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12-【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整理
12-【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整理
格式:pdf页数:39页大小:1.2 M上传日期:2023-11-03 00:42浏览次数:287U1 侵权/举报

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左:简单学习网(jd100xuexi)右:扫码0元领视频资源3天限时听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整合【法治版块】考点一:法律伴我们成长1.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1)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形式);(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特征);(3)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法律的作用:(1)规范作用:规定我们权利和义务;规范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为我们评判、预测行为提供了准绳,教育人向善。(2)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保护神。3.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4.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1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1)四大保护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2)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5.怎样珍惜法律的特殊保护: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6.怎样与法律同行?(1)学会依法办事:①遵守法律法规。遇到问题,要通过法治方式,实现自身利益,还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2)树立法律信仰:①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提高道德水平。③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考点二:保障宪法实施1.宪法的地位/重要性:(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2.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法//宪法的特征: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它法律只规定一般性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与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为违宪而无效。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3.怎样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1)国家: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建宪法主题公园等。(2)公民:①学习宪法:理解宪法主要内容,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铭刻于心。2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③践行宪法:把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宪法,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④捍卫宪法:自觉抵制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4.为什么要设立宪法日?(宪法的重要性+宪法日意义)(1)宪法重要性:见1题(2)设立宪法日有利于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增强人们忠于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的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宪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5.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宪法的重要性+宪法宣誓意义)(1)宪法重要性:见1题(2)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强化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带头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行为,更好地履职尽责。考点三:公民权利与义务*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权利;(4)文化教育权利;(5)平等权;(6)宗教信仰自由;(7)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2.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③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附: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A、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如:通过信访、邮件、电话方式,或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也可通过媒体舆论监督。B、不论哪种方式都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③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侵入公民的住宅。④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附:人身自由权的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3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4.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5.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附1:教育的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附2:保障受教育权的政策:义务教育制度;、国家资助政策。)*6.如何行使权利:(1)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2)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3)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7.公民维权的方式: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1)协商: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2)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3)仲裁:合同纠纷、财产争议。(4)诉讼:法院。*8.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如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2)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依法纳税。(5)劳动的义务。(6)受教育的义务。(7)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8)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9)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9.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1)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义务。(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4)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该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10.如何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11.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后果:违反民事法律—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刑事责任(犯罪)4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考点四: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和国家机构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哪些/制度自信的源泉?(1)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根本政治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关于我国的经济制度:(1)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容:即1(4)基本经济制度。(2)公有制经济成分:国有经济(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共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性质/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3)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4.监察机关与其它机关的关系:①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相互配合,互相制约。③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5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5.我国的国家机构组成、行政、职权:机构名称组成性质职权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立法权、决定机关大会。地方:地方各家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权、级人民代表大会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任免权、监督权力机关。权。国家国家主席国家主席、副主席是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公布法律、发主席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布命令;的职权。任免令;外事权;荣典权。行政人民政府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行使行政权,机关即国务院。地方:地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地组织和管理方各级人民政府。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行政事务。行政机关。监察监察委员会中央:国家监察委员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督职责、机关会(最高监察机关)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调查职责、地方:地方各级监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处置职责。委员会。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司法人民法院和人中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法院:审判机关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权。检察院:地方:地方各级人民机关。监察权,对国法院、地方各级人民家机关及其检察院工作组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监督,对刑事犯罪代6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表国家起诉。考点五:崇尚法治精神(自由平等)1.自由的内涵: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自由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①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②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④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4.怎样珍视自由:(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5.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如男女同工同酬,选举一人一票。(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如老人、儿童、妇女、残疾人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优先权和特殊保障。*6.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3)一切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7.如何践行平等:(1)反对特权。(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7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