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140.8 K上传日期:2024-03-17 10:48浏览次数:196U1 侵权/举报

★秘密·2024年3月12日14:45前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下)3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据史书记载,吴公子季札,通晓《诗》《乐》。戎子驹支对历史和现实政治了如指掌,并且能赋《诗》言志。晋文公之舅狐偃深明大义,精通历史,学识过人。这说明(    )A.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B.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到华夏民族C.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 D.“百家争鸣”辐射周边各民族2.《后汉书·百官志》载,“郡国盐官、铁官本属司农(九卿之一),(光武)中兴皆属郡县。……及洛阳市长、荥阳敖仓官,中兴皆属河南尹。”原先属于中央管辖的手工业机构,亦都交给地方管理,实行只征收赋税,不参与直接经营的政策,东汉的手工业政策(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B.有利于民营手工业发展C.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3.唐中叶以后,朝廷为节度使加平章事、侍中、中书令等宰相衔。带相衔节度使入京朝觐时可在一定限度内履行宰相权责,享受宰相待遇。这表明当时(   )A.外重内轻形势转换 B.朝廷探索控驭藩镇方法C.中枢政务运转紊乱 D.中央改善边疆治理手段4.两宋时期,几乎每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会成立专门的资料编修机构,将此前以皇帝、宰相和枢密使名义颁布的“诏”“敕”“宣”进行整理,删削繁文,统一相关指示,编成综合性的通行《编敕》。这一做法旨在(   )A.完善律令体系 B.施行道德伦理教化 C.规范行政治理 D.维护大一统的局面5.明修元史时,记载东北、西南各民族状况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逐步将该地区纳入大一统政权之下的有关史事。清修明史,尤为重视考察在明朝时诸土司区、藏区、新疆和蒙古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表明明清时期(   )A.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 B.新的政权继承了前朝版图C.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 D.对边疆地区治理逐步强化6.清朝《续文献通考》称:“自咸丰、同治以来,各省出人迥非乾隆年间可比。近来岁人之项,转以厘金、洋税为大宗。这种现象表明(   )A.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 B.西方列强经济势力的深入C.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改善 D.中国已完全融入世界市场7.洋务运动时期,虽然“商战”的呼声日益高涨,官督商办企业成为富国之计,“到甲午战争之前,民用企业总数已达40个”。但当时商务事宜由于处于草创阶段而罅隙多多,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工商体系与制度千疮百孔,如民用企业不脱官府的腐朽习气,政府对民间商务设置多种限制,甚至与民争利等。这可用于说明(   )A.洋务运动加速近代中国的转型步伐 B.抑商政策传统仍有深刻的制度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畸形发展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历史渊源8.《祭黄帝陵文》(毛泽东)载: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泱泱大国,让其沦胥?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此篇祭文发表于1937年4月5日,表明共产党人(   )A.借黄帝之名要求各党团结抗日 B.决定贯彻实施全面抗战的路线C.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决心以全民族的方式抵抗侵略9.据统计,1951年全国拥有农村电影放映队七百多个,1958年增至八千多个,到了1965年,全国已经拥有超过一万三千个放映队。电影放映队在中国乡村社会迅速普及,并形成了一张全国性的电影放映网。这(   )A.反映出当时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持续变革 B.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C.满足了农村广大民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D.有利于国家意志向农村社会下沉10.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的理念;此后,国家陆续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等发展理念。这表明(   )A.计划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 B.改革开放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C.国家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1.古代雅典的议事会常设机构中,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公民的参政机会 B.预防出现权力的集中C.维护雅典城邦的利益 D.平衡城邦各部落权益12.14世纪英国达勒姆(Durham)修道院村民会议的原始记录显示“这个镇的所有佃农都被命令,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村官的召唤下来讨论与本镇利益有关的共同事务。”“经共同同意,每个人都要遵守他们大家自己同意的无论什么规则。”据此可知,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    )A.由君主直接管理基层 B.基督教会的影响微弱C.具有鲜明的自治特点 D.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西欧人不再被扩张中的伊斯兰教围困在欧亚大陆西端。相反,他们已通过赢得对印度洋的控制,从南面包围了穆斯林世界,而俄罗斯人则已通过征服西伯利亚,从北面包围了穆斯林世界。……现在一个能以全球规模而不仅仅是以欧亚大陆规模起作用的新的中心已崛起”。这段材料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A.促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B.推动世界格局发生改变C.引发了宗教战争 D.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14.下图漫画描述了1904—1907年美国在多米尼加(位于西印度群岛)的侵略活动。据此可知,美国(   )A.主导世界政治格局 B.积极推行大棒政策C.实行人道主义政策 D.成为拉美新宗主国15.1994年,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上映,该影片肯定了旧的道德及社会主体文化,宣扬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票房和艺术双赢,甚至间接帮助美国保守派夺回了当年的中期选举。