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知识清单十四 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素材挖掘
知识清单十四 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素材挖掘
格式:doc页数:23页大小:93.5 K上传日期:2023-11-07 16:16浏览次数:405U1 侵权/举报

第三部分 整本书阅读知识清单十四 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素材挖掘一、《红楼梦》►►►►阅读指导◄◄◄◄【内容简介】京都贾家是个封建大家族,分荣、宁二府。荣国府荣公长孙贾赦,袭一等将军之职,独生子贾琏,娶妻王熙凤;尚有一女迎春。次孙贾政,为工部员外郎,有长子贾珠,早逝;次女元春,被皇帝选为贵妃;再得一子,因衔玉而生,故名宝玉。贾政还同赵姨娘生有一子贾环、一女探春。贾政之妹贾敏,远嫁苏州林如海为妻,有女黛玉。后贾敏不幸病故,林如海官务缠身,便将黛玉送进贾府。宝玉初见黛玉,两人一见如故。贾母视宝玉为掌上明珠,但因他不爱读八股文,不求功名,故贾政对他管教甚严。贾政之妻王夫人,有一同胞姐妹嫁与薛家,生子薛蟠、女宝钗。为送宝钗进京待选女官,合家客居贾府。元春因深得皇帝宠爱,晋升贤德妃,恩准省亲,贾府特意修建了“省亲别墅”大观园。元春省亲回宫后,令宝玉和姐妹们住进大观园。宝玉每日和众姐妹、丫鬟们吟诗作画,弹琴下棋,无心研读四书五经。宝玉和黛玉终日相伴,虽时有口角,但情感日益浓厚。夏日,丫鬟金钏正给午休的王夫人打扇捶腿,宝玉悄悄进来,两人嬉闹时被王夫人听见,王夫人打了金钏一个嘴巴,并将其撵出贾府。金钏受羞辱后投井身亡。贾政因得知宝玉与戏子蒋玉菡有来往而恼怒,又听信了金钏之死与宝玉有关的谗言,将宝玉绑起来鞭笞。多亏贾母、王夫人及时赶到才得以解脱。在前来探望者中,唯有黛玉悲切哭泣。宝玉心中感动,便送两条旧绢子给黛玉。黛玉悟出其中的意思,不觉神痴心醉,便研墨蘸笔,写下三首情诗。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为试探宝玉谎称黛玉要回苏州原籍,致使宝玉痴病复发。紫鹃再三说明原委,宝玉才有好转。王熙凤过生日时,合家相庆。不料贾琏却在房里与鲍二的女人偷情。王熙凤大吵大闹,鲍二的女人上吊身亡。此后贾琏又看上了宁府贾珍的小姨子尤二姐,并将其娶住在花枝巷。王熙凤得知后,设计借刀杀人,逼尤二姐吞金自尽。贾母新赐给宝玉的孔雀裘被烧了个洞,晴雯抱病彻夜补裘。宝玉又心疼又感激。只因晴雯生得妩媚俏丽,被王夫人斥为勾引宝玉的狐狸精,将其逐出贾府。她回到兄嫂家,贫病交迫而亡。此后,元妃逝。个个女子悄然逝去,使宝玉深感悲戚。为给宝玉治病,贾母决定替他娶亲冲喜。依照王熙凤的“调包计”——明娶黛玉,实娶宝钗,办了喜事。宝玉以为迎娶的是心爱的林妹妹,当他发现新娘竟是宝钗时,痴病又复发。而黛玉正病卧潇湘馆。她万念俱灰,焚去诗稿,憾然长逝。不久,宁荣二府被查抄,贾赦、贾珍、贾蓉被捕,革去官职,流放他乡。贾母受此打击,也魂归地府。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等,也死的死,嫁的嫁,出家的出家。宝玉最终光头赤足,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主题把握】爱情悲剧说。小说以一个贵族之家的兴衰为背景,深刻细腻地描写了宝黛爱情的幽微曲折及其悲剧结局,肯定了追求自由自主的叛逆人物,表达了对青春生命的礼赞以及对悲剧命运的深沉叹息。家族盛衰说。小说描写贾府从表面上“峥嵘轩峻”“蓊蔚涸润”到“呼喇喇似大厦倾”“树倒猢狲散”的衰败过程,同时也以贾府为中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传统社会的全貌以及它内部复杂而深刻的矛盾,其象征意义是使读者细致深入地看到传统社会肌体的内部结构,昭示了这一“末世”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两个世界”说。以大观园为象征,小说主要是描写一个理想世界的兴起、发展及其最后的幻灭。干净既从肮脏而来,最后又无可奈何地要回到肮脏去。像《红楼梦》这样的伟大作品,其主要意蕴是难以穷尽的。我们的阅读和欣赏完全可以不受束缚,只要真正沉浸到红楼世界中,我们总能有自己的发现。《红楼梦》的伟大正在于它不断召唤读者的参与和再创造,不断获得新的解释和意义。【写作特色】一、人物的描写1.把人物置于重大事件之中、矛盾焦点之上。“抄检大观园”是封建统治势力向它的反抗者进行的一次集中的大镇压,通过这个尖锐的矛盾冲突,作者成功地刻画了许多人物: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的王夫人筹划和指使了这一次大抄检;凤姐装作很冷漠的旁观态度,玩弄两面三刀的伎俩;甘心投靠封建统治阶级的袭人,懂得这次抄检于她有利,毫不介意地接受了检查;晴雯则相反,坚决抗拒;紫鹃冷静平和,但显然带着很大的反感;因是庶出而要特别维护自己尊严的探春则满腔怒气;惜春胆小怕事,只能洁身自好,唯恐连累自己;司棋敢作敢为,坚强自信等。