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年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三)
2024年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三)
格式:docx页数:2页大小:15 K上传日期:2024-06-06 10:04浏览次数:151U1 侵权/举报

 2024九年质量调研检测(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10分)默写。 (1)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分。每空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 2.(13分) (1) (3分) chì 躁 储 (每空1分) (2)(4分)《昆虫记》 法布尔 《红岩》 成岗 (每空1分) (3)(3分)C (4)(3分)示例:《昆虫记》是一部充满趣味又饱含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的科普巨著。/《昆虫记》是一部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昆虫史诗”。 《红岩》是一部描写革命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的革命英雄传奇。 《红岩》是一部描写革命先烈英勇斗争、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的红色经典小说。 (意思对即可) 3.(12分) (1)(2分)钟情学习前程辉煌 / 钟情学习愿景辉煌 (2)(4分)①九(3)班学生家务劳动中,女生参与劳动的比例比男生高; ②九(3)班学生家务劳动中,男生和女生更倾向于参加扫地和洗衣。 (意思对即可)(班学生家务劳动中,男生和女生参加扫地和洗衣的占比比较大,或班学生家务劳动中,男生和女生参加烧饭和洗碗的占比比较小,两点同时出现算一点。) (3)(4分)①“精品”后的逗号改为分号(或“精品”后的“,”改为“;”) ②我们应该弘扬劳动精神(删去“和坚持”) (4)(2分)示例一:劳动是歌曲,吟唱着岁月的旋律,吐露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示例二:劳动是酒酿,发酵出醇美的味道,散发着人生的甘甜香辣。 (句式一致,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55分) 【】 (23分) 4.(3分)C 5. (6分)清洗蒿子 烫揉剁碎 翻炒蒿子(每点2分) 6. (6分) (1)比喻。(1分)把艾草比喻成精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艾草可爱和生机勃勃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艾草的喜爱之情。(1分) (2)动作描写。(1分)通过“拨”、“拂”、“掐”、“摘”等动词的连贯使用,写出了母亲摘蒿子动作的熟练和勤劳能干(1分),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敬佩、赞美之情。(1分) 7.(4分)母亲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疼爱孩子,特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分。 任意写出以上两点,配合分析即可满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8. (4分) (1)用词新颖别致,“蒿子粑粑”一词富有地方特色(方言)(1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的写作主题更加明确;(2分) (3)突出本文的主旨,体现了我对蒿子粑粑的喜爱之情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分) (以上三点任意写出两点即可满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4)交代写作对象。(5)概括主要内容。【二】(16分) 9.(3分)D 10. (3分) ①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 ②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③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1.(4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2分),通过列举舞剧《红楼梦》中《省亲》一章的例子,同时将现代机械舞姿的轻盈舒缓和重重华服作对比,具体有力地突出强调(1分)论证了“将民族舞与现代舞相融,可以表达人物内心深层次状态”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传统古典文学与现代民族舞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成功转化和文艺创新的生动实践”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论点或分论点出现一处得1分)(论证方法2分,具体分析2分) 12. (6分)①系统梳理本地传统文化资源; ②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③组织开展主题文化活动,用好大流量、多平台广泛推送、持续报道、加强互动; ④充分利用各种传播载体进行宣传,特别是运用好新兴媒体传播技术,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宣传,分层次、分众化精准式传播; ⑤将主题文化活动和城市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文化品牌,加强品牌立体开发。 ⑥在传统文化中加入新时代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文艺创新。 (答对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但是必须涵盖三则材料,其中①②两点提炼自材料一,③④⑤三点提炼自材料二,第⑥点提炼自材料三) 【】 (16分) 13.(4分)(1)是:这样 (2)微:如果没有 (3)因:沿着,顺着 (4)卒:最终(终于) 14.(6分) (1)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2)富强劝说他所管辖的八州百姓拿出粮食来帮助救济灾民。 15.(2分)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 16. (4分)【甲】以物喜 以己悲 【乙】文中富弼心系百姓:镇青州时,百姓遇到发大水,他一直积极救助。(2)治理有方。他开动脑筋,想出很多办法,去解决百姓水灾问题。(3)不慕名利,仁宗嘉奖他,要授了他官职,他坚辞不受。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被贬官,却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得失,一直为百姓造福。(答出两个方面,即可满分) 【译文】庆历末年,富弼镇守青州,正遇上黄河在商胡决口,北方大水泛滥,灾民一齐涌入“入京城以东地区。富弼劝说他所管辖的八州百姓拿出粮食来帮助救济灾民,大家都顺着坊衬选择寺庙及公私空闲的房屋,又顺着山崖寻找洞窟,来安顿流离的人。选择寄居在官府但没有职务的人,富弼都给他们俸禄,到百姓聚集的地方,登记入册并发放票据,按时给他们衣食。第二年夏天,庄稼大丰收。富弼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八州当中所活下来的人,大约有五十多万人。仁宗 嘉奖他,授予他礼部侍郎,富弼说:“抚恤灾民赈济穷困,是我的职责。”最终推脱没有接受。 (宋 王辟之《泥水燕谈录》) 三、写作(55分)卷面5分 1. 参照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