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必修4《哲学与文化》专练100题(2)(原卷版)
必修4《哲学与文化》专练100题(2)(原卷版)
格式:docx页数:18页大小:1.6 M上传日期:2023-11-08 10:14浏览次数:301U1 侵权/举报

哲学与文化100题(2)(原卷版)51.(2023春·湖北武汉·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漫画《科学每解决一个问题后,又将因此产生十个新问题》。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科学的每一次发展总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②科学是在同一与斗争的相互转化中发展的③新问题的产生能为新的飞跃创造条件④解决关键问题则其他问题迎刃而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2023春·河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漫画(作者:林帝浣)启示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   )A.调整心态,鼓足勇气重新出发B.规范习惯,在失败中汲取教训C.改变态度,发挥意识能动作用D.尊重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向前53.(2023春·湖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在北京各大博物馆展位印章打卡,看一场惟妙惟肖的皮影戏,购买实用有内涵的文博文煲创产品……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公众开放日期间,位于首钢园会场2号馆的文博文创展区推出多项弘扬传统文化的互动体验活动,展出近千件文创产品,公众不仅能够欣赏到集文化性、创新性、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身的文博文创产品,还能一站式购买心仪的文创产品,深受人们欢迎。弘扬传统文化的文创能受到人们欢迎是基于(   )①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成果黄②它们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丸法③这些文创产品敢于摒弃传统,与时俱进④观众对传统文化所涵养的正确价值观的认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4.(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漫画《爱与害》(张浩),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把握适度原则②矛盾具有同一性③要把握矛盾问题的精髓④价值观决定于其行为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5.(2023春·辽宁·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厚植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实干兴邦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坚持实践观点,从实践中汲取力量④树立全局观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可56.(2023春·辽宁·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发生的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预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这告诉我们(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艰难的④要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作出价值选择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7.(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并强调了“五个必由之路”。这“五个必由之路”是我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走好“必由之路”是对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最好致敬,更是赢得未来、创造新的伟业的关键所在。这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④要立足关键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8.(2023春·河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古人说,“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干部更要对组织和人民常怀感恩敬畏之心,对功名利禄要知足,对物质享受和个人待遇要知止。由此可见,领导干部要(   )①立足社会实践,推动生产力发展②尊重社会规律,维护人民的利益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④端正政绩观,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9.(2023春·河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022年9月18日、19日,大型历史题材舞剧《张骞》和歌剧《鉴真东渡》亮相第七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线上展播,接着还有芭蕾舞剧《爱丽丝梦游仙境》及中外画家交流展、版画展、艺术科技展……一场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中华文化多元性、多样性的文化交流盛宴将展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精彩画卷。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致力于文化互鉴共进,繁荣世界文化②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平等交流③旨在推动中华文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④能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广泛理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0.(2023春·湖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一首《早安隆回》在卡塔尔世界杯期间火了,其朗朗上口的旋律风靡抖音,创造了超百亿播放量,也带火了湖南隆回这座县城。隆回也以此为契机,挖掘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音乐+文旅十产业+政策”等维度上助力隆回乡村振兴,推动隆回文化旅游和产业发展。由此可见(   )①一定的文化能给予经济重大影响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惠民的思想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④文化产品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1.(2023春·河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成功进入太空。作为空间站内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问天实验舱舱内配置了生命生态实验桓、生物技术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等科学实验设施,就像把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太空。问天实验舱的运行(   )①丰富了空间科学研究的认识工具②证实了实践才是人类认识的目的③有利于实现人类改造太空的预期目标④为科学实验这一基本实践活动提供平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2023秋·山东滨州·高三统考期末)下列漫画“向上攀登的人一定低着头”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②实现人生价值,要胸怀远大志向脚踏实地③事物发展有曲折性,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④只要重视量的积累,就能实现事物的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3.(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随着时代选代,粤剧在新时代表达的创新成为新的话题。粤歌,是粤剧开出的、活泼可爱的另一枝花:以粤剧为种子,粤地生活为土壤,粤人乡音为雨露,文化自信为阳光;以大众的关注与呵护为四时更迭、昼夜轮回。机缘和合,始成粤歌。粤歌的创作(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②表明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③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4.(2023春·湖北武汉·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一根扁担两头弯,井冈山下把粮担。军民同心反封锁,革命斗争不怕难。”一根扁担,解决了根据地的给养问题,支撑了井冈山工农武装的革命斗争,也为井冈山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时代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原因在于(    )①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源②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宝贵精神财富③它能激励人们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④它能激励人们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5.(2023春·湖北武汉·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从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到希腊民歌《比雷埃夫斯的孩子》,从哈萨克斯坦歌手到新西兰歌手……2023年央视春晚节目《一带繁花一路歌》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展现了各国人民的欢欣喜悦,展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与开放气象。这表明(    )①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作用②要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③文明因不同而交流,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6.(2023春·湖北武汉·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这要求当代中国青年(    )①勇于砥砺奋斗,在不断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②担当时代责任,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③锤炼品德修为,舍弃个人利益以成就有品位的人生④担负时代使命,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毕生理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7.(2022·广东佛山·统考一模)品读下图(来自网络改编),可知(   )A.客观事实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在客观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具有可靠性C.真理性的认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D.正确价值观应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68.(2023·山东潍坊·校考模拟预测)元代所建的居庸关云台存留着用梵文、汉文、藏文、回鹘文、八思巴文、西夏文六种文字刻成的佛经。敦煌莫高窟也保存着上述六种文字的元代“六字真言”碑。到了清代,汉、满、蒙文合壁碑刻更是比比皆是。今天,中国的人民币上也使用了汉、蒙、藏、维、壮等多种文字。中国多种文字并存的现象说明(   )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与民族文化是“魂”与“体”的关系②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③中华各民族能和谐相处,各民族文化能共同繁荣④各民族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都是中华文明的标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9.(2023·吉林白山·统考一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启示我们(    )①深刻把握中国实际,坚持实践创新引领改革思想理论创新②在破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发挥新的理论的作用④不断对问题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时代的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0.(2023·吉林白山·统考一模)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同时,党中央强调,保持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要在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同时加强分析研判,既持续整治“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防止“一封了之”,又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从哲学上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①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以严谨踏实的态度为工作的出发点③要利用人为事物的联系改造自在事物的联系④要尊重规律和科学,准确把握具体情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1.(2023秋·山东滨州·高三统考期末)2022年中秋佳节前夕,我国科学家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14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方圆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也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由此可知(   )①科学探索发现源于认识的不断拓展与延伸②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促进了认识发展③该发现是月壤新矿物在科学家头脑中的客观反映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2022·广东佛山·统考一模)2022年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丰收节节庆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不仅庆祝农业丰产丰收,也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方式弘扬劳动奉献精神,实现区域农业品牌出村,助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由此,我们需要(   )①增强文化自信,全面继承传统的农耕文化②加强文化交流,传承耕读传世的人文精神③表彰劳动模范,传递榜样人物的道德力量④发展文化事业,以实现其经济效益的目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3.(2023秋·山东滨州·高三统考期末)法治润黄河,共筑安澜梦。《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黄河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把握黄河流域特点,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针对黄河流域各种特殊问题,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规定特别制度措施;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上述黄河治理举措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黄河治理的基础和依据②不断调整和完善黄河治理的上层建筑,以适应黄河治理的新要求③分析和把握黄河流域各种问题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