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高三地理12人口负增长与人口政策(解析版)
高三地理12人口负增长与人口政策(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1.1 M上传日期:2023-11-08 10:20浏览次数:109U1 侵权/举报

12人口增长与人口政策难度:★★★★☆建议用时:40分钟正确率:/23目前我国每年流动人口规模近4亿,其中有近2亿为跨省迁徙,人口首位流是流动规模占首位的网络路径,可以清晰地识别基于人口流动网络中的主导关系。下图示意我国各省人口省际迁出的首位流和次位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决定跨省人口首位流和次位流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丰富程度 C.省区地域大小 D.自然环境质量2.我国东部地区跨省人口首位流体现了人口迁移遵循(   )A.环境相似性 B.要素综合性 C.条件复杂性 D.地域邻近性【答案】1.A    2.D【解析】1.省会城市一般都是省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省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但是各省会(或直辖市)之间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所以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是影响首位流和次位流的主要因素,A正确;资源丰富程度、自然环境质量对人口迁移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跨省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AD错误;省区地域大小与人口流动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A。2.东部省际间的人口迁移主要以邻近省份为主,体现了地域空间的邻近性,D正确;东部地区南北方差异大,环境不相似,A错误;要素综合性、条件复杂性与人口迁移无关,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口老龄化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条件带来了影响,不同的人力资本(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积累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不同,结合表1、表2回答下列问题。表1:2000-2018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情况时间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均值-0.88-0.23-0.64-0.19-0.32-0.35-0.460.331.011.47表2:2018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部分省区情况地区广东江苏甘肃浙江辽宁河南安徽江西宁夏北京均值1.120.25-1.570.6200.38-0.88-1.09-1.02-0.433.853.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最明显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青藏地区4.近年来中国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水平下降 B.对外开放程度提高C.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D.老年人口储蓄水平不断提高5.江苏省比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均消费水平低 B.人均资本积累水平低C.人口迁移,老龄化速度过快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速度过快【答案】3.A    4.C    5.D【解析】3.读表2可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北京等东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为正值,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净效应为负值,表中无青藏地区数据,但可推测其与西部地区相似,因此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最明显,A正确,BCD错误。故选A。4.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A错误;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与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由负转正关系不大,B错误;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使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和技能水平提高,适应产业结构升级,C正确;老年人口储蓄水平提高与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由负转正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5.江苏省与广东省同属经济发达省份,人均消费水平高,A选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排除A;江苏省与广东省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大量人才流入,人均资本积累水平均较高,排除B;江苏省和广东省经济发达,大量劳动力年龄人口流入,均会降低老龄化速度,人口迁移不是主要因素,排除C;广东与江苏不同,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而江苏自然增长率较低,老龄化速度快,使得江苏省净效应较低,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人口结构老龄化已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挑战,或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人口老龄化将通过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影响着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与加快第三产业的转型相结合。利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的升级。人口流动是促进社会的变迁与革新的重要力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有关人口流动的数据揭示了我国人口流动的一些特点。下图是2000年至2020年间,我国人户分离、市辖区内人户分离(指全市范围内的人口现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同)及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统计显示,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规模快速增长,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 B.城区居住条件的改善C.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D.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7.分析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流动的就近迁移增多 B.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人户分离C.人户分离不利于大城市的发展 D.近年人口流动的原因发生巨变【答案】6.D    7.A【解析】6.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拆迁导致原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差异大,A选项有关联;城区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得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吸引人口迁入,扩大了人户分离的规模,B选项有关联;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市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优于乡村区域,吸引人口流入,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规模快速增长,C选项有关联;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城乡差异减小,吸引城市人口回流,降低了时下区域人户分离的规模,D选项无关,本题要求选择无关的选项,故选D。