这可以用于说明(   )A.美国民主出现倒退 B.电影是意识形态的反映C.美国社会道德沦丧 D.艺术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苏联)一系列由国家制度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优先地位,包括预期的产量和新设备等。政府在冶金、矿业、电力等部门修建大型企业,试图把苏联建设成独立的工业国家,摆脱西方银行和贸易的支配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另外,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地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因此,他并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结果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遇到了瓶颈,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每个工厂的配额都由决定,而并非符合快速工业增长的需要。从头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与此同时的西方世界正在遭受经济萧条,苏联机器生产和钢铁产量提高了4倍。——摘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材料二  1932年美国退伍军人为抗议补助金太低,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胡佛政府出动正规军骑兵,用军刀和催泪瓦斯血腥镇压了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和妇孺家属,美国有1500多万人失业,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怀疑的态度,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三  (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鸠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制订的1958—1962年度《新长期经济计划》、《农业基本法》;池田勇人内阁制订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提出了以加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重要政策。1957年又通过《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临时措置法》等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末为35%,1965年为47%,1970年,又上升为52%。据1977年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高于英、法、联邦德国、意大利四国同年投资的总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摘自欧阳云《世界当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2)出现材料二中“许多人于是对美国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使其“民主政体”得以保存的?(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4)综合以上问题,指出三国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有何共同之处?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在探索发展道路时还须注意哪些问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早期英国人口与物价均呈倍增态势,使英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影响社会稳定。1587年,中央政府颁布饥馑政令书,授权掌握地方行政和司法大权的治安法官调查各地粮食供应情况和管制谷物市场;面包制造商、酿酒商、麦芽制造商购买谷物时必须持有治安法官颁发的许可证,而且要在开市至少一小时之后才能购买,以首先保证穷人的粮食供应;大宗购买谷物之人,如若超出个人和家庭所需,则要求他们就近在市场出售;未经批准,严禁谷物出口……。1598年,沃里克郡的治安法官因未能对谷物商的投机倒把行为予以管制而受到枢密院的批评。1622年,在饥荒时期本应用来制作穷人面包的大麦被用来酿造啤酒,枢密院敦促治安法官关闭所有非民众急需的啤酒馆。到17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定出饥荒的阴影,当然这也与该时期英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各地农业经济之间的高度整合有着密切关系。——据初庆东《近代早期英国的粮食问题与政府应对》材料二: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形成了一整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念、战略、政策和做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裱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由“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安全”的历史性转变,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据新华网《中国的粮食安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7世纪英国政府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的特点,分析英国率先走出饥荒阴影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重大举措。(3)除了上述材料中的举措,请你结合现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更多的建议。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五千多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其中“大一统”理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并专门提到了“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大一统”自拟论题,运用中国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秘密·2024年3月12日14:45前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下)3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题号123456答案BBBCCB题号789101112答案BDCBBC题号131415答案BBD1.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可知,吴国公子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