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安徽省2020年中考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安徽省2020年中考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页数:13页大小:1.8 M上传日期:2023-10-31 17:03浏览次数:16U1 侵权/举报

2020年安徽省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1.我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这说明细胞中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A.线粒体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答案】D【解析】【分析】体细胞克隆猴的过程示意图如下:【详解】A.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题干不符,A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与题干不符,B不符合题意。C.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与题干不符,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与题干相符,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2.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同学们在讨论如何测定发芽率时,提出不同的意见,其中合理的是()A.挑选10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测定B.挑选100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测定C.随机取10粒种子进行测定,再重复2次,取最大值D.随机取100粒种子进行测定,再重复2次,取平均值【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重要途径。【详解】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过程中,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10粒,则偶然性较大。同时实验重复数次并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的偶然因素,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正确选项为D。【点睛】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实验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实验进行分析是本题的解题关键。3.稻田养鱼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稻田为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鱼以杂草、害虫、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粪便可作为肥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和杂草之间是合作关系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C.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D.稻田中没有分解者,物质不能循环【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详解】A.水稻和杂草相互争夺水分、养料、阳光等,是竞争关系,A错误。B.浮游植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B错误。C.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鱼粪又可以肥田,C正确。D.稻田中又许多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可以很好的进行物质循环,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4.人的手不小心碰到火迅速缩回,这是缩手反射。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图中表示传入神经的是()A.① B.② C.④ D.⑤【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解】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图中表示传入神经的是②。①为感受器、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 故选B。【点睛】熟知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和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本题的解题关键。5.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A.大熊猫吃冷箭竹 B.中华攀雀在筑巢C.乌贼喷出“墨汁” D.狗撒尿做标记【答案】B【解析】【分析】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筑巢、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详解】A.大熊猫吃冷箭竹,属于取食行为。 B.中华攀雀在筑巢,属于繁殖行为。 C.乌贼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 D.狗撒尿做标记,属于领域行为。【点睛】结合实例掌握动物的行为,并能根据其行为功能对行为做分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6.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A.腐朽树干上的木耳 B.沼气池中的甲烷菌C.引起人患手癣的真菌 D.发霉橘子上的霉菌【答案】C【解析】【分析】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败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如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等。 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生活在其他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体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寄生,如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引起人的头癬、灰指甲、脚癣的真菌、所有的病毒等。 有些微生物能像植物一样,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如蓝细菌、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详解】A.腐朽树干上的木耳,属于腐生生活。 B.沼气池中的甲烷菌,属于腐生生活。 C.引起人患手癣的真菌,属于寄生生活。 D.发霉橘子上的霉菌,属于腐生生活。【点睛】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多样,根据其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可分为腐生、寄生、自养,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是本题的解题关键。7.下图是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示意图。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内完成受精 B.蝌蚪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C.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 D.青蛙的发育离不开细胞分裂和分化【答案】A【解析】【分析】雄蛙在以鸣声招引雌蛙,发生雌雄蛙的抱对现象,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产生的卵块里面有许多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在水内完成体外受精,A符合题意。B.青蛙的幼体是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B不符合题意。C.青蛙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D.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因此青蛙的发育离不开细胞分裂和分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青蛙的生殖与发育。8.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下列关于转入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进行分裂生殖C.能合成胰岛素 D.含有胰岛素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详解】AB.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进行分裂生殖,A错误,B正确。C、科学家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合成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能合成胰岛素,C正确。D.转入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胰岛素,含有胰岛素基因,D正确。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9.生物之间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就近。下列动物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蝾螈 B.丹顶鹤C.川金丝猴 D.扬子鳄【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详解】黑猩猩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 A.蝾螈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两栖纲,与黑猩猩同门不同纲,不符合题意。 B.丹顶鹤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与黑猩猩同门不同纲,不符合题意。 C.金丝猴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与黑猩猩同门同纲同目,关系最近,符合题意。 D.扬子鳄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与黑猩猩同门不同纲,不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动物的分类单位和动物的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陈述,属于生物进化观点的是()A.科学家在我国发现孔子鸟化石 B.科学家在陨石中发现有机小分子C.米勒在模拟实验中得到氨基酸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答案】D【解析】【分析】观点只是一种推测,而事实则是已经证明的或有证据的事件。【详解】ABC.科学家在我国发现孔子鸟化石、科学家在陨石中发现有机小分子、米勒在模拟实验中得到氨基酸,这都是已经被证明的事实,ABC不符合题意。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这是对于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推测,属于观点,D符合题意。【点睛】关键点:了解事实和推测的区别。二、非选择题11.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及其部分结构示意图。(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根和叶均属于__________。(2)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_____,有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叶肉细胞有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这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3)光合作用制造的________,一部分用于构建植物体,一部分通过________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1).器官(2).根毛(3).叶绿体(4).有机物(5).呼吸作用【解析】【分析】(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2)根尖中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详解】(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根由保护组织、分生组织等构成;叶最外面是表皮,属于保护组织,里面有输导组织,可见根和叶均属于器官。(2)根尖的成熟区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与此功能相适应,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中它合成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同时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其它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有机物既是生物用来构建身体的重要物质,又通过呼吸作用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点睛】了解根和叶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2.《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有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的发生。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1)上述传染病的病原体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___。(2)传染病具有________和流行性。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3)计划免疫对传染病的预防起关键作用。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________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