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教材实验热点】11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取-(学生版)
【教材实验热点】11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取-(学生版)
格式:docx页数:12页大小:724.5 K上传日期:2023-11-08 10:06浏览次数:493U1 侵权/举报

教材实验热点】11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取专题11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取【教材实验梳理】1.实验原理用同位素示踪法探究酯化反应中的脱水方式。用含有示踪原子的CH3CH218OH与CH3COOH反应,经测定,产物中含有示踪原子,说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是“酸脱羟基醇脱氢”。化学方程式:+CH3-CH2-18O-H+H2O2.实验装置3.反应条件及其意义(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方便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2)浓硫酸一方面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另一方面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①挥发出的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乙醇易溶于Na2CO3溶液,有利于乙酸乙酯与乙酸、乙醇的分离。②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与饱和Na2CO3溶液混合时易分层,可用分液法分离。4.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按图示连接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5.实验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6.实验结论在有浓硫酸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微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7.注意事项(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2)为防止试管中液体在实验时暴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在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或沸石。(3)玻璃导管的末端不要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以防液体倒吸。(4)开始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减少乙醇和乙酸的挥发;待有大量产物生成时,可大火加热,以便将产物蒸出。(5)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兼冷凝作用。(6)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①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加热将酯蒸出;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加装冷凝回流装置。【答题技巧】浓硫酸溶于乙醇或乙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将乙醇、乙酸、浓硫酸混合时,一般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冰醋酸。【例题讲解】1.资料在线:查阅资料可知如表所示数据:[实验步骤]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2)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3)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填字母)。A.P2O5              B.无水Na2SO4C.碱石灰            D.NaOH固体(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巩固练习】2.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 B. C. D.3.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取乙酸乙酯B.用乙装置除去I2中混有的泥沙C.用丙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用丁装置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4.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有效的处理方法是A.蒸馏 B.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C.水洗后分液 D.用过量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5.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甲试管中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和乙酸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C.加入过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D.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过滤出来6.如图进行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过程中发现收集装置中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振荡后有少量气体生成,此过程中一定存在且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CH3COOH+C2H518OHCH3COOC2H5+H218OB.+2H2OH2CO3+2OH-C.Na2CO3+H2SO4→Na2SO4+H2O+CO2↑D.Na2CO3+CH3COOH→CH3COONa+NaHCO37.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实际产量是理论产量的55%,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A.19.8g B.24.2g C.44g D.48.4g8.实验室采用图a装置制备乙酸异戊脂夹持及加热装置略,产物依次用少量水、饱和溶液、水、无水固体处理后,再利用图b装置进行蒸馏,从而达到提纯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从1、3口向冷凝管中通入冷水B.依次向a装置中小心加入浓硫酸、乙酸和异戊醇C.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洗掉等混合物中的盐D.图a和图b装置中的冷凝管可以互换9.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78.5117.97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水器的使用能提高产率B.为提高乙酸的利用率,加入适当过量的乙醇C.仪器A中他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D.仪器B可防止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挥发10.如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在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关于此分离过程中的操作、仪器和物质等,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除掉乙酸并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B.操作①为分液,操作③为蒸发结晶、过滤C.物质A中含有乙酸钠,碳酸钠,乙醇D.操作②所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锥形瓶11.在实验室制得1mL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mL紫色石蕊溶液,这时紫色石蕊溶液将存在于饱和Na2CO3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对于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分为两层,石蕊溶液仍呈紫色,有机层呈无色B.石蕊溶液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蓝、紫、红色C.石蕊溶液层分为两层,上层呈紫色,下层呈蓝色D.石蕊溶液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红、紫、蓝色12.实验室制得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乙酸、乙醇和少量水,其精制过程如下:已知:乙醇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4C2H5OH,碳酸钠微溶于乙酸乙酯①向粗制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②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③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④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进行干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为: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B.步骤②~④有机层处于下层,涉及的实验操作为分液、过滤C.步骤②目的是将碳酸钠从乙酸乙酯中萃取出来D.步骤③目的是除去乙醇1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加热装置未画出)制备乙酸乙酯,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分别为78.5℃、117.9℃、77℃。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乙酸乙酯的产量,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K1,关闭K2B.冷却水应分别从A、C口通入C.关闭K1打开K2时,应控制温度计2的示数为77℃D.锥形瓶中应先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14.已知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17.378.50.78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98%)—338.01.84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图1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液的大试管3~5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和干燥。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不包括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反应乙酸  B.吸收部分乙醇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D.吸收挥发出的硫酸,加快反应速率(3)步骤②中需要加热并且小火均匀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已略去),与图1所示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①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等,其中图2中冷凝水的流向为:____口进____口出(填写“a”或“b”)。15.已知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有弱酸性,酸性比醋酸强,它可用于制备苯甲酸乙酯。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反应原理:+C2H5OH+H2O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格:沸点/℃密度/g•cm-3苯甲酸2491.2659苯甲酸乙酯212.61.05乙醇78.50.7893环己烷80.80.7785乙醚34.510.7318环己烷、乙醇和水共沸物62.1实验流程如图:(1)制备苯甲酸乙酯,如图装置最合适的是___,反应液中的环己烷在本实验中的作用__。(2)步骤②控制温度在65~70℃缓慢加热液体回流,分水器中逐渐出现上、下两层液体,直到反应完成,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中的下层液体后,继续加热,蒸出多余的乙醇和环己烷。反应完成的标志是____。(3)步骤③碳酸钠的作用是___,碳酸钠固体需搅拌下分批加入的原因____。(4)步骤④将中和后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MgSO4干燥。乙醚的作用___。(5)步骤⑤蒸馏操作中,通常先低温蒸出乙醚,蒸馏乙醚时最好采用___(水浴加热、直接加热、油浴加热)。(6)最终得到5.45g纯品,则苯甲酸乙酯的产率是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16.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图中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从冷凝管的______(填“a”或“b”)处进入。(2)已知下列数据:乙醇乙酸乙酸乙酯98%浓硫酸熔点/℃﹣117.316.6﹣83.6﹣沸点/℃78.5117.977.5338.0又知温度高于140℃时发生副反应: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①该副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字母)。a.加成           b.取代         c.酯化②考虑到反应速率等多种因素,用上述装置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填字母)。a.T<77.5℃       b.T>150℃        c.115℃<T<130℃(3)欲分离出乙酸乙酯,应使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填操作方法名称,下同),所用到的仪器为______,进行此步操作后,所得有机层中的主要无机物杂质是水,在不允许使用干燥剂的条件下,除去水可用________的方法。(4)若实验所用乙酸质量为6.0g,乙醇质量为5.0g,得到纯净的产品质量为4.4g,则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_____。(5)乙二酸和乙二醇也能发生酯化反应,写出生成环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17.已知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有关的有机试剂的沸点如下:CH3COOC2H5为77.1°C;C2H5OH为78.3°C;C2H5OC2H5(乙醚)为34.5°C;CH3COOH为118℃。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步骤如下:在蒸馏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的浓硫酸混合,然后经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由上面的实验可得到含有乙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