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历史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历史
格式:docx页数:4页大小:63.2 K上传日期:2024-05-01 15:04浏览次数:60U1 侵权/举报

巴蜀中学2024高考适应性考卷(九)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黄河中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某考古遗址,该遗址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出土了许多绚丽多彩、别致的彩陶器及差别不大的氏族公共墓地。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是A.牛梁河遗址B.良渚古城遗址C.石家河城遗址D.姜寨聚落遗址2.西汉初,君臣多起自社会中下层,朝中基本都是“布衣将相”。东汉开国君臣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土族大姓”,这一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往往同时具有“士人”和“太姓”的双重身份。造成以上不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治国理念的变化B.察举征辟的衰落C.重文轻武的国策D.门阀制度的盛行3.唐朝政府明文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在朝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A.商人积极参与政治B.重农抑商政策调整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科举制度趋于完善4.《朱子语类》中记载:“古者三公坐而论道,方可仔细说得。如今莫说教宰执坐,奏对之时,顷刻即退……今顷刻即退,君臣间如何得同心理会事?”由此可见,朱熹对于坐论之礼废除的批评立足于A.儒家的政治理想B.专制皇权的发展C.中央集权的加强D.官员能力的下降5.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年代宝钞白银谷物和绢布1402~1424(明成祖)82.5116.51424~1425(明仁宗)66.7033.31425~1435(明宣宗)22.52.575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064.835.21450~1456(明代宗)090101457~1464(明英宗天顺年间)093.96.11464~1487(明宪宗)01000A政府金融控制力削弱B.土地买卖日益频繁C市场货币机制混乱D.白银完成货币化6.清代的《刑案汇览》记载了山西一起杀子案。当地官员“依父故杀子律杖六十徒一年”。刑部对此案复核提出驳议,理由是“子违反教令”,其父应从轻发落,“非理殴杀有罪,罪亦甚轻,反之则可不论”。材料反映了清代A.法律与教化相结合B.审判程序公平公正C.法律制度日趋完善D.法律量刑标准不定7.“西学中源”说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士人中流行的一种学说。它认为西方之器物、政教、语言文字等,皆源自于中国。西人不过踵而行之,发扬光大而已。以下清人言论,体现这一学说的是A.中四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沈毓桂《匡时策》)B.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薛福成日记》)C.中西相合者系偶然之迹,中西不合者乃趋向之歧。(王佐才《格致书院课艺》)D.法有可采,何论东西;理所当明,何论新旧?(梅文鼎《历算全书》)8.关于榨菜的起源,近人有如下记载:“前清宣统末年,邱君(邱寿安)赴宜昌汉口一带,随带榨菜十余坛,分馈亲友……邱君获引好评,还川后遂秘密经营,专以销省外,继又联合戚友扩大资本,锐意经营。凡二年,获利甚巨。”涪陵榨菜的这段历史最有助于说明A.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B.民国建立空前激发民间投资办厂的热情C.清末新政中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清末民初时期内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9.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六条规定”的通过A巩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为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开始奠定干部基础D.表明中国共产党为在全国执政做好准备10.从1991年10月到12月,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北京主持了11次未做公开报道的系列座谈会,集中讨论三个题目: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现状;讨论世界局势的演变及其教训;讨论如何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讨论这三个题目旨在A.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一系列重要思想B.力图发展经济减少苏东剧变的影响C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D.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11.该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柱上,岩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用楔形文字镌刻的铭文。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以下对于该法典说法正确的是①体现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的特点②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习惯法汇编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埃及时期的社会情况④是研究当时社会的一手资料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12.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如下图)。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据此可知A.巴西部分被划入西班牙的范围B.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C与工业革命后西、葡争夺殖民地矛盾加剧有关D.促成了西、葡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13.下表是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四国工业发展与殖民地占有位次对比表。由此可推知国家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1324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3241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4.61.98.