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页数:10页大小:631.7 K上传日期:2023-10-31 00:45浏览次数:108U1 侵权/举报

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1.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术”(权术);以商赖为宗,重“法”(法令):以慎到为宗,重“势”(威势)。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权术”“法令”“威势”可知,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韩非。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主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儒家的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排除;B项道家的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排除;C项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故选D。2.学习历史应掌握历史发展的分期及其阶段特征。下图所示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618年灭亡,同年唐朝建立,907年被大将朱温所灭,所以时间轴上的①处是隋唐时期。故选B;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到220年,A错误;宋元时期从960年到1368年,C错误;明清时期从1368年到1912年,D错误。3.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吹笛吹口哨舞蹈击节板A.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可知,这些陶俑是研究元代杂剧的第一手史料。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4.这部著作除了介绍一般的农业生产经验之外,更着重阐述各种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还反映出明代一些手工作坊或工场的面貌。这部著作是()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除了介绍一般的农业生产经验之外,更着重阐述各种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天工开物》,A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此书是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医药学方面的内容,B项错误;《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该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齐民要术》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与材料“更着重阐述各种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符,D项错误。5.李鸿章曾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李鸿章评说的战争是()A中英鸦片战争 B.日本全面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李鸿章强调日本举国一心,而中国则是仅以北洋之力在抗衡。李鸿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利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没有形成上下一心的局面。故李鸿章评说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C符合题意;中英鸦片战争与题干的“倭人”不符,排除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与李鸿章无关,排除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6.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至1913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纸明显增加。这表明当时()A.报刊以政治舆论导向为主 B.民主共和观念影响扩大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发展 D.三民主义得到普遍认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从武昌起义爆发至1913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纸明显增加。这表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B正确;材料没有报刊的内容,故A错误;这体现不出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故C错误;D项错在“普遍认同”,说法过于绝对。7.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1929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故选C;中共一大标志中共建立,A错误;八七会议确定“政权是由枪杆子里面取得的”著名论断,B错误;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是党的一次生死攸关的一个转折点,D错误。8.我国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B.计划经济体制的废除C.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信息是,1979~1984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大大超过了1957~1978年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广,即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D正确;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粮食生产增加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计划经济体制废除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此时我国还未实现农业机械化,故C错误。9.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A.古埃及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古印度文化 D.古希腊文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体现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继承,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0.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开始变得以人为主,画家和雕塑家也对每个个体格外重视,人们开始尝试了解人类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以及认识如何思考。据此可知,文艺复兴倡导()A人文主义 B.个人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实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因此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A项符合题意;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排除。故选A。11.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图中正确反映出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权力关系的是()①②③④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度,各州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即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政府分享权力,地方有自主权,故选B;A是联邦与各州平等,是联邦政府与各州组成联合体,即邦联制度,是独立后到1787年宪法前实行,排除;C是联邦从属于各州,明显错误,排除;D是联邦政府与各州在某些事务上相互牵制,还是属于分立状态,与1787年宪法不符,排除。12.1929年,德国总人口6000万,9月底失业人数为132万,一年以后增加到300万,1931年增加到450万,1932年前两个月超过600万。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矛盾激化 B.经济危机不断蔓延C.美欧竞争日益加剧 D.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9年,德国总人口6000万,9月底失业人数为132万,一年以后增加到300万,1931年增加到450万,1932年前两个月超过600万”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期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因此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时期的经济危机不断蔓延,B项正确;材料所述德国大量工人失业的主要原因是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不是欧洲列强矛盾激化,并且这时期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是经济危机导致的影响之一,A项错误;1929-1933年期间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其害,失业人数增多,因此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而不是美欧之间的竞争,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D项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二、非选择题(7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译编自贾谊《过秦论》(贾谊,汉初儒生,官至太中大夫)材料二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柳宗元,生活于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时代)(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答案】(1)不同之处:贾谊认为秦始皇统治残暴;柳宗元则认可秦始皇废分封行县制。“主要因素”:个人立场、时代背景不同等。(2)评价:秦始皇灭六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解析】【分析】【详解】(1)“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信息“抛弃以仁义治天下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概括得出:贾谊认为秦始皇统治残暴;由材料二信息“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得出:柳宗元则认可秦始皇废分封行县制。“主要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从个人立场、时代背景不同等角度分析。(2)“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秦始皇灭六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康有为大事记1858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动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1879年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1882年到北京参加乡试来中,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