使云向上空扩散,不会“戴”在山顶上形成帽状云,①错误;山风下沉,水汽难以凝结,无法形成云,③错误;排除ABC,故选D。15.根据上题可知,帽状云的形成主要是谷风上升水汽凝结形成的,白天盛行谷风,夜晚盛行山风,BD错误;帽状云是一种在山顶稳定气流和低水汽条件下形成的地形云,阴雨天水汽重,难形成,晴天易满足低水汽条件,A正确,C错误;故选A。【点睛】地形云中,有三种很值得观赏:一是气流顺着山峰抬升遇冷凝结而成云的帽状云,二是气流越过山顶之后,在山峰背风坡和平地上方形成的荚状云,三是气流顺迎风坡爬升时迎面遭遇强风,被强风阻挡,不得不“掉头”,形成反向吹向迎风坡的旗状云。独库公路即217国道,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横穿天山,连接新疆南北,又称天山公路。独库公路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6月实行交通管制。独库公路沿途的自然景观独特丰富,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此生必驾中国最美公路。公路沿途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图甲为独库公路线路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独库公路等高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从哈希勒根达坂到玉希莫洛盖达坂仅50多公里路程,正常情况下自驾时间需要约80分钟,主要是因为该路段(   )A.空气稀薄 B.风沙较大 C.弯道众多 D.路面湿滑17.独库公路北端独山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