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C.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4.苏联某一时期,领导人给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以种自由,政府放松了书报检查,在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发表之后,出现了解冻文学和集中营文学,专门揭露苏联内部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让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公开出版,此书描绘斯大林时代劳改营里人们遭受的苦难。据此可知该时期A.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B.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C.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D.改革重点放在文化界15.1945年7月,英国工党政府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1951年10月,保守党政府执政后几乎完全继承和保留了工党政策;1974年,再次上台的工党政府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在这一过程中,英国A.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升B.凯恩斯主义逐渐衰退C.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D.新自由主义理念盛行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修筑长城,“控制山谷,扼守高地”“立烽堠,实兵马,辟灌莽,广屯田”。北方各族“求输马与中国铁锅、布、帛互市”,明统治者认为:“朝廷非无马牛,而与之为市,盖以其服用之物皆赖中国。若绝之,彼必有怨心……许其互市,亦是怀远之仁。”后明政府在大同、宁夏、延绥等地设立马市。1571年,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纳款,马市互易,边疆无警,畿辅晏然”“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材料二1939年,春夏之交,日本加紧侵华步伐,国民党爱国将领马鸿宾所率81军,多次打退日军在绥西的进犯,取得绥西抗战的首次大捷,极大鼓舞了西北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马鸿宾在军兵训练班中培养的回汉青年军官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汉团结成为英勇的宁夏军队强大战斗力的有力保证。——周靖程《民国时期宁夏政治史研究》材料三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单位:人)年份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干部数量798610326118681569316261干部逐年增长率120.3%148.6%196.5%203.6%少数民族干部数量6271091229423542407少数民族干部增长率7.9%10.6%19.3%15%15.8%——王巍《中共少数民族干部问题研究——以建国前后宁夏为例》材料四1996年5月,福建与宁夏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在22年间,十批干部援宁。据统计,目前仅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就已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97个,带动贫困人口脱贫4321人。借助阑宁协作的巨大推力,不少福建企业进驻到宁夏闽宁镇,不仅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更带动了当地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几大产业。22年间福建省参与对口帮扶的市县区不断创新帮扶举措,先后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2亿元,帮助宁夏盐池、海原、彭阳等十个对口帮扶县区,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培育壮大了种植养殖、电子商务、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摘编自光明日报《22年闽宁协作改变了啥》2018年7月19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长城的修筑特点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军民积极参加抗战的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蕴含的历史信息。(6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福建援助宁夏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国家倡导东西部对口帮扶的意义。(5分)1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司马迁把人们的物质需要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出发点,认为治国之道应该是“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海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即主张顺应人的需要去因势利导,这是最好的政策;其次是运用伦理规范和规章制度对人们实行教化;再其次是采取刑罚干预手段;而最不好的政策是与民争利。1897年,梁启超在评论司马迁的这一思想时指出:“与西士所论,有若合符。苟昌明其义而申理其业,中国商务可以起衰。”——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姚家华、孙引著《中国经济思想简史》材料二1845年,爱尔兰(时由英国统治)的农作物枯萎病大面积暴发。刚被发现的时候被称作“黑腐病”“瘟热病”“腐败症”和“瘟疫”等。作为当地人主要食物的马铃薯受害严重,很快造成大面积的饥荒。面对爱尔兰受灾后哀鸿遍野、饥馑载道的局面,英国罗伯特·皮尔内阁采取过一些积极的措施,如通过低价销售有限的印度谷物(玉米)以平抑粮食价格,同时通过公共工作规划提供就业,以及由此而来的购买粮食所需的丁瓷,但这些政策受到继任者约翰·罗素(1846年6月任英国新首相)的强烈批评并被很快废弃。罗素在英国议院下院演讲时曾辩解:“我们认为将供养人民的任务留给私人企业和正常的贸易更为妥当。粮食价格不应该实施管制我们必须放弃任何干预价格的企图。”罗素内阁财政部部长查尔斯伍德宣称:“我发现,政府干预越多,越难以对此产生信任,除了个人掌握私人资本外,我不相信任何事物。”受罗素内阁消极政策的影响,爱尔兰人口在饥荒中损失了100万以上。——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开始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西方国家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还是拉美国家进行的以“华盛顿共识”为基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