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教材实验热点】16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版)
【教材实验热点】16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5页大小:694.9 K上传日期:2023-11-08 10:06浏览次数:315U1 侵权/举报

教材实验热点】16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专题16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材实验梳理】1.沉淀的溶解2.沉淀的转化【答题技巧】(1)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2)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3)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例题讲解】1.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已知下表数据:物质Fe(OH)2Cu(OH)2Fe(OH)3Ksp(25°C)8.0×10−162.2×10−204.0×10−38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9.6≥6.43~4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B.该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5∶4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D.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巩固练习】2.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如左下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Zn2+或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25℃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pH=8.0与pH=12.0的两种废液中,Zn2+浓度之比为108B.该温度时,Zn(OH)2的溶度积常数(Ksp)为1x10-10C.若要从某废液中完全沉淀Zn2+,通常可以调控该溶液的pH在8.0~12.0之间D.往Zn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4OH-=3.常温时,若Ca(OH)2和CaWO4(钨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d点的CaWO4溶液中,加入CaCl2固体,d点溶液组成沿da线向c点移动(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B.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CaO,溶液变浑浊,但Ca2+离子数不变C.饱和Ca(OH)2溶液和饱和CaWO4溶液等体积混合:c()<c(Ca2+)<c(H+)<c(OH-)D.由图可知常温下,Ksp(CaWO4)<Ksp[Ca(OH)2]4.25℃时,用Na2S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Ksp(CuS)约为1×10-35B.向含有ZnS和Na2S的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可证明:Ksp(CuS)解析】Ksp=c(M2+)×c(S2—),所以lgKsp=lgc(M2+)+lgc(S2—),将图像上任意一点代入即可求出该沉淀的Ksp,而且易知下方直线代表物质的Ksp小于上方直线代表物质的Ksp,Ksp越小,该物质越难溶。【详解】A.lgKsp=lgc(M2+)+lgc(S2—),将lgc(Cu2+)=—10,lgc(S2—)=—25代入可求Ksp(CuS)=1×10-35,A项正确;B.浊液中含有过量的S2—,加入硫酸铜会直接生成黑色的硫化铜,并不是通过硫化锌转化而来,因此不能说明二者的Ksp的大小关系,通过该实验证明Ksp(CuS)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