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
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48.5 K上传日期:2024-03-08 09:05浏览次数:162U1 侵权/举报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常”和“奇”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取向,并对古代诸多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先秦到宋元的大部分时间里,受儒家中庸思维的影响,“奇”始终处在“常”的附庸地位,以一种亚文化的面目呈现。然而,到了晚明时期,这一现象逐渐发生改观:由于市民阶层的崛起、王学思想的流播、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文人士大夫开始有意识地对古代文化中“奇”的一面加以充分肯定、大力宣扬,进而颠覆了传统“以常为主”的文化权力结构,并在与正统思想、主流文化的对话中另辟蹊径,与“常”分庭抗礼。这股标新立异的文化潮流不仅在晚明社会、文化、文学等各个角落里回响激荡,也对清人的一些创作思想、审美理念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晚明“奇”观念的蜕变肇始于诗文领域,奇人李贽虽然提出了“‘出类而无益’谓之‘奇’”“不合于‘中庸’谓之‘奇’”等相关命题,但更具其个人特色与新变意义的乃是他对于常奇地位、常奇关系的探讨。整体而言,李贽主张取消二者之间的分辨性,以一种更为圆融的视角实现常奇之间的相互转化,目的是实现常奇地位的基本平等。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来源于佛教,另一方面来源于阳明心学和左派王学。因为淡化了常与奇背后的正统、异端内涵,圣人、君子等概念在李贽那里不再具备天然的崇高性。李贽虽然在文学创作的实绩上不甚突出,但他高度独立的奇人人格、自居异端的文化姿态、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都对后来的文人与文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晚明文言小说领域,许多著作大量记录神怪异事,这和传统儒家观念形成了一种矛盾与张力。为了消解这种文化压力,晚明文人对“奇”进行了细致深入地言说。既然自然界允许“奇”的存在,那么文本领域中也应该给予“奇”一定的存活空间。“奇”以“常”为体系确立了自我的存在位置,另一方面又以“常”为中心明确了自我的价值与功能,由此在“奇”与“常”之间形成了一种辅助、互补的共生关系。在白话小说领域,出现了家喻户晓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而《水浒传》进入“四大奇书”这一行列的曲折历程也透露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嘉靖至万历初年的时候,人们将《水浒传》视作“奇书”其实更多是一种戏谑之论,到了李贽那里,开始以“童心说”为依据将《水浒传》与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相提并论,这既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浒传》的文化地位,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这些“异端文人”进行自我塑造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李贽等人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将《水浒传》视作奇书逐渐由一种“奇论”过渡到了文人心目中的一种“正论”,这一过程伴随着民间俗文化的兴起与坊刻出版业的日渐发达。可以说,“四大奇书”称号的确立,既展现出晚明文人以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为中心构建新的文化体系的不懈努力,也呈现出文化领域中通俗文学的地位日益上移并逐渐与传统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文化历程。在戏曲领域中,在写作题材上,晚明文人主要将“奇”分为三大类:奇事、奇人、奇情。晚明人既注意到了戏曲的立意构思之奇,使作者的奇气得以痛快淋漓地抒发,还以“常中出奇”这一审美理念对戏曲创作中过分的、不合理的求奇倾向加以适当的约束和限定。整体而言,他们主张“奇”应该回归百姓生活、人情物理,对于“奇”的描摹与叙述应该合乎常理、合乎逻辑、体贴人情,在“奇”的题材中应该注入伦理道德的因素,最终实现“顺世化俗”的教化效果。晚明人对于“奇”观念的论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晚明戏曲的创作思路与写作方式,并十分有力地塑造了晚明乃至清初戏曲的审美形态与文化格局。(摘编自陈刚《奇观念与晚明文学研究》)材料二:明代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的重大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内,主要表现为反抗伪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李贽是这一浪漫思潮的中心人物。作为王阳明哲学的杰出继承人,他自觉地、创造性地发展了王学。他不服孔孟,宣讲童心,大倡异端,揭发道学。由于符合了时代要求,故而轰动一时。尽管他的著作被一焚再毁,悬为禁书,但他的声名和影响在当时仍极为巨大。李贽提倡讲真心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夫私者,人之心也”,“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他高度赞扬《西厢记》《水浒传》,把这些作品与正统文学经典相提并论,认为文学随时势而世化。他以此为准则,撇开当时盛行的伪古典摹习之风,评点、赞扬了流传在市井之间的各种小说戏曲。李贽评点的剧本,据统计约有十五种之多,著名的小说评点也有数种。反道学反虚伪的思想基础,使他重视民间文艺,重视这种有真实性的人情世俗的现实文学,并把这种文学提到理论的高度予以肯定。这个高度也就是“童心”。