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高三地理04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解析版)
高三地理04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2.6 M上传日期:2023-11-08 10:20浏览次数:358U1 侵权/举报

04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难度:★★★★☆建议用时:30分钟正确率:/222022年12月下旬,北美洲经历了极端的天气变化。下图是近地面北美洲部分地区两时段的气温分布图(℃),图中甲、乙为气压中心,丙、丁为锋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关于图示天气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由动力原因形成 B.乙为低压中心C.丙锋向西北方向移动 D.丁为冷锋锋线2.与洛杉矶、夏洛特相比,休斯敦此次天气变化最相关的原因是(   )A.美国的地形东西较高、中部较低 B.气候的大陆性稍强,降温速度较快C.人口规模小,城市热岛效应较弱 D.距离大洋较远,洋流的调节作用小3.下列城市在12月23日14点前后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丹佛空气中水汽含量升高 B.纽约周边地区出现暴雪天气C.芝加哥空气质量指数降低 D.休斯敦沿岸海水大面积结冰【答案】1.B    2.A    3.C【解析】1.读“近地面北美洲部分地区两时段的气温分布图(℃)”,根据材料“图中甲、乙为气压中心,丙、丁为锋线”可知,甲处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光照强,12月22日到23日的气温有所回升是热力原因造成的,A错误。乙处为两个锋线交汇处,该处为锋面气旋,乙应为低压中心,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即丁为暖锋,丙为冷锋,D错误。北半球锋面气旋沿逆时针旋转,丙向东南移动,C错误。故选B。2.读“近地面北美洲部分地区两时段的气温分布图(℃)”可知,休斯顿降温幅度大于洛杉矶和夏洛特。结合上题分析,三地受到冷锋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的地形东西较高、中部较低,休斯顿位于中部平原区,受冷空气影响大;洛杉矶位于西部山脉西侧、夏洛特位于东部山地东侧,山地可以阻挡冷空气,两地降温少,A正确。三地离海都较近,受海洋影响大,BD错误。休斯顿为美国南部重要城市,人口多,城市热岛效应强,C错误。故选A。3.结合上题分析,12月23日14点前后,丹佛受冷气团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A错误。纽约周边地区位于冷锋锋前,降水少,B错误。芝加哥位于冷锋锋后,有降水过程,空气中尘埃等沉降,空气质量指数降低,C正确。读图可知,休斯敦沿岸海水温度高于零度,结合所学可知,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不易结冰,D错误。故选C。【点睛】冷锋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特殊的叫寒潮),冷锋过境引起的天气有阴天、大风、降温、降水(出现较大的风,带来雨、雪天气等);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睛。暖锋是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锋面,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的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当地时间2022年3月11日凌晨2时30分,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贡贝”登陆莫桑比克,登陆时甲乙两地风暴潮强度差异较大。下图示意“贡贝”的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贡贝”登陆时(   )A.受向岸风影响,甲地风暴潮强度大 B.受离岸风影响,甲地风暴潮强度大C.受向岸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大 D.受离岸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大5.与M处相比,热带气旋“贡贝”位于N处时中心气压数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获得温暖水汽补充②阻力减小③大气温度明显升高④纬度升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4.C    5.B【解析】4.如图所示,台风刚刚登录时,位于甲的正南方,乙的东北方,台风是一个低压中心,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影响,所以甲地吹西北风,乙地吹偏南风,所以甲地是离岸风,乙地为向岸风,向岸风从海洋吹来,风暴潮强度大,C正确,排除ABD。故选C。5.N地受莫桑比克暖流影响,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因此热带气旋获得温暖水汽补充,同时大气温度明显升高,因此热带气旋“贡贝”势力更强,气压数值更小,①③正确;与阻力关系不大,②错误;如果只考虑纬度因素,气温应该低,气压数值应该更大,④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气旋,气象学术语,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气旋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而形成,并在大气中占据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其中心气压比周围低,从气压场来说,也称之为“低气压”。气旋按生成和活动范围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常见的有锋面气旋,热带气旋常见的有台风和热带风暴。按半球分布可划分为北半球气旋和南半球气旋,前者空气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后者空气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温带气旋主要出现在亚州东部、北美洲、地中海等地区。热带气旋呈现出北半球远多于南半球,集中发生于纬度10°~20°之间的地域分布特征。布拉风是指冷空气从不太高的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的一种地方性剧烈大气运动,它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冰冻风灾。其形成条件是迎风坡有利于冷空气堆积,存在适合的气压梯度,背风坡陡峻且相对高度不大,使爬越山顶的气流下沉绝热增温不多。下图为布拉风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布拉风形成的原理类似(   )A.盛行西风 B.焚风 C.山风 D.台风7.一天中最有利于布拉风形成的时段是(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正午 D.日落前后【答案】6.C    7.B【解析】6.布拉风是冷空气直泻山麓引起的地方性大气运动,与山风的形成原理类似,都是由冷空气下沉形成的,C正确;盛行西风是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盛行风,与布拉风成因不同,A错误;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的干热风,是一种气流爬越山顶后绝热下沉引起的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降低的现象,而布拉风下沉绝热增温不多,所以与焚风不同,B错误;台风是热带气旋,与此原理不同,D错误。所以选C。7.