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安康高三三模文科综合答案
2024安康高三三模文科综合答案
格式:pdf页数:8页大小:379.3 K上传日期:2024-03-14 09:40浏览次数:479U1 侵权/举报

2023—2024学年安康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联考文科综合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表中日出日落的时间为北京时间。根据日出日落时间之差得出该地的昼长,然后得出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之差,得出该地的经度大约为107°E。选项B正确。2.【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从周一到周日该地日出时间渐早,日落时间渐晚,昼渐长,夜渐短,但仍然昼短夜长,由此可推知该时期,北半球及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高,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等信息,选项C正确;凭表中数据能够知道南极地区正值极昼期,北极地区相反,但推测不出极昼极夜的具体范围,选项A错误;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不因季节和空间发生改变,选项B错误;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纬度、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等有关,选项D错误。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我国”和表中数据得出的该地昼夜长短的特点等信息,可以得出该时期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选项D正确。4.【答案】D【解析】榆林位于陕北高原,地势较高,7月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偏少,晴朗天气多,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偏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偏低,气温日较差大。选项D正确。5.【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高温区出现在渭河平原,南面是秦岭山脉,夏季会受到来自秦岭的下沉气流,即干热风的影响,加上海拔较低,成为高温中心。选项B正确。6.【答案】C【解析】陕西省东部为黄河谷地,因海拔低于东西面的黄土高原而气温偏高。选项C正确。7.【答案】D【解析】日本是经济发达国家,居民收入较高,这不是人口外迁的原因,①错误;地狭人稠,耕地少,土地承载的压力过大,人口外迁成为必然,②正确;日本虽自然灾害频发,但自然灾害的防御体系比较健全,防灾技术水平高,其不是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③错误;日本地狭人稠,职场竞争激烈,居民生活成本高,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④正确。选项D正确。8.【答案】D【解析】前来中国定居的日本人,更多的是日资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家眷、父母和子女。上海和苏州国际化程度高,开放程度高,日资企业相对较多。选项D正确。9.【答案】B【解析】一年内,三亚能够完成“育种+水稻+绿肥”“瓜菜+制种+绿肥”等轮作模式,说明三亚市地处热带,复种指数高。选项B正确。10.【答案】A【解析】三亚市能够推广一年三熟的轮作模式,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必要条件,唯有机械化才能够做到有效的抢种抢收。选项A正确。11.【答案】C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8页){#{QQABJYCEogiIABJAAAhCEwWaCAAQkACCAIoGRBAEoAAASANABCA=}#}【解析】不同作物需要的土壤养分不同,在一块耕地上轮作不同的作物,可以均衡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①正确;长期种植单一农作物,会滋养相应的病、虫、草,轮作可以减少病、虫、草害,②正确;海南岛大部分土壤呈酸性,土壤盐碱化现象不普遍,③错误;不同作物需要的耕作方法不同,不同作物根系发育不同等,都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④正确。选项C正确。12.【答案】D【解析】商品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故①选项说法错误,不选;材料未体现科技创新的因素,故②选项不选;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的氛围感,体现了消费者注重消费体验,是消费结构逐渐升级的体现,③符合题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模式转变,选购模式的变化又促进了营业额的提升,体现了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故④符合题意。13.【答案】D【解析】使用消费券,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不会直接增加,选项A说法错误,不选;政府发行债券属于财政政策,选项B错误不选;消费券不会降低商品的价格,选项C说法错误,不选;政府发放消费券,就是为了刺激消费、促进生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选项D表述正确,入选。14.【答案】C【解析】材料中转移性支付,是助力贫困县市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举措,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且不是该措施的目的,也不能表明财政能促进经济平衡运行,故选项①③不选;加大对困难县市的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提高困难县市综合财力保障水平,平衡各地区政府收入差距,有利于保障困难县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这些举措对于财政困难县市的巩固脱贫、防止返贫和保障民生方面有积极意义,故选项②④合理,入选。15.【答案】C【解析】供需两旺的局面指的是同一价格下供给和需求曲线都向右方平移,故选项①错误,不选;大范围降雪降温,影响蔬菜生产和运输,供给曲线S应该向左平移,故北方蔬菜价格从P0向P1移动,选项③不选;汽油价格上涨,在燃油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开车成本会上升,其需求曲线会向左平移,国产运动品牌崛起,消费者对国外运动品牌的需求量会减少,其需求曲线也会向左平移,选项②④符合题意,入选。16.【答案】D【解析】金砖国家属于世界性的国际组织,选项①中这一机制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脱钩”挑战,不符合事实,也夸大了金砖国家的作用,故排除。金砖国家属于世界性国际组织,②中“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说法有误,故②不选;深化经贸、财金合作有助于要素在相关国家间合理流动,从而促进我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发展,选项③④合理,入选。17.【答案】D【解析】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但不是此举主旨,材料也没有体现政府的简政放权和发挥市场的作用,故①③选项不选;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接入医保、社保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项目,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政府的各项政务服务,使政府的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从体制机制上是利民之举,②④选项合理,入选。18.【答案】C【解析】政府对基层事务不进行直接管理,①选项说法错误,不选;材料中未涉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创新,③选项不符合题意,不选;一线式联通解决机制是该市专门针对养老中心解决难题而设定,体现了政府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也提升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②④选项合理,入选。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2页(共8页){#{QQABJYCEogiIABJAAAhCEwWaCAAQkACCAIoGRBAEoAAASANABCA=}#}19.【答案】B【解析】该节目将科技手段和传统艺术完美结合,生动地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让观众享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①③选项符合题意,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选项说法错误,不选;④中“决定性因素”说法错误,排除。20.