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
格式:doc页数:17页大小:131.5 K上传日期:2023-10-31 00:37浏览次数:308U1 侵权/举报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战国时期,商鞅在哪国主持变法( )A.魏国 B.齐国 C.赵国 D.秦国【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知道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解答】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2分)“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描述的伟大工程是( )A.隋朝大运河 B.秦长城 C.都江堰 D.灵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解答】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材料“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反映的是正是隋朝大运河的影响。故选:A。【点评】本题以隋朝大运河影响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3.(2分)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企业 C.新式学校 D.新式海陆军【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解答】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故选:B。【点评】本题以洋务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4.(2分)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强调:“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与这一主张有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识记梁启超的主要活动。【解答】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以“变法图强”为目的的“政治运动”即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和梁启超。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5.(2分)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分析】本题以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相关知识。【解答】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武昌起义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武昌起义的意义。6.(2分)新文化运动中,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人物是(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解答】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它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绝对肯定的偏向。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7.(2分)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五四运动标志着( )A.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掌握五四运动的时间和意义等。【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门集会、示威、游行,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五四运动爆发。1919年,北京学生发起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五四运动以及意义。8.(2分)1927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古田会议【分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知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答】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故1927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故选:A。【点评】本题以南昌起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9.(2分)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下列有关抗战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搭配不正确的”。【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华,国共两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安事变,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10.(2分)“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是( )A.长城抗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分析】本题考查百团大战。题干关键信息“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并结合所学,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粉碎敌人的“囚笼”,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百团大战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11.(2分)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与此场景有关的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战胜利 D.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重点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解答】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理解能力,熟练掌握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12.(2分)1953年中央号召“集中全国力量,首先建设鞍钢”。“鞍钢”成为重点项目是因为(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内容与特点的准确识记.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解答】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鞍钢”成为重点项目是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故选:A。【点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重点知识,要熟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13.(2分)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回顾历史,海南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沿海城市的开放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向内地的纵深推进【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解答】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全省对外开放,促进了海南经济的迅速发展。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以对外开放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4.(2分)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它捍卫了哪一伟大构想的安全( )A.“三个代表” B.“一国两制”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解答】为更好地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主权,这是邓小平的最富天才的创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的颁布表明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增进香港同胞福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捍卫了的是“一国两制”的构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一国两制、香港回归。15.(2分)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提出(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全方位外交 D.“求同存异”方针【分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知识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解答】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亚非会议的召开也是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的产物,反映了亿万亚非人民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共同愿望。16.(2分)1971年11月,两名中国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