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专练100题(2)(解析版)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专练100题(2)(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33页大小:609.6 K上传日期:2023-11-08 10:14浏览次数:306U1 侵权/举报

逻辑与思维100题(2)(解析版)51.(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语言描述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却漏洞百出。下列描述中对其存在的逻辑错误分析正确的是(   )A.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无效三段论推理,违反矛盾律B.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把薄厚之间、黑白之间的矛盾关系当成反对关系C.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这是一个正确的假言推理D.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和较喜欢京剧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4%。——犯了“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答案】D【详解】A:“鲁迅的作品”和“《孔乙己》”不是同一个概念,此处属于偷换概念,故而违背了同一律。而不是违反矛盾律,A错误。B:“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把薄厚之间、黑白之间的反对关系当成矛盾关系,而不是把矛盾关系当成反对关系,B错误。C:该选项中“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这些自然现象与“此生不凡”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句子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而不是正确的假言推理,C错误。D:大学生不喜欢京剧的调查结果不能证明“日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京剧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句子犯了“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52.(2023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表述( )①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动态性 ②每一个联言支的谓项都是不周延的 ③正确认识了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 ④具有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与思维表达的情感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习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是全面的、多方位的,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动态性,①符合题意。②:该判断是联言判断,每个联言支都是肯定判断,其谓项都是不周延的,故②正确。③:该表述重点强调了整体性与动态性,没有涉及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③排除。④:该表述属于抽象思维,具有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形象思维具有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与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3.(2023春·湖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的不可克隆性质生成量子密码,可以从根本上保障通信的安全,根据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可以解决信息时代通信安全的难题。这体现了(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主观性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③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④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故①说法错误。②③: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的不可克隆性质生成量子密码,可以从根本上保障通信的安全,根据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可以解决信息时代通信安全的难题,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故②③正确。④: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量子通信的作用,未提到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54.(2023·福建·统考一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据此可知(   )①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走非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③通过给中国式现代化下定义,明确了内涵,把握了本质④通过联言判断,从多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加以断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依题意知,“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一个性质判断,对它进行换质推理,要使换质推理能够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青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走非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正确,①入选。②:依题意知,“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对它进行换位推理,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香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因此,换位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变为周延了,②错误。③:依题意知,题干不是在给中国式现代化下定义,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外延做了明确的规定,③错误。④:依题意知,题干通过六个联言判断,从多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加以断定,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55.(2023·江苏·统考一模)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主会场——“世界湿地城市”武汉拉开帷幕。近年来,武汉着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聚焦长江保护修复,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湿地生态组分、生态过程、威胁因子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监测,提升湿地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武汉湿地保护的成功经验在于(   )①遵循超前思维,实现了保护思路的多向多维②运用逆向思维,围绕湿地保护进行反向思考③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了湿地保护的内在矛盾④运用创新思维,提升了湿地保护效率和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武汉着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聚焦长江保护修复,这说明武汉湿地保护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了湿地保护的内在矛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湿地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这说明武汉湿地保护运用创新思维,提升了湿地保护效率和水平,③④符合题意。①: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①不选。②:材料没有体现运用逆向思维,围绕湿地保护进行反向思考,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56.(2023春·广东江门·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根据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①全同关系。S:党员干部  P:国家公务员②属种关系。S:大学生   P:学生③矛盾关系。S:唯物论   P:唯心论④反对关系。S:红的颜色  P:绿的颜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并非所有的国家公务员都是党员干部,二者不是全同关系,①对应错误。②:学生包含大学生,S与P是种属关系,②对应错误。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符合矛盾关系的定义,③对应正确。④:绿色和红色只是众多颜色中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二者是反对关系,④对应正确。故本题选D。57.(2023·广东惠州·统考三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与规则。在日常思维中,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老师问小新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小新说这堂课有趣——违反了排中律②劳动创造财富,工人辛勤劳动,所以工人创造财富——违反了同一律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违反了矛盾律④我不信任何人的话,但是我很相信一位哲人的名言——违反了矛盾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排中律是指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明确性。老师问小新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小新说这堂课有趣,是偷换了论题,没有违反排中律,违反了同一律,①不选。②:同一律是指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违反同一律的错误是“偷换概念”和“偷换论题”,劳动创造财富,工人辛勤劳动,所以工人创造财富,这两个“劳动”的概念是不同的,违反了同一律,②入选。③:矛盾律是指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有限”和“无限”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说的,该说法符合逻辑要求,③不选。④:矛盾律是指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我不信任何人的话,但是我很相信一位哲人的名言,前后不一致,违反了矛盾律,④入选。故本题选D。58.(2023·广东惠州·统考三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研发项目。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快构建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在突破核心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会伴有阵痛,但我们有必胜的信心。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这说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   )①遵循质量互变,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实现技术飞跃②坚持辩证思维,着眼于各个研发项目的逐个突破③运用聚合思维,推进双链融合和构建创新联合体④运用逆向思维,创造和抢占未来核心技术新高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实现技术飞跃,①入选。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快构建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要着眼于整体,而不是着眼于各个研发项目的逐个突破,②不选。③: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的信息中,根据其中的逻辑所产生的结论,在众多的方向中选择一个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法,关键技术攻关要运用聚合思维,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快构建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③入选。④:要运用超前思维,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④不选。故本题选B。59.(2023春·河北·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2022年6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讲话中指出,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既要回望来时路,牢记金砖国家为什么出发;又要一起向未来,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推动构建金砖合作高质量伙伴关系要(    )①运用超前思维,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②运用聚合思维,各国保持发展目标一致③运用创新思维,积极开拓广阔合作空间④运用逆向思维,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金砖合作要一起向未来,需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超前思维,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①说法正确。③:金砖合作要构建更加全面,紧密的关系,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空间,③说法正确。②:构建金砖合作高质量伙伴关系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凝聚共识,但是各国保持发展目标一致不符合事实,②说法错误。④:材料强调金砖合作既要回望来时路又要一起向未来,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并不是逆向思维,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0.(2023·福建·统考一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运用了(   )①联想思维,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根本动力②超前思维,做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③辩证思维,以动态的方式思考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④聚合思维、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轴心进行思维发散和分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③: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运用了超前思维,做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运用了辩证思维,以动态的方式思考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②③正确。①:联想思维是一种由一事物的表象、语词、动作或特征联想到它事物的表象、语词、动作或特征的思维活动,材料没有涉及联想思维,联想思维也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根本动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