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1021.8 K上传日期:2024-01-23 22:37浏览次数:33U1 侵权/举报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区域双核结构,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通常是端点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伴随着两大极核城市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征兆,被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下表为我国部分典型区域双核结构的基本情况。据此完成1-3题。1.区域双核结构中两个端点城市①城市职能相同②空间距离适中③空间结构相同④经济发展水平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中部塌陷”的原因可能是A.中间城市面积小B.端点城市规模小C.中间城市资源枯竭D.端点城市虹吸效应3.为缓解“中部塌陷”,中间城市A.提高城市化水平B.承接产业转移C.提高城市等级D.扩大城市规模南极长城湾(图1)为半封闭型海湾,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夏季7.7m/s,冬季9m/s),表层海流受风的影响显著。叶绿素a浓度通常被用于表征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研究发现叶绿素a浓度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与海流流速呈负相关。据此完成4—5题。4.长城湾西岸的水体交换模式为5.长城湾叶绿素a浓度A.北京时间12点前后最高B.呈现12小时的周期变化C.年最高值出现在1月份D.年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为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晋西北黄土区选择5种典型人工林(刺槐、侧柏、油松、刺槐—侧柏、刺槐—油松)为研究对象,测得人工林生长季(4-10月)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图2)。研究发现,人工林浅层(0-10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稳定。据此完成6-8题。6.图中典型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含水量A.和降水量的变化一致B.均只有一次增减变化C.生长季末期小于初期D.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7.与人工林浅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无关的是A.降水量B.蒸发量C.植被D.基岩8.若仅考虑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该地优先选择的人工林类型是A.刺槐B.侧柏C.刺槐一侧柏D.刺槐一油松净活跃度指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人口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差值,可表示该区域就业吸引力大小。图3示意武汉近郊各区的净活跃度变化(每个区下面括号里代表的是主导产业)。据此完成9-10题。9.图示期间,该区域A.就业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B.武钢区就业人口总量减少C.纸坊区就业吸引力最大D.豹懈区就业吸引力最大10.为促进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A.豹解区注重产业升级B.纸坊区增加住宅面积C.引导阳逻区人口外迁D.物流业向中心城区迁移气候增暖在北极具有“极地放大效应”,导致北极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多年冻土中储存的有机碳大量释放,部分以甲烷等形式进入大气,部分以溶解有机碳等形式随径流进入北冰洋,溶解有机碳的输出量与地表水及地下水流量密切相关。图4为北冰洋沿岸部分地区图,图5为亚马尔半岛出现的神秘地洞。据此完成11-13题。11.“极地放大效应”产生的原因有①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释放大量的热量,使北极地区增温②冰雪融化,地表反射率降低,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③大气中水汽量增加,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④高纬地区变暖,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输送到极地的热量减少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12.图中河流溶解有机碳输出量最大的时段最可能为A.2-4月B.5-7月C.8—10月D.11-次年1月13.自2014年以来,鄂毕河入海口附近的亚马尔半岛冰原地区连续出现了巨型地洞(最大直径约80米、深约50米),其成因最可能是A.冻融塌陷B.流水侵蚀C.陨石撞击D.甲烷爆炸3月28日,小明在家(36°N,117°E)做了一个“立竿见影”的小实验(图6)。据此完成14-15题。14.当天小明再次观测到铅笔影长与图中影长相等时,图中钟表时刻为A.14:38B.14:26C.14:14D.12:0015.下列与当天实际情况最接近的影子顶端轨迹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图7)。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6分)(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6分)(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山西省阳泉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近年来,阳泉市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能源产业绿色转型,风电装机、光伏发电装机及瓦斯发电装机增长迅速,初步建立了煤化工制氢氢能重卡产业链,新材料及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稳步发展。下表为2019-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三大产业结构比。(1)描述阳泉市2019-2022年产业结构的变化。(4分)(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阳泉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长期的煤炭开采留下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和塌陷区,阳泉市利用采煤塌陷区积极发展光伏产业,为低碳转型、生态补偿、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3)指出利用采煤塌陷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意义。(3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每年六月日本南部都会有“五月雨”(阳历六月一般为阴历五月),其形成和发展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密切相关。“五月雨”期间温度高、湿度大,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对水稻生产等农业活动有重要影响。图8为某年6月29日东亚局部地区天气形势图。(1)选择一条正确的虚线位置,在其上绘制形成“五月雨”的天气系统符号。(2分)(2)分析“五月雨”天气对水稻品质的不利影响。(6分)(3)有些年份“五月雨”持续时间特别长,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白草河与安昌河曾因河流袭夺发生过水系重组(图9、图10分别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水系图)。研究发现,本区域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升降对河流袭夺产生了重要影响(图11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河道纵剖面图)。(1)描述图中水系重组的过程。(8分)(2)对比水系重组前,说明水系重组后图中安昌河河段的河道变化。(6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