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答案
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答案
格式:docx页数:5页大小:36.4 K上传日期:2024-03-20 09:24浏览次数:209U1 侵权/举报

安庆市2024高三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古皖地区的古国与周、楚、吴、齐、晋、鲁、宋等多个广泛分布的政权存在或渊源或战争或联合等各种形式的交往,故成为区域文化碰撞的重要地区,选A;材料没有涉及古皖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文明状况的内容,也没有将皖地区的文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作比较,不选B;C项中的“主导”和D项中的“滞缓”在材料中没有支撑性内容。2.【答案】B【解析】西汉武帝以来,选官和吏治高度重视“经术”,东汉光武帝在此基础上,关注“吏化”,重视“实际政务”,即凸显了对官员治理能力的重视,选B;材料没有提及东汉初年是否存在冗官问题,也没有说明重视“吏化”的实践效果,难以得出“解决了东汉初年的冗官问题”的结论;儒学官方正统的地位的确立在西汉武帝时期,不选C;材料内容和“豪强地主垄断政治”没有关联,不选D。3.【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素有宰相望”“素有重名”以及“舆论的非议”都是社会舆论的呈现,受上述社会舆论的影响,房琯先拜相后被贬,所以社会舆论影响室相选仟,选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不选A;房琯虽是正谏大夫房融之子,但材料认为其拜相并非受其父亲的恩荫,不选C;D项中的“主流”缺乏足够的支撑材料。4.【答案】D【解析】元代文献中有“西夏文、藏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梵文、叙利亚文、希伯来文”,更有其他文字与汉文合体的文献,反映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故选D;材料体现的是文化的交流,是否与商品贸易有关无法从材料中得知,不选A;B的“各种”表述错误;元代统一,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不选C。5.【答案】B【解析】明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故而服饰朴素简洁;经过多年的稳定发展,嘉靖年间经济繁荣,百姓相对富足,庶民服饰由简入奢;明末崇祯时期,政治危机,服饰重归平淡素净。综上可知,明代服饰的变化深受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选B。材料没有说明明代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及其与服饰的关系,不选A。材料没有涉及西学东渐,且明代服饰的奢简变化与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等的传入无直接关联,不选C。大一统王朝文化自信往往对应的是特定的服饰特征,而材料探究的是服饰的变化的原因,不选D。公众号:高中试卷君6.【答案】B【解析】举借外债对于近代中国人来说是新鲜的事物,国人的理解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的影响,尽管看法不一,但他们的观点都是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维护民族的利益,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观点反映的是社会舆论,没有区分政府和民众,再加上有不同看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讲到舆论与列强的关系,故A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况且材料中的舆论没有涉及列强和清政府,故D项错误。7.【答案】B【解析】北洋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撤废治外法权,反映北洋政府具有国际法视野,故B项正确。近代主权意识萌发,洋务运动期间就已经萌发,故A项错误。外交自主权的实现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故C项错误。反帝反封建成为社会共识存在绝对化,故D项错误。8.【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将它转变为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形式,并推动共产国际重新定义了“苏维埃”的内涵,这一过程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趋向,更体现出中国革命经验国际化的趋向,体现了中国革命与国际共运有双向互动关联。故B项正确。中共二大时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国际支部,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统一战线,故C项错误。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最终归宿,故D项错误。9.【答案】D【解析】民国三十五年画家郭钧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一幅政治漫画,是为1946年解放战争期间,讽刺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其实质与此前日军侵华是一致的,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时代特征不符,故A、B、C项均错误,“蝇营狗苟,沆瀣一气”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蚕食鲸吞,瓜分豆剖”反映的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磨刀霍霍,包藏祸心”反映的是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10.【答案】A【解析】就城乡关系下的城市化来说,中央政府无论实施哪一种政策,最终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但在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战略则受国情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侧重的是城市化问题,故B项错误。可能带有一定的政治偏见,但看不出经济敌意,故C项错误。把握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向无法得知,故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由于罗马帝国在各行省借助收取大量赋税和劳役获取利益却不承担责任,使各行省对罗马缺乏向心力,这不利于罗马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融合,A项错误;各行省在这一政策下,缺乏对罗马的认同并产生离心力,所以对罗马的政治认同弱化,B项正确;行省对罗马认同的弱化,会冲击罗马统治,不利于奴隶制经济的持久繁荣,C项错误;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晚期,材料不能反映,D项错误。12.【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只是将封臣带骑士随国王作战的义务改为纳盾牌钱,没有赋予国王新的征税权,不能反映国王征税权的扩大,A项错误;国王将盾牌钱拿去雇佣别人作战,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B项错误;封臣不再带领骑士为国王作战这一转变,加速了骑士阶层的衰落,C项正确;改革只是改变了封建法带来的弊端,不能直接反映军队战斗力状况,D项错误。13.【答案】B【解析】该书出版与新航路开辟后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在急速发展,视野快速扩展,A说法与史实不符,错误;该书出版时,英国正面临天主教国家的威胁,该书的关注契合了时代的关切,所以能发售成功,B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该书的成功的关键并非只是迎合了市场规律,更在于选题符合人民关注英格兰周边事物的心理,C项错误;这一时期是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读者的关注的是民族国家史,且读者阅读习惯因时而异,D项说与材料不符,错误。14.【答案】C【解析】考迪罗是首领的意思,拉美独立后为拉美独立做出贡献的军事领袖成为第一代考迪罗,此后,一些高级军官和地方首领通过政变或战争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现象在拉美政治生活中普遍出现。