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练100题(2)(解析版)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练100题(2)(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30页大小:660.7 K上传日期:2023-11-08 10:14浏览次数:278U1 侵权/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0题(2)51.(2023秋·广东河源·高三统考期末)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   )①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依靠人民来实现③让每个人获得新时代素质提升和奉献自我的机会④将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和世界人民的梦想合二为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符合题意。②: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体现了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实现,②符合题意。③: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不是要让每个人获得新时代素质提升和奉献自我的机会,③错误。④:中国梦与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合二为一的表述不准确,④错误。故本题选A。52.(2023秋·河北唐山·高三开滦第一中学校考期末)春天,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耕种的季节,也是农村播种庄稼的重要时节。本组老画反映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春耕图,较好地体现了当年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劳动场面。这反映了(   )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农业改造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③我国此时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解决与改变④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逐渐建立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②③:通过两组图片可以看出,当时农民积极进行春耕春种的场景,这反映了通过农业改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说明此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得到了解决和改变,②③应选。①:说法与题意不符,反映的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①不选。④:说法错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建立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④不选。故本题选C。53.(2023秋·江苏镇江·高三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对“两个结合”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个结合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具体问题②第二个结合的根本保障是坚持第一个结合,植根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绽放真理光辉③两个结合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中国智慧④两个结合推动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繁荣发展,标注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新高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③:只有坚持“两个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说明两个结合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中国智慧,③符合题意。④:只有坚持“两个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说明两个结合推动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繁荣发展,标注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新高度,④符合题意。①:第一个结合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具体问题,①错误。②:实现“第一个结合”的根本保障在于它坚持了“第二个结合”,即植根于中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②错误。故本题选D。54.(2023秋·海南·高三统考期末)到1956年底,全国原有的8.8万余户私营工业,99%的企业实现了所有制的改造;全国原有的240万余户私营商业,有82.2%实现了改造;私营饮食业、服务业也大多实现了改造。上述改造的基本完成(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改变中国发展方向,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③:材料体现的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③正确。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②错误。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④错误。故本题选A。55.(2023秋·黑龙江大庆·高三肇州县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新时代十年,我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未来前进道路上,我们还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可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能够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③:新时代十年,我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可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能够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②③符合题意。①:材料强调通过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没有涉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①不符合题意。④: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④排除。故本题选C。56.(2023秋·黑龙江大庆·高三肇州县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此,作为中国青年要(   )①志存高远,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专业本领②一以贯之地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思想引领力③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中国青年要志存高远,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专业本领,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①③符合题意。②:一以贯之地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②排除。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④排除。故本题选B。57.(2023秋·海南·高三统考期末)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用诗一般的文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70多年来,这部著作所蕴含的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之一。它的主要贡献有(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③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阶级对立④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①②符合题意。③:空想社会主义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阶级对立,③排除。④: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④排除。故本题选A。58.(2023秋·辽宁丹东·高三校联考期末)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证实了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③标志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基本实现④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排除①。②④:材料中,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说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证实了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②④正确。③: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排除③。故本题选C。5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从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旨在(   )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推广中国范式②把握历史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找准前进方向③争取历史主动,推动自我革命,践行初心使命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水平,维护党的权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旨在把握历史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找准前进方向,争取历史主动,推动自我革命,践行初心使命,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但目的不是为了推广中国范式和维护党的权威,①④排除。故本题选C。60.(2023秋·辽宁丹东·高三校联考期末)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一定能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可见(   )①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排除①。②④: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一定能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可见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②④正确。③:“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排除③。故本题选C。61.(2023·山东·模拟预测)唐宋时期有很多“悯农诗”,这些诗歌描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却依然十分贫困的现象,如诗人张俞在《蚕妇》中写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下列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社会分工不同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    ②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都需要用来缴纳地租③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并屈从地主的奴役    ④封建制生产关系影响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特别是土地私有制才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①错误。②:农民的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规自己支配,②错误。③:封建地主凭借着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并屈从地主的奴役,导致出现“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也就是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现象,③正确。④:封建制生产关系在初期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发展,但在后期逐渐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阳碍了生产发展,从“归来泪满巾”中可以看出社会底层劳动者对这种生产关系的不满,④正确。故本题选D。62.(2023秋·河北邯郸·高三校联考期末)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