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高考生物大题精做10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高考生物大题精做10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960.3 K上传日期:2023-11-09 08:20浏览次数:85U1 侵权/举报

精做10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图甲所示为兴奋性轴突(E)和抑制性轴突(I)支配的甲壳类肌纤维模式图。分别单独刺激E或I,测定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中A、B所示。(注:EPSP——兴奋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电位;IPSP—抑制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电位。) (1)图甲中的T1、T2、T3是神经元轴突末端和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纤维构成的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先刺激E,间隔数毫秒后再刺激I,测定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C;先刺激I,间隔相同时间,再次刺激E,测定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D。据图可知,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__。请据图甲解释刺激顺序不同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不同原因: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发现,突触小体内Ca2+浓度增加,促进经递质释放(如图丙所示)。在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小体膜上,存在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受体B。推测:当突触前膜释放GABA后,有少量的GABA从突触间隙溢出,与受体B结合,抑制Ca2+通道打开,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为验证该推测,研究人员利用海马脑突触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丁: 实验药剂:CGP(是一种拮抗剂,能特异性抑制受体B,从而使受体B失活)、生理盐水实验过程:对照组:用______处理标本,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结果如图丁。实验组:用______处理标本后,相同强度的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如果假设成立,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2.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在大脑中,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结构和突触传导,影响学习记忆。(1)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与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发挥生理作用。当全身多数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时,患者表现出甲减症状。但若受体异常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则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合成。BDNF可以选择性的引起神经元Na+通道开放,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转变为__________。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3)长期高脂肪膳食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学习能力下降。蔬菜水果中富含槲皮素。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研究了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处理BDNFmRNA(相对值)BDNF(pg/mgpr)______1.0026高脂膳食0.6519高脂膳食+槲皮素0.9525表中横线处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上表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状腺激素有T4和T3两种形式,主要以T4的形式分泌。在脱碘酶的作用下T4转变为T3并发挥生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槲皮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分别取高脂膳食组、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_______,测定T4、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结合相关信息和上图结果,推测槲皮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会感染人和动物并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病毒。为寻找防控IAV的新思路,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高脂肪低糖类(KD)的饮食对抵御IAV感染的效果。请回答问题:(1)免疫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除防卫功能外,免疫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功能。(2)IAV必须在__________内增殖,侵入人体后,一部分能被吞噬细胞吞噬,这属于免疫防卫的第_______道防线。(3)研究人员用不同的饲料喂养小鼠,7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小鼠。统计小鼠的生存率,以及效应T细胞和yT细胞(一种新型T细胞)的相对数量,结果并别如图1和图2所示。①实验组小鼠应用__________饲料饲喂。②分析图1结果显示,IAV感染3天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实验组饮食方案可以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③由图2结果,研究人员推测,γT细胞在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A基因是决定γT细胞分化成功的关键基因,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A基因敲除小鼠,请写出简要的设计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5)小鼠肺部粘液能捕获病毒,抵御感染。科研人员发现,(3)中实验组小鼠肺部粘液生成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而KD饮食的A基因敲除小鼠的检测结果与(3)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4.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横行,各国研制的疫苗相继进入临床阶段并有望投入市场。