考迪罗的一个普遍特征是:以暴制暴,独裁与无政府主义相互交替,政局长期动荡不安。材料中墨西哥等国的军事政变、国家间的战争不断正是因为这些国家独立后的民主革命不彻底,考迪罗体制造成的。所以答案C正确,国内政变频繁与地缘政治无关,A项错误;军事政变发动的主体不是人民,国家间的战争不断是考迪罗往往穷兵黩武造成的,与人民无关,B项错误;国内政变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与拉美社会的差异较大无关,D项错误。15.【答案】D【解析】20世纪马丁·路德·金的黑人民权运动表明黑人仍然没有取得和白人对等的权利,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错误;漫画反映了哥伦比亚女士正在给黑人士兵争取选举权,南北战争后,黑奴制被废除,这使南方种植园经济劳动力缺乏,冲击了种植园经济,B项错误;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着美国政治民主的开始,C项错误;哥伦比亚女士为黑人士兵争取选举权,表明南北战争后,黑人奴隶制走向瓦解,D项正确。16.【答案】C【解析】从书目名称可以看出,该论文关心的主题包括美国和中东,A项只谈到美以关系,没有涉及阿拉伯世界,尤其是巴勒斯坦,A项错误;B项只涉及中东而没有美国,与论文主题不符,错误;C项论题涵盖美国,中东的巴以问题,与下列参考文献相符,正确;参考书目没有涉及美国对外援助问题,D项错误。17.【参考答案】1.特点:海外引种历史悠久;引进的物种地域来源广泛;重视经济作物和栽培技术的引进;海路是物种引进的重要路径。(3点6分)2.背景:华侨引种优良传统的影响;新中国成立激发华侨爱国热情;朝鲜战争的爆发和西方的冷战禁运;国防和工业建设的迫切需要;政府(国家)的政策鼓励。(3点6分)意义:丰富了我国农作物品种,促进了我国橡胶产业的发展;弘扬了华侨爱国优良传统;有利于打破西方对我国的禁运,为国防建设和工业建设提供了战略物资。(4点8分)3.认识:坚持科学引种,充分发挥引种在促进中外经济交流和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外来生物引进的相关立法,加强海关稽查;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自觉防范外来物种入侵。(2点4分,答对3点给5分)【解析】本题以华侨从海外引进植物物种构建情景,考查中外经济交流,旨在使考生正确认知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交往,增强考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环保意识。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远在唐朝以前”、“宋元”、“南亚、伊朗、阿拉伯、东非和日本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等时间和空间信息可知,我国侨胞从海外引进植物物种具有历史十分悠久、地域来源广泛的特点;从“经常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经济植物的种苗和栽培技术带回国内”可知华侨十分重视经济作物和栽培技术的引进;由材料可知,华侨通过泉州港与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交往,故海路成为物种引进的重要通道。第2问,根据材料一中“新中国成立后的华侨引种是过去华侨引种文化传统的自然延续”、“广大侨胞传承引种文化的心情”可知,建国后海外华侨深受历史上华侨爱国主义传统的影响并传承引种文化,且新中国的成立对海外华侨的爱国热情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同时,50年初引进橡胶这种战略资源正值“朝鲜战争爆发以及冷战禁运背景”。从政务院的相关会议和决议,华南垦殖局的成立且叶剑英担任局长并主抓橡胶引种和种植工作,可知当时国家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政策鼓励”“华侨引进最新的橡胶良种和技术”。以雷贤钟为代表的爱国华侨成功引进橡胶良种和种植技术对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橡胶品种,促进了我国橡胶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打破西方对我国的禁运,为国家国防建设和工业建设提供了橡胶这一战略物资;同时,还继承和弘扬了华侨爱国优良传统。所以,周总理称赞雷贤钟“比带金子回国更宝贵”。第3问,植物物种交流是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表现,也是全球化的结果。结合材料2和材料3以及相关知识,植物物种的传播既会带来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也可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要辩证的认识这一问题。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要在基于科学精神的前提下引进,每个人都应该自觉树立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意识,国家要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和海关稽查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其在促进中外经济交流和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8.【答案示例】示例1:选择第二和第四阶段百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英法两国先后经历了百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有着重要影响。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最终,法军攻陷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座城市战争以法国的胜利告终。这场战争,关乎法国的生死存亡,法国本土经济在战争期间受到严重损失,但是战争维护了法国的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觉醒。拿破仑战争时期,虽然法国陆军称霸欧陆,连续破除了五次反法同盟,并占据了欧陆的大片领土。但是在与英国的海军作战中,法军依然全线溃败。战争的失败却在客观上传播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激发了被占领国家民众的爱国情怀,反抗法国的侵略,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百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是英法之间的较量,战争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怀,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最终推动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世界历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示例2:选择第五和第六阶段维护国家利益是英法合作的根本出发点英法两国在近现代世界历史中特别是经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在战后世界格局重新构建中,相互之间虽有冲突仍以合作为主,背后都是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都是同盟,处于协约国一方,共同抗击德国的入侵。最终英法一方的协约国取得胜利。这也维护了英法在欧洲和海外的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合作共同加入反法西斯同盟,最终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同盟,保卫了世界和平,也维护了各自国家的根本利益。二战结束后英法共同追随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员,以期利用美国的支持实现国家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英国也加入欧共体,西欧逐渐走上一体化道路。时至今日,英法在国际事务和经贸合作方面仍有较多合作。在近现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英法两国不断交流合作,从根本上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推动了两国的发展。【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阅读材料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