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新高考绘图题突破类型08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解析版)
新高考绘图题突破类型08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330.1 K上传日期:2023-11-14 15:39浏览次数:366U1 侵权/举报

类型8水循环陆地水体相互关系1.(2022·福建龙岩·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暑假某野外求生训练营到我国某海岛进行荒岛求生训练,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所示。图示意一天中某时段该地海陆等压面。(1)据图,描述该取水装置的取水过程及对应水循环环节。(2)据图信息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模式图并判断M处的风向。(3)推测图8所示时段该装置获取淡水较少的原因。【答案】(1)通过塑料薄膜的保温作用,提高膜下温度,加快地表水分蒸发;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顺薄膜汇集类似于水汽输送;水滴滴落至集水器形成降水;取水管将汇集的水抽出与径流相似。(2)西北风(3)该时段为夜晚,地表温度较低,蒸发较弱,获取淡水较少。【解析】本大题以荒岛求生训练为背景材料,涉及水循环及环节、热力环流模式图及风向的判读、影响淡水获取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塑料薄膜能够透射太阳辐射,阻挡长波辐射的原理,对膜内起到保温作用,使膜下气温高于膜上气温,加快地表水分的蒸发;蒸发的水汽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水汽沿着薄膜汇集类似于水汽输送;水滴在集水器上部滴落至集水器形成降水;取水管将汇集至集水器的淡水取出,类似于水循环的径流环节。(2)读图可知,根据所学知识“低低高高”可知,A处等压线向上凸出,所以A处近地面是高压,B处等压线向下弯曲,B处近地面是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根据图中的东西方向可知,此时位于我国的M地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最终为西北风;结合前面分析可知,D处是高空高压,C处是高空低压,所以热力环流图如下图:(3)由第1题分析可知,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膜内热量来蒸发水汽,再利用膜外温度低于膜内,使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故获取淡水最少的时段为膜内外温差最小的时段,即地表温度较低,水汽蒸发较弱的时间,应为夜晚。2.(2021·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图为洞里萨河与湄公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主要的水体类型。每年5月到10月,洞里萨湖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2)解释每年5月到10月,洞里萨湖面积、水量显著增加的原因。11月到翌年3月,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泊面积缩小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3)绘制示意图,呈现11月到次年3月,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之间的补给关系。【答案】(1)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2)每年5月到10月,是东南亚的雨季,雨水补给量大;湄公河、流域内其他河流中的水也大量补给洞里萨湖。(3)提示:图名或时间、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等注记;呈现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之间的补给关系等【解析】(1)考查陆地水体的类型判断,该区域中有泰国湾,主要是水体为海洋水,洞里萨湖,主要水体为湖泊水;以及湄公河等众多的河流,主要为河流水,因此该地的水体类型主要为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2)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5-10月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为当地的雨季,大量的雨水补给湖泊,使得湖泊水上升;此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大量的河流水补给给湖泊水,同样使得湖泊的水位上升。因此该时段湖泊的水位显著增加。(3)结合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11月到次年3月受来自陆地的东北季风的影响,由于东北季风水汽含量少,降水少,此时段,湖泊水位高于河流的水位,因此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之补给关系为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如下图所示:3.(2020·山东德州·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祁连山横亘在甘肃省和青海省之间,山上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其中黑河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居延海(下左图)。祁连山山体高大,冰川广布,已查明共有冰川3066条,总面积2062平方公里,在不同方向上分布比重不同(下右图)。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是“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现张掖)当江南”的“米粮川”,山南的柴达木盆地地形闭塞,是“八百里瀚海(指戈壁)无人烟”的荒凉景观。   (1)从年际、季节和日变化角度,简述黑河水位的时间变化特征。(2)依据图,将祁连山冰川条数在不同方向的分布比重表格(下表)补充完整。(3)结合材料,分析与河西走廊相比,柴达木盆地难以成为“米粮川”的原因。【答案】(1)水位的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春、夏汛期水位高;夏季水位日变化明显。(2)北:20%;东南5%;西4%(3)柴达木盆地海拔高,热量不足;冰川少,高山冰雪融水少,水源短缺;地形封闭,降水较少。【解析】(1)黑河的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年际温差小,水位年际变化小;夏季气温高,融雪量大,水位高,冬季河流封冰冻,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白天气温高,水位高,晚上水位低,日变化大。(2)根据图中东方的条数比重占4%,可推断北方的条数比重为20%,西方和东方同样是4%,剩下的为东南方的比重为5%。(3)柴达木盆地难以成为“米粮川”的原因: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冰川少,高山冰雪融水少,水源不足制约农业的发展;地形封闭,湿润气流难以进入,降水较少。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