2.善于通过人物的某些奇特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独特的思想性格。例如贾宝玉的奇谈:“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把“读书上进”的人称为“禄蠹”,把胎里带来的那块宝玉叫作“劳什子”,并多次摔砸等,这些反常的言行正深刻地揭示出他的叛逆性。3.善于通过日常生活反复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例如:凤姐总是那么奸诈泼辣,黛玉总是那么伤感而又尖刻,宝钗则是表面上庄重平和而处处可见城府很深。这些不同的性格都是由人物各自不同出身、不同教养、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思想所造成的。二、结构的安排1.多线叙事。作品以贾宝玉作为全书的主人公,以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贯串全书的情节故事,还交织着其他许多各有起讫,自成一面,但又无不和整体交相联系的人物和事件。如甄士隐的穷衰潦落,尤三姐的爱情悲剧,贾雨村的宦海浮沉等。曹雪芹将这许多千头万绪的生活场面一齐抓在手里,然后此起彼伏而又主次分明地展现了一幅气象万千、变化多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生活图卷。2.精妙伏笔。曹雪芹既要让他笔下的人物在性格所规定的情节中活动,又要将人物性格的逻辑轨道告诉读者,在这种矛盾中,曹雪芹找到了结构的“秘密”,那就是暗示。如薛宝钗元宵节制的春灯谜诗中有一句“恩爱夫妻不到冬”,这既符合谜底“竹夫人”(一种圆柱形竹制品,热天消暑用)的情况,又对宝钗的结局起到了暗示的作用。3.巧妙衔接。把重大事件和生活小事巧妙地衔接起来,构成相映成趣的审美整体。如第十七、十八回写“元妃省亲”,是全书最“热闹”的文字。而到了第十九回,写的却是静悄悄的潇湘馆里宝玉为黛玉“编造”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表现了宝黛二人之间真挚缠绵的情意。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这一重大事件,采取了紧锣密鼓、步步紧逼的手法,使这一情节产生了极强烈的戏剧性。而第七十三至七十四回写“抄检大观园”时,却又采取了一步步慢慢展开的手法,有如盘马弯弓,引而不发。其写法各有情趣,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三、语言《红楼梦》的诗词曲赋,以及赞、偈、联额、酒令、灯谜等,都显示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到。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仗整饬。写林黛玉则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几十个字就把林黛玉千娇百媚形容出来了,精湛的语言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素材挖掘◄◄◄◄【挖掘作者】eq\x(生平事迹)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初年,他父亲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巨大反差,他对平民百姓的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曹雪芹晚年迁居北京西郊农村,生活更凄凉、悲惨,“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靠着卖画和亲友的接济过日子。曹雪芹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从事“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的创作。约乾隆二十九年(1762),因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曹雪芹贫病无医,“泪尽而逝”,只留下尚未完稿的《红楼梦》。(有说法认为《红楼梦》应该是全部完成,但只是后半部“被借阅者迷失”)从曹雪芹晚年的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可知,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的诗,有创新独特之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赞道“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识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eq\x(观点提炼)【观点一 人生际遇】曹雪芹的生活经历了从豪华奢侈到穷困落魄的巨变,给他的身心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把自己的遭遇,把自己的血和泪,凝结成为文字,用它记录下内心的向往和理想,使自己的感情升华,于是写下了《红楼梦》。