由材料“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冰冻风灾”可知,一天中最有利于布拉风形成的时段是气温最低的时间段,即日出前后,B正确;午夜、日落前后、正午都不是一天中的气温最低值,不利于布拉风的形成,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布拉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气流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2022年夏季,北半球出现了持续异常高温,测量到欧洲多地气温接近、甚至与北非相同。分析表明,该现象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势力和位置有直接关联。下图为2022年7月12日欧洲500pha等压面海拔高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与“副高盛行下沉气流导致升温原理一致的现象是(   )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距暖流越近,气温越高C.山体背风坡出现的焚风 D.同纬度下,海拔越低,气温越高9.图中所划直线段位置的气压状况是(   )A.低压槽线 B.高压脊线 C.低压中心 D.高压中心10.在强盛副高的影响下,伊比利亚半岛(图中虚线圈位置)出现了高温天气。下列可能会加剧高温现象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携带的暖湿气流 B.源自撒哈拉沙漠干热气流的影响C.阿尔卑斯山背风坡的焚风 D.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陆地升温快【答案】8.C    9.B    10.B【解析】8.本题应选择与副高盛行下沉气流导致升温原理一致的选项。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充足,是太阳辐射影响使得气温升高,A错误;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是受洋流影响,B错误;山体背风坡出现的焚风效应为气流翻越山体后,逐渐下沉的同时不断增温所导致,C正确;同纬度下,海拔越低,气温越高主要是受地面辐射影响,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9.据图可知,此时大西洋等压面海拔较高,可知气压较高,5760米等高面上划线位置的等值线出现了由大西洋向陆地的弯曲,故应是高压脊线,B正确、A错误;若为高压中心或低压中心,则等值线应体现为闭合状态,C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10.北大西洋暖流携带的暖湿气流能够增加降水,A错误;撒哈拉沙漠送出的干热气流能够加剧伊比利亚半岛的高温,同时不易使该地形成降水,B正确;阿尔卑斯山距离伊比利亚半岛有一定距离,对该地影响较小,C错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升温会使该地盛行上升气流,易产生降水,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500pha等压面反应的是高空等压面,500hpa等压面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说明高空同一海拔高度的气压值越高,对应的近地面气压值越低。某年11月,华北某一气象站(位置见左图)测得某一天气系统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该地经历了一次天气系统过境,该天气系统为(   )A.暖锋 B.准静止锋 C.反气旋 D.冷锋12.此次天气系统过境给当地带来的现象可能是(   )A.温度持续下降 B.地表解冻 C.剧烈的大风 D.降水持续增多13.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静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气流下沉 B.温度升高,大气对流加强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 D.冷锋过境影响,气压减小【答案】11.D    12.B    13.A【解析】11.由图可知,该气象站位于华北平原,该日内的锋面过境发生在11月,过境前后风向均为偏北风,北部纬度较高,气团气温较低;且16时左右气温下降,可判断该地经历了冷锋过境,D正确;11月为秋末,气温降低,暖锋过境可能性小,且暖气团主要来自纬度较低的南方,过境时和过境后的一段时间内应以偏南风为主,A错误;准静止锋持续时间长,不可能在1日内完整经历过境,B错误;反气旋过境前后风向不同,C错误。故选D。12.由上一小题联系锋面知识可知,11月,冷锋过境时会带来少量降水,由于16时左右气温下降,且气温逐渐降到0℃以下,地表结冰,而夜间22时左右时出现突发性增温,导致道路表面解冻,A错误,B正确;由图可知,过境时以静风和微风为主,过境后以四级风力为主,没有带来剧烈大风,C错误;冷锋过境后,植入干冷空气,降水持续增多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选B。13.11月,冷锋过境时,来自偏北部的冷气流受地形阻挡,冷空气在气象站及其附近下沉,形成静风,A正确;静风时段气温先下降后升高,B错误;锋面过境时,由于地形影响,气象站盛行下沉气流,焚风效应导致气温上升,且由右图可知,过境后出现了短暂的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C错误;由右图可知,静风和过境后,气压上升,D错误。故选A。【点睛】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冷锋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过程中与陆地较热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称为海风锋。山东半岛地区多受海风锋影响。下图示意某次海风锋活动,该日出现了冰雹天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此时最有可能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5.此时,青岛和栖霞(   )A.青岛受冷湿海风影响,狂风暴雨 B.栖霞以北受海风锋影响,出现冰雹C.栖霞受干热陆风影响,天气晴朗 D.青岛以东受海风锋影响,出现冰雹【答案】14.B    15.B【解析】14.读图可知,该日山东半岛沿海附近的风主要由海洋吹向陆地,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时,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故海洋气压相对较高,陆地气压相对较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且冰雹主要是发生在夏季节的强对流天气导致的,故B正确,D错误;春秋季时,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海陆温差不如夏季明显,冰雹发生的概率也不如夏季大,AC排除。故选B。15.结合图示可知,此时青岛主要受到来自东南的海风的影响,偏南风的温度相对较高,故不是冷湿海风,且图中青岛附近没有出现陆地较暖气团,而是受单一海风影响,故青岛东侧无海风锋,AD错误;读图可知,栖霞以北出现了偏西方向和偏北方向的海风,与来自陆地的偏南和西南方向的暖气团交汇,形成海风锋,气流强烈抬升的过程中会出现冰雹现象,B正确,C错误。故选B。【点睛】海风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夏季、白天海陆加热差异显著,导致近地面产生向陆地的气压梯度,形成由海洋向陆地推进的海风环流。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虚线区域为该天气系统4小时后所处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与甲地相比,乙地可能(   )A.降水较多 B.风力较大 C.气温较高 D.湿度较大17.在图示天气系统移动过程中,丙地(   )A.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 B.风力先变大后变小C.由阴雨转为晴朗天气 D.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