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格式:doc页数:12页大小:445.5 K上传日期:2023-10-31 00:38浏览次数:43U1 侵权/举报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起由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故C项正确;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均与题干“秦朝”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2.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的钱币是()A.五铢钱 B.半两钱 C.“交子” D.“会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A正确;半两钱是秦朝的货币,排除B;“交子”出现在北宋,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排除C;“会子”出现在南宋,排除D。故选A。3.以下内容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是()A.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B.改鲜卑姓为汉姓C.禁止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D.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因此,C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故C项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因此,ABD项均为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4.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创立进士科的皇帝是()A.隋文帝 B.隋炀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故B正确;隋文帝虽然采用了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但是没有设置进士科,故排除A项;武则天和唐玄宗在位时,已经设立了进士科,故排除CD项。故选B。5.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唐朝与该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少数民族是()A.回族 B.吐蕃 C.回纥 D.突厥【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民族关系。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6.1727年,清朝为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设置的是()A.驻藏大臣 B.西域都护 C.安西都护府 D.北庭都护府【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727年,为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A正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排除B;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置的,排除CD。故选A。7.下表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的概况,该国是()时间1858年1860年1864年1881年总计面积(平方千米)60多万约40万44万多7万多150多万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的概况”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改订条约》等,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正确;在第二鸦片战争期间,割占我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A;法国、美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没有割占中国领土,排除BC。故选D。8.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组合完全正确的选项是()①陈天华②胡适③鲁迅④李大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主要有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李大钊、胡适等,故D正确。陈天华是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代表人物,故排除ABC项。故选D。9.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的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时间:1919年5月4日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结果:北洋政府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A.一二•九运动 B.五四运动C.义和团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五四运动使北洋政府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因此,题干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1935年爆发了一二·九运动,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1923年爆发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均与题干“1919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0.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西安事变。此事变的发动者是()A.张自忠和李宗仁 B.张学良和杨虎城C.左权和彭德怀 D.赵登禹和杨靖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故B项正确;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牺牲,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左权在日军“大扫荡”中牺牲,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赵登禹在日军进攻平津中牺牲,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活动,均与题干“西安事变”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1.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争的神话,故选A;BCD不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12.2020年6月2日有媒体以《海南成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新窗口》为题进行报道。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A.厦门 B.珠海 C.汕头 D.深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1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A.1997年12月20日 B.1999年12月20日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7月1日【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7月1日,我国正式收回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14.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下列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A.《神曲》 B.《最后的晚餐》 C.《蒙娜丽莎》 D.《哈姆雷特》【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脸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故D正确;《神曲》是但丁的著作,故A错误;《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画作,故BC错误。综上故选D。15.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纲领性文献是()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1787年美国宪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诞生。《独立宣言》由杰斐逊起草,以法律文献的形式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例如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等,《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C正确;《人权宣言》颁布时间是1789年,晚于《独立宣言》的1776年。A错误;《权利法案》中没有反映出天赋人权,主要集中在对国王权力的限制。B错误;1787年宪法晚于《独立宣言》。D错误。综上故选C。二、填空题16.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_______”【答案】文景之治【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故填文景之治。17.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答案】“开元之治”【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命姚崇、宋璟等人为相,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贵族;压制佛教势力;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限制土地兼并;重视文化教育和发展。这些措施是的开元年间的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18.1898年,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清政府实行变法,史称“_______”。【答案】戊戌变法【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维新派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实施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故答案为:戊戌变法。19.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改革是_______。【答案】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农奴的法令,进行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故答案为: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20.为实现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答案】明治维新【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天皇面临着内部幕府统治危机、外部列强的入侵。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故填明治维新。三、材料解析题21.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侵略,对内反对专制,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危机】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最早开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1840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中国军队,以伤亡25万余人的巨大代价,奋力抵抗三个月,常常整连整营地战死。——摘编自贾永、孙承斌《“这一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2)根据材料二的表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请回顾,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探索】材料三我们并不看重它所提出的“自强”“求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