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语用基础5练+文言翻译重点练+散文阅读强化练小题组合短平快11
语用基础5练+文言翻译重点练+散文阅读强化练小题组合短平快11
格式:doc页数:4页大小:22.5 K上传日期:2023-11-07 21:05浏览次数:282U1 侵权/举报

第三周题组 主题——语用基础5练+文言翻译重点练+散文阅读强化练eq\x(周一) 小题组合短平快11 语用基础5练+文言翻译+散文阅读满分:44分 时间:40分钟 得分: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们大多已经习惯了“垃圾扔掉就不存在了”的认知,但真实的情况却 。以杭州为例,唯一一座垃圾填埋场已经埋了将近100米高,( )事实上,不仅是在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已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 ,“垃圾分类”成了上海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必须参加的“考试”。各种知识点和“考试” :哪些是湿垃圾,哪些是干垃圾,如何分类……上海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前面,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当然,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人们克服一点生活中的不便,主动走向文明。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施行 纷至沓来B.骇人听闻 刻不容缓 施行 络绎不绝C.骇人听闻 迫在眉睫 实行 纷至沓来D.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实行 络绎不绝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要停用它一周,垃圾就将把杭州淹没。B.只要它停用一周,杭州就将被垃圾淹没。C.它只要被停用一周,杭州就将被垃圾淹没。D.它只要被停用一周,垃圾就将把杭州淹没。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在杭州,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B.不仅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C.不仅在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D.不仅杭州,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4.在日常交际中,谦敬有礼、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辞谦语。(6分)例:询问长者年龄,为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可以说“您老人家高寿”。(1)对别人有所请求,说得文雅一些,可以说“我有个 ”。(2)请别人修改自己的作品,可以说“请您给修改一下”,也可说“敬请 ”。(3)向别人请教问题,可以说“麻烦您指点一下”,也可以说“请您 ”。(4)与朋友分别,把自己的照片送给好友留念,可以在照片上题写“某某 ”。(5)企业希望客户对自己情况多多了解,经常用“欢迎新老客户来电 ”。(6)晚会上,接受邀请表演节目时,为表谦虚,可以说“那我就 了”。5.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概括所给材料的主要内容,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处东南沿海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世界遗产申报范围包括14.3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99.8平方公里的缓冲区。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同期分等级墓地等。良渚古城遗址“入遗”,为我国夏朝的存在提供了实证,有助于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华5000年文明的认识。这则材料围绕“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分别介绍了① ,② ,③ ,④ ,⑤ 等内容。二、文言文翻译重点练(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译文: (2)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译文: 三、散文阅读强化练(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黄河入海叶梅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长龙摆尾?或是桀骜不驯、浩浩汤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渴望与日俱增。2019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东营。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她说她的父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我又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四处流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王朝和吐蕃来往密切,特地派遣过一些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这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为民族亲情千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慰不已。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或许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断丰盈,哺育着亿万生灵。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注入渤海。她经历了一路惊险传奇,是在山地峡谷间穿行,又随手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随后急转朝南,飞流直下,将黄土高原的泥沙裹挟而去;继而摇荡前行,过三门峡,长驱直入,横贯华北平原;在她奔向大海的前夕,将挟带而来的泥沙堆积成一块块新生的陆地,任那里绿芽萌发,草木葳蕤。我追随着她的气息,终于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也就是她不断簇拥而成的土地上。前往入海口的路上,黄河就在相距不远的大堤之外,行高处,能时时看到她万马奔腾似的流动,仿佛听到那大河的咆哮。漫漫长路,她润泽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们用这母亲河灌溉农田,兴修水电,她是沿途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就在前些年,人们突然发现,黄河竟然出现断流现象,究竟是源头的雪线下降,黄沙遮蔽?还是沿途树木减少,水系退化?或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恶劣河水干涸?下游有些河段竟然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浅得人赤着双脚就能过河去,怎不叫人痛彻心扉?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黄河入海口的葳蕤湿地,展现了东营人的良苦用心。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至黄河源头,下至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启动了全面保护的战略规划,还大自然以勃勃生机,日见成效。受到黄河馈赠的东营似乎迎来了高原的某种气息,那受到呵护的湿地一望无际,青苍苍的芦苇枝叶舒展,密不透风,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为鸟儿的乐园,每年南来北往的近六百万只鸟儿在此越冬、繁殖和歇息,丹顶鹤、白鹭、天鹅……数不清种类的鸟儿们在湿润的草地、密集的芦苇丛中优雅地翩翩起舞,它们组成曼妙的队列,在这片与大海相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飞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欢迎远道而来的黄河之水。眼见得,黄河就要扑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终将回归的家园。她一定是远远地看见了那一片蔚蓝,从那么遥远的高原到此,她从未停歇,即便已是千辛万苦,也仍然毫不踌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涛便是她急急的脚步。她有一些矜持,可以从她回卷的瞬间看出来,但终归,她气势磅礴地迎着海洋而去。于是,那一道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便出现了:巨大的黄河浪潮与渺远的蓝色大海紧紧相汇,持续着,连绵不断……那是经历了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那是经历了从陆地湖泊——海的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这时候,你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地倔强。她在一派宽容的蓝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顶扬起一堆堆雪白,展现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雪性情——她到此时,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在那里,在那遥远的、人的视线难以企及的海之深处,她终于化作了海。(节选自2019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追溯古人关于黄河源头的古老记载时,还联想到了文成公主赴藏和亲的历史往事,这些内容使黄河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厚。B.文章描述了黄河从雪山到海洋惊险传奇的漫长历程,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黄河在上游、中游、下游和入海口处的不同特点。C.黄河有的河段“只剩了浅浅的水面”,而入海口处则是“排山倒海的波涛”,不同的现状显示出不同地区环保态度的差别。D.“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两者是指蓝色和黄色。黄色河水汇入蓝色的大海,作者称这一景象是“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一段连用三个问句,表达对黄河入海情景的想象,突出了作者对亲临其境感受壮观景象的向往,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藏族女诗人梅卓讲述乡亲们如何敬畏雪山溪水时,文章写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运用肖像描写突显人物的虔诚。C.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文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展现黄河的风貌,最后浓墨重彩实写黄河入海的场景,至此作者的情感也达到高潮。D.文章开头称黄河为“它”,后面则改称“她”,人称用词从客观性的表述变为拟人化的表述,意味着作者的情感在一步步深化。9.本文以“黄河入海”为题,有哪些作用?(4分)答: 10.如果将本文收入一本散文集,文集中有“神州览胜”和“文明探源”两个栏目,你认为应该把本文放在哪个栏目中?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你的理由。(6分)答: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