由此可见,丰富的人生际遇是创作的源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观点二 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人最可贵的是有志向,最难得的是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曹雪芹披阅十載,《红楼梦》终成不朽巨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多么光辉的目标,都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观点三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创作是人们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人能力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是思想的载体,是灵魂的升华。曹雪芹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深感世态炎凉,对当时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通过《红楼梦》表达了自己对人性、世事的感悟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抨击。【言为心声】文章憎命达、阅历、成功不易、人世无常,等等。【挖掘形象】eq\x(形象展示一)贾宝玉:多情公子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者,唯宝玉一人而已。中国古代社会,王孙公子天经地义应当接受正统教育,加官晋爵,去维持家族的荣耀。宝玉却是一个叛逆者,他痛恨男性世界的利欲横流,最不耐烦讲经济学问,“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宝玉的生活中,美好的女儿世界鲜明对照着以父亲为代表的统治势力,一个纯净,一个污浊;一个明媚,一个阴暗。大观园里的小姐丫鬟,形形色色,各有各的辛酸悲苦,各有各的古怪别致,她们都以真诚纯洁的心包围着宝玉,向他展示出各具风姿的美丽。因而,宝玉说出了“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的“混话”。茫茫尘世,宝玉认为只有女儿世界是一片净土。他热爱、尊重、崇拜女儿。宝玉对黛玉的爱,以同情、关切、尊重、相知为基础,他对黛玉的身世、处境、心性体察最深,《葬花吟》尚未吟罢,他已恸倒在山坡之上。就连画上的美人,宝玉也怕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黛玉和湘云对他不满,他会“越想越无趣”。晴雯和袭人吵闹,也会令他伤心、心碎。他热爱这片净土,也尽力维持这方天地的美好。贾宝玉对一切美好的人物、事物,都有情且情深。元春省亲,众人都沉浸在鲜花似锦的繁华幻影里,独独宝玉为姐姐不由自主的命运悲伤;迎春即将嫁给卑劣的孙绍祖,他自去徘徊瞻顾紫菱洲。他欣赏晴雯的率真,纵容她恣意行事;他敬重妙玉的高洁,对其恭谨而谦卑。他不爱交游权贵,却和家世衰落的秦钟、柳湘莲等人亲近,尊重他们女儿般纯洁的人品。宝玉是一块顽石,人世间的规矩条框、权利富贵,他都不屑一顾,他的评价标准,只有美不美、好不好。他是爱与美的先觉者。黛玉死后,宝玉出家,不仅因为他痛失所爱,也因为他心中的美好世界已经毁灭。eq\x(观点提炼)【观点一 多情善感】贾宝玉多情且情深,情是他生命的特质。这也许源自他有一颗敏感而博爱的心。他总能于繁华中隐约看到苍凉,内心深处摆脱不了伤感和虚无的阴影。他热爱和珍重一切美好的事物,却无力呵护它们,眼看着花落人亡,于是,多情人免不了成为悲情人。【观点二 本性至真】贾宝玉是任性之人。他藐视封建礼法,追求自由和率性而为。他与朋友的交往有一种自然率性、无拘无束的心灵默契,有一种无视门第、无视贵贱、没有功利需求的人性本真的认同。他在自己的净土世界中着力摒弃封建世俗的功利和虚伪,呈现出一种“绝假存真”的清明澄碧。【观点三 叛逆者】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宝玉出身不凡,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不顾“父母之命”,执着追求纯真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