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十年(2014-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28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解析版)-(全国
十年(2014-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28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解析版)-(全国
格式:docx页数:32页大小:959.5 K上传日期:2023-11-14 09:37浏览次数:421U1 侵权/举报

专题28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一、多选题1.(2023·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电容传感器可制成麦克风B.物体受合外力越大,则动量变化越快C.利用红外传感器可制成商场的自动门D.若物理问题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则动量守恒定律也不适用【答案】ABC【解析】A.声音使振动膜片振动,改变两极板间距离,使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则可以利用电容传感器可制成麦克风,故A正确;B.由动量定理有可得可知,物体受合外力越大,则动量变化越快,故B正确;C.人体可以向外界释放红外线,感应装置接收到红外线后,可以开门,则可以利用红外传感器可制成商场的自动门,故C正确;D.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高速问题。而动量守恒定律既适用于低速宏观问题,也适用于高速微观问题,故D错误。故选ABC。2.(2016·全国)一静止的铝原子核俘获一速度为m/s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核反应方程为B.核反应方程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E.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答案】ABE【解析】A.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核反应方程,故A正确;B.过程中释放的核力远远大于外力,故系统动量守恒,故B正确;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守恒,故C错误;D.由于反应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能量,即伴随着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故D错误;E.由动量守恒可知,,解得,故数量级约为105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故E正确.3.(2021·山东)如图所示,载有物资的热气球静止于距水平地面H的高处,现将质量为m的物资以相对地面的速度水平投出,落地时物资与热气球的距离为d。已知投出物资后热气球的总质量为M,所受浮力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出物资后热气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投出物资后热气球所受合力大小为C.D.【答案】BC【解析】AB.热气球开始携带物资时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外力为0,初动量为0,水平投出重力为的物资瞬间,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则热气球和物资的动量等大反向,热气球获得水平向左的速度,热气球所受合外力恒为,竖直向上,所以热气球做匀加速曲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CD.热气球和物资的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热气球和物资所受合力大小均为,所以热气球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度大小为物资落地过程所用的时间内,根据解得落地时间为热气球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位移为热气球和物资在水平方向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为根据勾股定理可知热气球和物资的实际位移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4.(2021·湖南)如图(a),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体用轻弹簧连接构成一个系统,外力作用在A上,系统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B靠墙面),此时弹簧形变量为。撤去外力并开始计时,A、B两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b)所示,表示0到时间内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分别表示到时间内A、B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A在时刻的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到时间内,墙对B的冲量等于mAv0B.mA>mBC.B运动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等于D.【答案】ABD【解析】A.由于在0~t1时间内,物体B静止,则对B受力分析有F墙=F弹则墙对B的冲量大小等于弹簧对B的冲量大小,而弹簧既作用于B也作用于A,则可将研究对象转为A,撤去F后A只受弹力作用,则根据动量定理有I=mAv0(方向向右)则墙对B的冲量与弹簧对A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A正确;B.由a—t图可知t1后弹簧被拉伸,在t2时刻弹簧的拉伸量达到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弹=mAaA=mBaB由图可知aB>aA则mB动量守恒,AB和弹簧整个系统能量守恒,则可得AB整体的动能不等于0,即弹簧的弹性势能会转化为AB系统的动能,弹簧的形变量小于x,C错误;D.由a—t图可知t1后B脱离墙壁,且弹簧被拉伸,在t1~t2时间内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且在t2时刻弹簧的拉伸量达到最大,A、B共速,由a—t图像的面积为,在t2时刻AB的速度分别为,A、B共速,则D正确。故选ABD。5.(2020·全国)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48kg B.53kg C.58kg D.63kg【答案】BC【解析】设运动员和物块的质量分别为、规定运动员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运动员开始时静止,第一次将物块推出后,运动员和物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解得物块与弹性挡板撞击后,运动方向与运动员同向,当运动员再次推出物块解得第3次推出后解得依次类推,第8次推出后,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题意可知解得第7次运动员的速度一定小于,则解得综上所述,运动员的质量满足AD错误,BC正确。故选BC。6.(2019·浙江)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原子核X发生α衰变后变成新原子核Y。已知核X的质量数为A,电荷数为Z,核X、核Y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X、mY和mα,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R。则(    )A.衰变方程可表示为 B.核Y的结合能为C.核Y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 D.核Y的动能为【答案】AC【解析】A.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衰变方程可表示为A正确;B.