我国研制出某种疫苗,初步实验得知该疫苗总剂量8μg为最佳剂量,为了确定最佳接种方案,进一步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组别A1A2B1B2C1C2D1D2接种试剂剂量(μg/针)疫苗a/4/4/4/X/a/4/4/4第一针接种时间第0天第二针接种时间不接种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相应抗体相对含量14.70169.50282.70218.00注:A1、B1、C1、D1组分别接种该疫苗,A2、B2、C2、D2组分别接种X试剂(1)从表中可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2)表中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a的剂量应该为____________。(3)A1组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自______________的增殖分化。(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①疫苗接种两次组的抗体含量均明显高于接种一次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②疫苗两次接种时间间隔_________的效果最好,间隔时间过短影响效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5.褪黑素是一种由松果体腺分泌的小分子激素,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和睡眠作用。研究小组采用小鼠口服褪黑素方法对其调节免疫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测定指标组别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相对值)NK淋巴细胞活性(相对值)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相对值)对照组111低剂量组1.311.621.05高剂量组1.051.161.03(1)实验前,小鼠体内的褪黑素经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调节着小鼠自身免疫功能。据表中信息分析,褪黑素可能作用的细胞有_____(答出两种即可)。(2)体内的NK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并消除肿瘤或病毒感染的细胞,说明NK淋巴细胞能参与_____免疫过程。据表结果分析,褪黑素对机体免疫能力的调节作用与其_____有关。(3)综合上述分析,推测褪黑素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机理是_____。(4)研究发现,褪黑素还能调节小鼠睡眠时间。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褪黑素对小鼠睡眠的影响。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及用具:睡眠情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一定剂量的褪黑素溶液,生理盐水,计时器等。实验设计思路: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6.人在面对压力时身体会进入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被激活。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发挥潜力、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应激时间过长或者过于强烈,则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1)在发生应激反应时,下丘脑分泌________(CRH),刺激垂体分泌____________(ACTH),促使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GC)。GC可以通过升高血糖保证重要器官能量供应,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具有_______作用,GC是动物机体在应急状态下存活所必需的信息分子。(2)GC的过度升高会影响机体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代谢,并大大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①在应激状态下,可能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的敏感性降低,使GC__________调节功能下降,易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②科研人员希望找到其他调控HPA轴的机制。通过对热应激模型鼠的研究(图1所示),发现_________。miR-212是一种miRNA,即长度约20~23个碱基的单链小分子RNA,通过特异性结合在目标mRNA的3'端,抑制__________或者促进mRNA的降解,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通过比较miR-212和HPA轴相关的mRNA的_________,预测miR-212可以结合CRHmRNA,降低GC的分泌。(3)为了证实miR-212对CRH的调控作用,实验组向培养的下丘脑神经元中分别转入含有miR-212基因的重组质粒、含有__________的重组质粒,分别促进、抑制miR-212的作用;对照组转入___________。(4)基于以上对HPA轴调控机制的研究,你认为是否可将miR-212直接用于临床治疗?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免疫排斥。通常认为细胞免疫参与了识别并排斥异体器官的免疫过程。(1)科研人员选取T淋巴细胞缺陷的A品系小鼠进行下列实验,原因是参与细胞免疫过程的_____细胞可以清除移植的异体细胞,A品系小鼠可以排除其干扰。除了异体细胞,这种免疫细胞还可以清除_____细胞(写出两种)。(2)根据所学教材中特异性免疫知识,写出异体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的全过程_____。(150字以内)(3)为了研究吞噬细胞是否参与免疫排斥过程,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向A鼠移植不同来源小鼠的组织(A、B、C鼠基因型各不相同),培养7天后,再次移植B品系小鼠组织,培养7天后,检测A鼠体内第二次移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数量,如下表。组别1234第一次移植的组织来源未移植ABC第二次移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数量(×104)2.62.512.13.1①第二次移植组织中出现的吞噬细胞来源于_____鼠,吞噬细胞_____(能/不能)识别异体组织。②由1、2组数据可知,只移植B组织和先移植A组织再移植B组织吞噬细胞侵入移植组织的数量_____,说明_____。③3组吞噬细胞数量远大于2组和4组,原因是_____。(4)进一步研究吞噬细胞对异体组织的作用,研究者对A品系小鼠进行不同移植处理,如下图(—:未移植;+:已移植)。然后,注射相同数量的不同来源细胞(如图中A、B、C所示),一段时间后,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统计A鼠体内不同来源细胞的数量,结果如下图。①未移植B鼠组织的A鼠体内注射A、B细胞后,两者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说明A鼠免疫系统_____(能/不能)杀伤异体B细胞。②移植B鼠组织的A鼠注射B细胞后,体内B细胞消失,而注射C细胞结果却不同。由此推测:第一次移植组织诱导A品系小鼠产生的吞噬细胞可以_____。8.胰岛素是调节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早期从家畜的胰脏中提取胰岛素用于人类糖尿病的治疗常引起免疫反应,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该问题已得到很好的解决。回答下列问题:(1)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血中胰岛素的水平,这利用了激素调节的________特点。(2)进食后,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此时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之后,胰岛素的分泌又恢复到基础性的微量分泌状态。可见,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可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