【答案】D【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通过和实施,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而不是智力支持;材料未体现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赋予全新内涵,故选项①②不选;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通过,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家国观念、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法治和德治的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④选项合理,入选。21.【答案】C【解析】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看法可能是不同的,①选项说法错误,不选;④选项属于认识论知识,不选;在不断变革的时代,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不断奋斗,②选项符合要求,入选;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体现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③选项合理,入选。22.【答案】A【解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优化了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坚持了综合思维和系统优化的方法,推动了京津冀高质量发展,①②选项符合题意,入选;整体对部分的发展起着统率和支配作用,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且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④选项表述错误,不选。23.【答案】C【解析】材料中古特雷斯的讲话,体现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哲理,②④选项符合题意,入选;①③选项体现的是主次矛盾的哲理,不选。24.【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忠”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一种政治规范,《战国策》一书中“忠”字在秦国出现次数最多,这表明秦国社会转型较为彻底,故B项正确。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共识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发生于秦朝,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忠”字字义的变化,及其在各地文献中出现的次数,无法得出百家思想出现融合趋势的结论,排除D项。25.【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隋文帝命魏澹作魏史“以西魏为真,东魏为伪”,又禁止民间著史,其目的是突出隋代的正统性,压制民间言论,以维护其统治,由此可见隋文帝注重历史学的政治功能,故C项正确,D项错误。隋文帝禁止民间著史,压制民间言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传承优秀史学传统的信息,排除B项。26.【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宋代涉商经济立法内容丰富全面,其根源是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理学影响法制建设的信息,排除B项;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政府对经济的管控松弛,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雇佣劳动等信息出现,无法体现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排除D项。27.【答案】D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3页(共8页){#{QQABJYCEogiIABJAAAhCEwWaCAAQkACCAIoGRBAEoAAASANABCA=}#}【解析】朱元璋“士夫不为君用律”的目的是打压士人强化皇权,确立尊君卑臣的观念,而康熙帝对誓死不复考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傅山等人也网开一面,是用软的一面笼络汉族士人,两人的目的均是强化政治文化认同,故D项正确。朱元璋“士夫不为君用律”没有开明色彩,也没有民族色彩,排除A、C项;朱元璋、康熙两人的措施均不属于科举选官制度,排除B项。28.【答案】B【解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威海卫、德国强租胶州湾;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扩大推动了威海和青岛商业贸易的畸形繁荣,故B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廷经济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民族资本主义也得到了发展,但这些不能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排除A、C两项;关税主权的部分恢复发生于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之后,D项内容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29.【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19世纪末,有开明人士试图淡化或超越“新旧中西”的思想倾向,其实质是对西学和新学的肯定,反映出维新变法思想日益高涨,故C项正确。“贯古今,化新旧,浑然于中西”,并不是说救亡思想新旧杂陈,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体用”的关系,排除B项;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30.【答案】D【解析】顾颉刚从“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到主张历史教育要“致用”,宣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其主要原因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民族危机加深,导致顾颉刚学术旨趣的改变,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政府对学术方向引导、社会主流思想的嬗变的信息,排除A、B两项;当时持久抗战理论尚未出现,排除C项。31.【答案】C【解析】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工业经济“半壁江山”、财政贡献“五居其一”,说明农村经济中工业有了巨大发展,占有重要地位,表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变,故C项正确。城乡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乡镇企业不属于国有企业,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于21世纪初,排除D项。32.【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罗马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过程,相对于公民法而法,万民法注重开放性和灵活性,故A项正确。程序性和逻辑性、原始性和随意性、平等性和专业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D三项。33.【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体现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变化,表明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组织形式的演进,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工人文化素质提升、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信息,排除A、C两项;社会贫富差距缩小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34.【答案】B【解析】“一长制”的推行有利于克服生产经营中无秩序、无人负责的混乱现象,有利于建立一种正常的工作过程,更合理地利用人力和有效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故B项正确。“一长制”没有体现群众民主管理,排除A项;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提出于1925年,排除C项;当时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尚未推行新经济政策,排除D项。35.【答案】A【解析】全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指全球治理的主体不再局限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