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高三地理10整体性与生境演化 (原卷版)
高三地理10整体性与生境演化 (原卷版)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947.3 K上传日期:2023-11-08 10:20浏览次数:244U1 侵权/举报

整体性与生境演化难度:★★★★☆建议用时:40分钟正确率:/20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其分布上限即为长白山林线,小叶章是岳桦林下伴生的草本植物。近年来,长白山西坡林线相对稳定,但林线之上却出现了与周围环境差异明显的小叶章斑块(即小叶章密集生长的区域),随海拔升高小叶章斑块的数量逐渐增多,但面积却在减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近年来,小叶章斑块主要出现在长白山的(   )A.苔原带 B.荒漠带 C.冰雪带 D.针叶林带2.高海拔处小叶章的斑块数量增多,说明小叶章在这里(   )A.生长茂盛 B.生长缓慢 C.处于退缩期 D.处于扩张初期3.从长远来看,小叶章的扩张可能使长白山西坡林线之上自然带(   )A.植被的覆盖率降低 B.生态系统趋于脆弱C.植物种类逐渐增多 D.生态结构趋于稳定湿地中碳来源主要是植物固定的C02、原地风化、有机质降解速率以及外部输入。广西钦州湾滨海沿岸沙井港湿地是一个有机碳储量丰富的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港口建设、海岸带开发等人类活动影响,沙井港湿地生态系统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下图为沙井港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被茳芏,桐花树群落的柱状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关于沙井港茳芏、桐花树群落柱状沉积物有机碳垂直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桐花树群落与茳芏群落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均在30~70cm范围内B.在0~50cm范围,桐花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C.在0~100cm范围,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不断升高D.在0~100cm范围,桐花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变幅较大5.沙井港茳芏、桐花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出现最大值的土层深度不一样,原因可能是(   )A.植物凋落物差异 B.植物固碳效率差异 C.地下径流输入差异 D.植物根系深度差异6.桐花树是红树林重要树种,比茳芏群落更适合应用于在沙井港地区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中,其原因不可能是(   )A.桐花树有较强的繁衍和适应能力 B.桐花树具有泌盐结构C.桐花树群落更替较快 D.桐花树根系支撑能力更强为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县的土壤侵蚀状况,研学小组收集了两种分辨率的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基础数据。根据基于实地监测试验制定的土壤水蚀评价国家标准(表),应用GIS技术,对该县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依据高分辨率(大比例尺)和低分辨率(小比例尺)两种数据得到的评价结果差异明显(图)。因高分辨率数据与制定国标所依据数据的分辨率更接近,故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两种方案评价结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分辨率下的(   )A.地面坡度数据差异明显 B.土地分类数据差异明显C.植被覆盖度数据差异明显 D.降水强度数据差异明显8.改善低分辨率方案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途径是(   )①调整主要影响因素②提高基础数据分辨率③建立新的评价标准④采用新的评价技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冻土具有流变性,具有冻胀与融沉两种风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良冻土的热融滑塌风险也在逐渐的攀升,主要特点是土体结构松散,降低导热系数,容易导致热融滑塌型滑坡。下图是我国青藏公路采用填埋碎石防治不良冻土热融滑塌试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碎石填埋可以有效防治不良冻土热融滑塌,主要是因为(   )A.减少到达含土冰层的太阳辐射 B.透水性强,增加含土冰层水量C.起到固定土体结构的作用 D.减缓地温上升,保持冻结状态10.推测防治不良冻土热融滑塌难度最大的季节和地段(   )A.夏季洼地 B.夏季坡地 C.冬季洼地 D.冬季坡地11.为有效减少热融滑塌型滑坡发生,该治理工程方案还必须考虑(   )A.截水排水 B.种植植被 C.混凝土加固路基 D.削坡平整土地下图为“某国主要土壤类型深达1~2米腐殖质含量及其对应的年均温年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该国可能为(   )A.俄罗斯 B.日本 C.印度 D.澳大利亚13.厚层黑钙土分布区的自然植被为(   )A.针叶林 B.森林草原 C.荒漠草原 D.苔原14.与灰化土比,栗钙土(   )A.受淋溶作用强 B.冻结层深度大 C.地表生物量大 D.有机质分解快顶级群落是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发展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群落。这是一种稳定的、自我维持的、成熟的生物群落。人类不同程度的干扰会对群落演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正向干扰或小强度范围内的逆向干扰下可以保持进展演替,一旦逆向干扰强度超过阈值,演替就会停滞,甚至出现逆行演替的情形。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山地植物群落在人类不同干扰程度下的演替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该研究区的顶级群落是(   )A.灌草群落 B.蒙古栎林群落 C.白桦林群落 D.阔叶红松林群落16.不同的地形条件会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旱生系列、中生系列、湿生系列分别出现的地形是(   )A.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B.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山地中下部和缓坡C.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D.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地势较高的岗脊17.类型三植被与类型二植被相比(   )A.更耐贫瘠 B.更耐干旱 C.更喜光照 D.更喜湿润抛物线沙丘是一种平面形态呈“V”形或“U”形的典型固定、半固定沙丘,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因平面图形像抛物线,故得名抛物线沙丘。植被的分布可控制抛物线形沙丘侵蚀和沉积,是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图示意新疆艾比湖流域某研究区抛物线沙丘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观测和对研究区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和沙丘上植被特征的分析,初步可以断定研究区抛物线沙丘起源于风蚀洼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风蚀洼地阶段风蚀洼地与弧形沙梁的相互关系是(   )A.风蚀洼地为弧形沙梁提供了全部沙源 B.弧形沙梁减弱了吹蚀风蚀洼地的风力C.风蚀洼地对弧形沙梁的沙粒进行分选 D.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沿相同方向生长19.抛物线沙丘从半环形阶段到初级抛物线阶段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   )A.减弱了风沙的沉积作用 B.增加了风力的侵蚀作用C.转变了风沙运动的方向 D.改变了风沙流空间分布20.野外要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可以通过(   )①沙粒物质组成    ②沙丘长宽之比    ③沙脊形态特征    ④沙丘植被类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