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19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9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格式:doc页数:8页大小:193.5 K上传日期:2023-10-31 00:45浏览次数:29U1 侵权/举报

2019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组织北伐,推翻军阀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如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海( )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既领导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又使新生的美国开始步入正轨的杰出人物是( )A.华盛顿 B.威尔逊 C.马歇尔 D.杜鲁门1780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建立了一个纺织工厂,有600名工人劳动;到1792年,这个工厂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5000多人。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使用( )A.珍妮机 B.内燃机 C.蒸汽机 D.电动机1919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终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一和约( )A.实现了美国称霸的企图 B.削弱了日本在远东的优势 C.打破了英国的海上霸权 D.激起了德国人的极大愤怒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爆发,迅速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导致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的境地。对此,罗斯福总统( )A.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建立起个人独裁的法西斯专政 D.推进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如图中以“铁幕”分割欧洲的主要依据是( )A.民族构成 B.经济水平 C.意识形态 D.宗教信仰如图所示时间轴承载的史实反映出( ) A.西欧走向联合的历程 B.西欧各国经济水平一致 C.西欧国家间矛盾消失 D.西欧的一体化水平最高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500多场战争中70%都有大国的参与。而二战后的几十年来,不仅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有大国参与的局部战争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小国之间的冲突或内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国( )A.忙于治理战争创伤 B.没有结成军事集团 C.军事实力普遍削弱 D.受到联合国的约束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奏设同文学馆于上海,译出西书颇多。四年,又在上海设江南制造局,附设译书局。五、六年间,左宗棠奏请在福建设船厂,附设船政学校。六年,设同文馆于京师。九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十年,曾国藩、李鸿章始派学生赴美国留学。十一年,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年),筹办铁甲兵船。二年,设船政学堂于福州,并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六年,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又设电报局。七年,设开平矿务局。八年,设上海机器制布厂。十一年,设天津武备学堂。十三年,又开漠河金矿。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十五年,总署请造铁路,张之洞请先筑卢汉线,迨二十二年(1896年),乃以盛宣怀督办其事。是年,又设邮政局。此戊戌以前所办新政之大略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据材料,指出“新政”的起止年代。据材料,概括“新政”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关于材料中的“新政”,中国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洋务运动”,外国史学界一般称之为“自强运动”,还有学者称之为“同光新政”“自救运动”等。你最认同其中的哪一种称呼?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材料二: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材料三: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等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据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这一现象。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对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图片及相关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要有史实依据。) 答案解析1.【答案】A 【解析】英国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英国政府为保护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所以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故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英《南京条约》。 本题以“《南京条约》内容”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南京条约》的内容。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黄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1895年,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故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文化三个阶段,其中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力陈变法,推行维新,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最后失败了。 故选:B。 本题以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及重大事件。 4.【答案】C 【解析】由“大清帝国‘墙倒众人推’,建立民国、老孙”结合所学,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可知,题干描述的是辛亥革命。 故选:C。 本题以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 本题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答案】B 【解析】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结合题干可知,自1984年开始,上海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这说明中国在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开放融入世界。 故选:B。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点。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和扩大。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 6.【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既领导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又使新生的美国开始步入正轨的杰出人物是华盛顿。华盛顿是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又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为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故选:A。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各方面,知道华盛顿是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注意掌握华盛顿的主要功绩。 7.【答案】C 【解析】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780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建立了一个纺织工厂,有600名工人劳动;到1792年,这个工厂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5000多人。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使用蒸汽机。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蒸汽机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8.【答案】D 【解析】1919年1月,在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中关于殖民地问题,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1919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终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一和约激起了德国人的极大愤怒。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1933年为了尽快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征是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征。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特征。 10.【答案】C 【解析】图中以“铁幕”分割欧洲的主要依据是意识形态。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二战后美苏两国进行了冷战。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故选:C。 本题以一幅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地图的解读,识记冷战的相关知识。 11.【答案】A 【解析】题干给出的时间轴涉及“欧共体、欧盟、欧元”等,据此可知它承载的史实反映出西欧走向联合的历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欧洲国家的联合。欧洲共同体属于经济组织,欧盟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