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新高考绘图题突破类型11 植被与土壤、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解析版)
新高考绘图题突破类型11 植被与土壤、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9页大小:703.6 K上传日期:2023-11-14 15:39浏览次数:144U1 侵权/举报

类型11植被土壤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1.(2021·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暑期到宽甸山区做实地考察。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下图是考察小组成员拍摄到的河流地貌景观图片。上图地貌通常分布在河流的____游;描述上图地貌的河谷特点。____;____。(2)下图为考察小组成员绘制的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请你在适当位置填注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甲____;乙____;丙____。(3)考察小组在山区考察期间,遭遇暴雨天气,一采石场附近沟谷发生泥石流灾害。指出这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主要条件。【答案】(1)    上    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    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鹅卵石。(2)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3)前期暴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水流;地形陡峻,坡度大;受采石场影响,地面植被覆盖度低,有丰富松散物质。【解析】本大题以以野外实地考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常见的地貌类型、土壤剖面、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察学生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1)读河流地貌景观图可知,图中地貌为分布在河流上游的“V”形峡谷,其河谷特点主要表现为河谷呈V形,谷坡陡峻,深度大于宽度,谷底狭窄;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烈,因此河床底部起伏不平,而且常分布有巨大的石块和鹅卵石。(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土壤由表层往底部依次可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3)结合材料和泥石流的发生条件分析,考察小组在山区考察期,说明该区域地形崎岖,坡度大;遭遇暴雨天气,受暴雨影响在短时间内汇集了大量的水流;一采石场附近沟谷发生泥石流灾害,说明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有丰富的松散碎屑物质。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林线通常是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雪线是指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自然带随海拔变化(图中实线、虚线分别代表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海拔)。(1)请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符号将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补充完整,并标注雪线、林线。(2)分析该山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答案】(1)(注意自然带界线北坡高于南坡,且高度数值不要差太大)(2)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纬度更低、相对高度大,水热组合状况垂直变化大,故自然带丰富。【解析】本题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雪线是季节性积雪和永久性积雪的界限,雪线的海拔高度跟纬度、坡度、坡向、季节等有关。基带等于当地的陆地自然带。(1)根据题意,林线通常是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雪线是指常年积雪带的下界,故:森林和草甸的交界为林线,地衣与冰雪交界为雪线。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补充完整如下:(2)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该山是珠穆朗玛峰,与北坡(位于中国境内)相比,该山地南坡纬度更低(位于尼泊尔境内)、相对高度大(从1000多8000多米到,北坡是4000多到8000多)水热组合状况垂直变化大,故自然带丰富。3.(2022·山东·利津县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杨教授的带领下,某校学生到内蒙古中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状况的项目研究。大青山项目研究手册自然概括:地理位置:内蒙古中部,如下图所示。地形特征:地形复杂,海拔1011m-2269m,总体西部低、东部高,北坡相对平缓,南部起伏较大。气候特征:年就降水量约400mm,年就蒸发量1800mm。数据来源:杨教授通过遥感影像解释分析得出不同高程不同坡向上的植被覆盖度(如下表)表:大青山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向NNEESESSWWNW1200-1400m0.3400.3220.2910.2650.2530.2680.3000.3241600-1800m0.4690.4550.4100.3520.3390.3670.4120.4472000-2296m0.6330.6220.5390.4770.4970.4970.5360.580说明:植被覆盖度是一个比值,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率越高。任务一:探究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同学们根据杨教授提供的数据,分工合作绘制了部分不同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示意图。(1)根据图例要求绘制完成1200-1400m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图(下图),并说明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不同高程等级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任务二:比较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研学小组经调查研究发现,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2)请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任务三:研究大青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情况。研学小组经过实地考察,绘制了大青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分布图(下图)。(3)请根据图文资料,判断并写出甲、乙两处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答案】(1)绘图如下:特点:海拔越高,植被覆盖度越好:海拔越高,植被覆盖度的坡向分异越明显。(2)北坡植被覆盖度高于南坡。原因:该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水分条件是制约植被生长的主导要素:南坡是阳坡,太阳辐射强,蒸发量较北坡大,加上(南坡地形起伏大,保水条件差),因此土壤水分条件差,植被覆盖率低。(3)甲灌从(草甸)带、乙针叶林带。【解析】(1)根据表格的数据找出1200-1400m高程上各坡向的植被覆盖度的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结即可。如图所示:由曲线的分布可知,大青山的植被覆盖特点:海拔越高植被覆盖度越好,海拔越高,垂直不同坡向分异越明显;总体上北和西北方的覆盖度最高。(2)由表格的数据可知,北坡的植被覆盖度高于南坡。原因:由图可知,南坡是阳坡,太阳辐射强,水分蒸发量大,北坡是阴坡,水分蒸发量小,加上南坡地势起伏大,故南坡的水分条件比北坡差,该地区的降水总量少,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加上南坡地势起伏大,水分条件是制约植被生长的主导要素;因此南坡土壤水分条件差,植被覆盖率低。(3)由图可知,根据垂直地带植被的分布规律,甲处位于干草原带之上,应为草甸带或灌丛,乙位于落叶阔叶林之上,应为针叶林带。4.(2020·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200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山体,是中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属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阴山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下图分别示意阴山地理位置。绘制大青山山地针叶林带与亚高山草原带分界线的大致倾向,与南坡相比,指出大青山北坡的森林带垂直分布特点。【答案】森林带比南坡分布少;森林分布上限海拔低,下限海拔高。【解析】阴山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是中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属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较小,故大青山北坡森林带比南坡分布少;森林分布上限海拔低,下限海拔高。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