7.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占我国人户分离的比例2015-2020年间大幅度提高,说明我国人口流动就近迁移增加,A选项正确;严格控制人户分离,会阻碍人口流动,减缓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B选项错误;人户分离说明人口流动,劳动力大量拥入经济发达城市,会带动大城市的经济发展,C选项错误;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为经济,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人户分离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户口登记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须遵循“三原则”:一是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二是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常住人口,三是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常住户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则称之为“人户分离”。人口空间演变受到政策经济教育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湖北省各县级行政单元两个不同年段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影响2000~2010年湖北省大部分县域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意愿下降 B.生态移民实施 C.环境容量下降 D.跨区域城镇化9.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7年各县人口数量变化有较大差异,主要因湖北省(   )A.农业机械普及 B.产业结构升级 C.基础设施改善 D.公共服务提升10.未来10年湖北省人口数量显著增长的区域最可能是(   )A.江汉平原农产区 B.鄂西生态旅游区 C.武汉市中心城区 D.武汉市的近郊区【答案】8.D    9.B    10.D【解析】8.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00~2010年湖北省大部分县域为人口减少区,人口增长区和显著增长区较少,说明人口迁移较多,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匀,出现跨区域城镇化,D正确;生育意愿下降、环境容量下降不是影响县域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AC错误;湖北省2000~2010年生态移民较少,B错误。所以选D。9.2010-2017年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导致部分县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迁入;2000~2010年大部分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主要表现为迁出,所以导致各县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B正确;农业机械普及、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对于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ACD错误。所以选B。10.未来10年,武汉市的近郊区会承接武汉的产业结构转移,受武汉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大量迁入,成为人口数量显著增长区域,D正确;江汉平原农产区、鄂西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地矛盾突出,不可能是未来10年人口数量显著增长的区域,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1949年以来我国出现了三轮婴儿潮,分别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65~1973年、1986~1990年。专家曾经预测我国将在21世纪的前15年迎来第四轮婴儿潮,但未能如期出现。201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2020年为1.45‰,2021年为0.3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我国最新一轮婴儿潮没有出现,其原因最可能是(   )A.生育观念转变 B.育龄妇女减少 C.人口流动加快 D.男女比例失调12.从2019~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发展趋势看,未来我国(   )A.就业的岗位急剧减少 B.经济发展放缓C.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D.人地矛盾尖锐【答案】11.A    12.C【解析】11.据材料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机制不断完善,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转变,导致新生儿减少,没有出现新一轮婴儿潮;没有出现育龄妇女减少,人口流动加快,男女比例失调,与现实不符,B、C、D错误,A正确,故选A。12.据材料可知,2019~2021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此推测未来我国新生婴儿将会越来越少,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会导致劳动力不足,我国经济发展没有放缓,人口减少,人地矛盾减缓,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近年来由于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等。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高度依赖于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另一方面,服务业正在逐步替代工业,成为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与城市人口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1995-2015年,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均位于福建省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左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的聚集系数,右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和服务业分布重心演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分布集中度的差异表现为(   )A.两者的分布集中度发展趋势相反 B.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变幅更大C.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高于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的分布集中度增速较小14.下列最能解释福建省服务业与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演化轨迹特征的是(   )A.东北部的服务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 B.服务业在大城市的分布集中度更高C.2000~2005年西部迁入大量农民工 D.1995~2000年两者的发展最为协调15.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偏向东南方向,可推测得出福建省东南部(   )A.城市密集 B.气候适宜 C.重工业发达 D.环境质量高【答案】13.C    14.B    15.A【解析】13.读左图可知,城市人口与服务业分布集中度总体都呈上升趋势,A错误;城市人口分布集中度的变幅更大,表现为曲线上的起伏更大,B错误;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曲线一直位于城市人口集中度曲线的上方,说明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高于城市人口,C正确;城市人口的分布集中度增速较大,D错误。故选C。14.读右图可知,服务业分布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可推知西南部的服务业区位条件逐渐变得优越,故A错误;大城市人口集中,人口规模大,对服务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