此反应中放出的总能量为可知核Y的结合能不等于,B错误;C.根据半径公式又mv=p(动量)则得在衰变过程遵守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则得半径之比为则核Y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故C正确;D.两核的动能之比因解得故D错误。故选AC。7.(2015·上海)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穿透一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迎面滑来的木块后,二者运动方向均不变.设子弹与木块间相互作用力恒定,木块最后速度为v,则(  )A.越大,v越大B.越小,v越大C.子弹质量越大,v越大D.木块质量越小,v越大【答案】AC【解析】AB.子弹穿透木块过程中,子弹与木块间相互作用力恒定,两者都做匀减速运动,子弹的位移与木块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木块的厚度,若质量不变,则两者的加速度不变,当子弹的初速度v0越大时,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越短,且木块的位移越小,由于木块初速度和加速度不变,所以末速度v越大,如下图所示A正确,B错误;C.子弹的质量越大,由于作用力不变,则加速度越小,初速度v0一定,则子弹位移越大,木块位移越小,由于木块初速度和加速度不变,所以末速度v越大,如下图所示C正确;D.木块质量越小,其加速度越大,初速度不变,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大,则木块末速度v变小,如下图所示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考查了对v-t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子弹的位移与木块的位移之和等于木块的厚度.二、单选题8.(2021·全国)如图,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一轻弹簧的一端与车厢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与车厢的水平底板间有摩擦。用力向右推动车厢使弹簧压缩,撤去推力时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在地面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中,从撤去推力开始,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答案】B【解析】因为滑块与车厢水平底板间有摩擦,且撤去推力后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即摩擦力做功,而水平地面是光滑的;以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可知撤去推力后该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故选B。9.(2019·江苏)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A. B. C. D.【答案】B【解析】设滑板的速度为,小孩和滑板系统动量守恒得:,解得:,故B正确.10.(2014·福建)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1为()A.v0-v2 B.v0+v2 C. D.【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解析】系统分离前后,动量守恒:,解得:,故ABC错误;D正确.11.(2022·北京)质量为和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正碰,其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碰撞前的速率大于的速率 B.碰撞后的速率大于的速率C.碰撞后的动量大于的动量 D.碰撞后的动能小于的动能【答案】C【解析】A.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根据图像可知碰前的速度大小为碰前速度为0,A错误;B.两物体正碰后,碰后的速度大小为碰后的速度大小为碰后两物体的速率相等,B错误;C.两小球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即解得两物体质量的关系为根据动量的表达式可知碰后的动量大于的动量,C正确;D.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可知碰后的动能大于的动能,D错误。故选C。12.(2017·海南)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Q两个物块,Q的质量是P的n倍。将一轻弹簧置于P、Q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Q。撤去外力后,P、Q开始运动,P和Q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 )A. B. C. D.1【答案】D【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P、Q两个物块构成的系统,动量前后守恒,则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2022·湖南)1932年,查德威克用未知射线轰击氢核,发现这种射线是由质量与质子大致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组成。如图,中子以速度分别碰撞静止的氢核和氮核,碰撞后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分别为和。设碰撞为弹性正碰,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碰撞后氮核的动量比氢核的小 B.碰撞后氮核的动能比氢核的小C.大于 D.大于【答案】B【解析】设中子的质量为,氢核的质量为,氮核的质量为,设中子和氢核碰撞后中子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联立解得设中子和氮核碰撞后中子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联立解得可得碰撞后氢核的动量为氮核的动量为可得碰撞后氢核的动能为氮核的动能为可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2021·浙江)在爆炸实验基地有一发射塔,发射塔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安装有声音记录仪。爆炸物自发射塔竖直向上发射,上升到空中最高点时炸裂成质量之比为2:1、初速度均沿水平方向的两个碎块。遥控器引爆瞬开始计时,在5s末和6s末先后记录到从空气中传来的碎块撞击地面的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碎块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B.爆炸物的爆炸点离地面高度为80mC.爆炸后质量大的碎块的初速度为68m/s D.爆炸后两碎块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40m【答案】B【解析】A.爆炸时,水平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因两块碎块落地时间相等,则则则两碎块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2,而从爆炸开始抛出到落地的位移之比不等于1:2,选项A错误;B.设两碎片落地时间均为t,由题意可知解得t=4s爆炸物的爆炸点离地面高度为选项B正确;CD.爆炸后质量大的碎块的水平位移质量小的碎块的水平位移爆炸后两碎块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40m+680m=1020m质量大的碎块的初速度为选项CD错误。故选B。15.(2015·福建)如图所示,两滑块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A的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2v0,方向向右,滑块B的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0,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