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4页大小:523.3 K上传日期:2024-04-05 23:47浏览次数:354U1 侵权/举报

2024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历史试卷本部分为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一律用黑笔作答。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卷Ⅰ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图是中国两大河流域史前文化圈的分布情况,据图可以推断()A.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B.各地区之间商品交易较为频繁C.中原文化易受北方游牧文化冲击 D.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存在可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各文化区之间有发达的水系,中原地区处在南北交通的枢纽地位,使得各个地区经中原与其他地区交流成为可能,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存在可能,不能说明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足,不能得出“各地区之间商品交易较为频繁”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存在可能,未体现中原文化易受北方游牧文化冲击,排除C项。故选D项。2.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淮南子·椒真训》曰:“是故槐榆与橘柚合而为兄弟,有苗与三危通为一家。……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这一观点()A.反映了华夏意识开始形成 B.有利于铸就民族共同体意识C.推动了传统夷夏观念形成 D.反映出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快【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槐榆与橘柚合而为兄弟”“有苗与三危通为一家”“肝胆胡越”“万物一圈”等信息可知,汉代民族交融的趋势,这有利于铸就民族共同体意识,B项正确;A项中的“开始”不符合史实,西汉之前就已经有华夏意识,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西汉时期民族融合趋势,与夷夏观不相关,而且传统夷夏观念在汉朝之前就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而不是少数民族封建化,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3.元代,舶商、海商成为从事海外贸易商人的专称,经营海外贸易的显赫家族有沙不丁、橄浦杨氏、泉州浦氏等。至元二十三年制定的“市舶则法二十三条”,涉及舶商、海商的条款占绝大多数。这体现了()A.统治者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 B.私人海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C.外贸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财源 D.朝贡贸易是海外贸易的主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代私人海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为了规范海外贸易的发展,元代制定了“市舶则法二十三条”,B项正确;元代制定涉及舶商、海商的条款法则,但材料未体现其内容,不确定“统治者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元代财政状况,不能说明外贸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财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朝贡贸易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朝贡贸易是海外贸易的主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4.明末上海人陆楫在《禁奢辩》中说:综观天下“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清中期苏州人顾公燮认为:“有千万人之暂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这表明()A.传统的义利观遭到颠覆 B.对商业的认识趋于深刻C.工商皆本得到广泛认同 D.民本思想获得新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可知,陆楫对节俭和奢侈提出了新的观点,即奢侈风气重的地区消费能力高,便于增加就业人数,利于民生的发展;材料“有千万人之暂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表明顾公燮认为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和观念是由其经济水平决定的。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中的观点反映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商业的认识趋于深刻,B项正确;受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影响,传统的义利观并未遭到颠覆,排除A项;工商皆本思想在当时不占主流地位,排除C项;材料与民本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下表为1000—1900年间中国、日本和西欧居民达到1万人的城镇人口百分比。它反映了宋代以后的中国()时间中国日本西欧10003.0数据不详0.015003.82.96.118203.812312.318904.416.031.0A.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封建制度日益的腐朽C.自然经济解体缓慢 D.经济总量落后于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可知准确时空是1000——1890年。据题意可以看出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城镇人口比重逐渐落后于日本和西欧,说明中国的经济模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缓慢,C项正确;材料是城镇人口比重逐渐落后,不能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和经济总量落后于世界,排除AD项;材料内容不能完整的反映出封建制度日益的腐朽,排除B项。故选C项。6.两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从外交的制度架构上开始向西方趋同。1868年,清廷主动派出以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首的使团赴美修约,蒲安臣未咨请总理衙门核准即擅自越权签署续增条约,清廷予以承认并交换批准。这表明()A.美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 B.西方国家对国际法运用持双重标准C.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的尝试与偏离 D.清朝外交活动中崇洋媚外现象严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效仿近代西方的外交制度。但对于蒲安臣擅自越权签署条约的行为清政府却予以承认,这又体现了清政府在近代外交上的不成熟。由此表明了清政府对近代国家的尝试与偏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并不能说明美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和西方国家对国际法运用持双重标准,排除AB项;清政府尝试近代外交并不是崇洋媚外的表现,更不能说严重,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7.大生纱厂是由清末状元、企业家张謇于1895年在南通创建的私营棉纺织企业。2022年,205卷大生纱厂创办初期的档案(1896-1907)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其中最为珍贵的部分主要包括:纱厂以股份制方式运行的文献;建造厂房、引入英国纺纱机器、购买日本物料等文献;经营上海至南通之间航运线路、南通天生港自开商埠等文献;捐资通州女子师范学校、震旦学院等教育机构和南通新育婴堂等慈善机构的文献。对其理解正确的是()①表明中国建立了完善的近代社会救济体系②为研究南通近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全面证据③彰显了实践创新与社会责任并重的企业家精神④见证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显示,张謇不仅创办新式工厂,而且还修建大量学校,结合当时当时的时代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这体现出张謇实践创新与社会责任并重的企业家精神,③正确;张謇创办的近代企业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④正确,故选D项;材料虽提到张謇创立“南通新育婴堂等慈善机构”,但不能说明中国建立了完善的近代社会救济体现,①错误,排除A、C项;题干材料仅仅涉及经济、教育,“全面证据”说法绝对,②错误,排除B项。故选D项。8.1902年,英美烟公司在上海建厂后,在没有任何条约根据的情况下,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为农民免费提供烟种、肥料、传授技术等服务,并高价收购烟叶。此举意在()A.消弭人民反抗情绪 B.损害农业经济稳定C.压制中国民族工业 D.强化经济依附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准确时空是:1902年(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英美烟公司在没有任何条约根据情况下,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为农民免费提供烟种、肥料、传授技术等服务,最后高价收购烟叶,这些做法意在通过免费的种子、肥料以及技术服务和高价收购产品的方式垄断中国的烟叶市场,进而让中国的烟叶种植依赖英美烟公司,强化经济依附关系,D项正确;英美烟公司的做法并非为了缓和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消弭人民的反抗情绪,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排除A项;英美烟公司为农民免费提供烟种、肥料、传授技术等服务,并不会损害农业经济的稳定性,排除B项;英美烟公司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垄断中国的烟叶市场,而非压制中国的民族工业,排除C项。故选D项。9.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经宋庆龄、何香凝等1779名国内著名人士签名,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的名义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全体海陆空军总动员对日作战,立刻停止一切内战(二)全体人民总动员,……组织广大的人民的参战组织。(三)全体人民总武装,……以便实行训练和对日作战。……(五)成立工农兵学商代表选举出来的全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作为全国人民武装抗日的总领导机关。这一《纲领》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A.努力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正确处理了民族、民主革命问题C.争取和平、民主和团结的愿望 D.政策重心全面转向抗日民族斗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中国)。材料“1934年……对日作战”可以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人士提出发动群众抗战、号召停止内战进行武装抗日,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要求停止与国民党的内战,正确处理了民族、民主革命问题,B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是1934年,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是在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和平、民主和团结的斗争方针,时间是1945年,排除C项;当时处于第五次反围剿时期,政策重心尚未全面转向抗日民族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10.天津铁厂是天津市的飞地,其代号为6985工程,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境内。1969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太行山深处投资4亿元建立,属“小三线”工厂,并且带保密性质。该厂的建立体现了新中国()A.过渡时期的方针政策 B.全面建设时期的成果C.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 D.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9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三线建设包括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天津铁厂就是属于“小三线”工厂,C项正确;1969年处于“文革”时期,不属于过渡时期,排除A项;1969年处于“文革”时期,不属于全面建设时期,排除B项;该厂的建立不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11.两河流域古文明沿两河由南往北单线溯流而上,阶梯性发展;埃及古文明沿尼罗河由南往北顺流而下,也是阶梯性发展;爱琴海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岛国,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发展为伯罗奔尼撒岛上的迈锡尼文明,再往北影响了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由此可知,这些古文明()A.扩展方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B.发展模式受社会性质的制约C.具备了农业文明扩展的条件 D.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