“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说》)这样,以“童心”——“真心”作为创作基础和方法,也就为市民文艺转化为浪漫文艺铺平了道路。李贽以“童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的观念束缚,甚至包括无上权威的孔子在内。文艺之可贵就在于各人表达这种自己的真实,而不在“代圣人立言”或是摹拟前人,等等。这种以心灵觉醒为基础,摒斥一切外在教条、道德做作的观点,应该说是相当标准的个性解放思想。这对当时文艺无疑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李贽是这个领域解放之风的吹起者。(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晚明社会的诸多变化,文人士大夫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古代文化中“奇”的一面。B.得益于佛教、阳明心学与左派王学学说,李贽主张取消“常”“奇”二者的分辨性。C.随着李贽等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水浒传》遵循“正论”的要求方向改写并传播。D.李贽重视民间文艺,不加以偏见,以正统文学经典的理论要求评点了诸多剧本与小说。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关于晚明“奇”的论述的一项是(3分)A.“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叙小修诗》)C.“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D.“夫所谓奇者,非奇袤、奇怪、奇诡、奇僻之奇,正惟奇正相生。”(《云合奇踪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伴随着晚明文人于文化领域中争取到的通俗文学地位的日益上移,“四大奇书”这一称号逐渐确立。B.在戏曲领域的新发展中,晚明人意识到“奇”观念于创作中的种种局限,最终使“奇”又落入“常”的下风。C.李贽提倡讲真心话,反对虚伪与矫饰,与晚明人主张的“奇”应合乎逻辑、体贴人情的观点基本吻合。D.李贽肯定言“私”、言“利”,反对传统观念束缚,重视人的“本心”,每人均自有其可贵的真实与价值。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明代戏曲《牡丹亭》中的“常中出奇”。(4分)《牡丹亭》讲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与贫寒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在花园中散步,朦胧中看到书生柳梦梅求爱,便与他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茶饭不思,因伤情而死,被葬在后花园梅树下。柳梦梅进京赶考,与丽娘的魂魄相恋,于是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柳梦梅高中状元。但杜宝不承认他们的婚事。最终闹到皇帝那里,皇帝下旨赐婚,柳梦梅和杜丽娘终成眷属。5.为何说李贽的“童心说”提升了《水浒传》的地位?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沉默的未来[韩]金爱烂他们都是在世界上驾驭唯一语言的“最后的话者”。他们大多独自生活。他们知道,自己早在很久以前就被抛弃在响亮的母语中心,宇宙的中心。①这里的人们一遍遍抚摸“独自”这个词语,直到它消磨殆尽。这里是限制与外界接触的特别区域。这里是以规模巨大和景观秀丽著称的纪念馆,正式名称是“少数语言博物馆”,宗旨是保存和研究世界上即将消失的语言。博物馆建在陌生的地方,这里是一片原野,贫瘠的红土地望不到尽头。目前有一千多名话者住在这里,守着一千多种语言。一间展览室代表一种语言,大部分是一个人,极少数是两人以上的展览室。这里的少数语言博物馆投入了大量金钱。本来预计可以通过旅游收入弥补这部分费用和负债,可是这么远的地方,不是火箭或恐龙化石,只是即将消失的语言,长途跋涉赶来的人并不多。②如果这里是动物园或火箭展览馆,哪怕是寄生虫博物馆,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博物馆在慢性赤字中逐渐凋零。现在几乎没人来。就算有,一天最多也就几十人。为了这几十个人,需要一千多人在这里工作,尽管只是坐在似是而非的展览室里茫然等待游客的到来。看守展览室的人们每天的日程都差不多。他们呆坐在展览室的角落里,看到游客进来就站起身,端正姿势,说几句话,主要是“您好”“我叫某某某”“爸爸给我取的名字”之类简单的寒暄语。每间展览室的重复性语句多少有些不同,有的话者会给游客来个虚假的下马威,“要想通过这个地方,您必须用我们祖先的语言说话”。游客们耳朵里插着小型器械,把他们的话接收为世界通用语,然后跟随导游的指引,形式化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偶尔提几个冒昧而愚蠢的问题就离开了。少数游客会从耳朵里摘掉那个小小的仪器,专心致志地“参观”。有的游客伸出一只手,以他们为背景拍照,让照片上露出自己的脸。住在这里的人们有着和语言同样丰富的故事。有位老妇不识字,却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几万年前的叙事诗,仿佛是在用心地逐一摸索刻在心底的盲文。③她生来就背负着即将消失的命运,正如只因为“美丽”而成为收集目标的阿拉伯羚羊的角。今天在这里,又有一种古老的语言谎言般消失了。这样的事每半个月都会发生一次,现在没有人感到吃惊了。小时候擅长跑步、老年患喉头癌的患者,曾经是个勇敢的青年,逃出过园区。他十五岁来到这里。一个夏夜,喝完外地人给的酒之后睡着了,醒来就到了这里。开始几天,他抓住过路人试图解释自己的处境,然而没有人听他诉苦,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的语言。激愤、抵抗、哀求、意志消沉,反复几次之后,他渐渐地也和其他人一样封闭在浓重的沉默里。他失魂落魄地坐在展览室里,从早到晚一声不吭。有一天,他的心境似乎发生了变化,看到游客进来立刻起身用自己都感到惊讶的快活语气说:“你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今天天气真好!”在园区里迎来三十五岁生日的时候,他的逃跑计划进行得顺畅而自然。在假竹林里换好衣服,混入旅行团的队伍,悠然自得地从出口离开。时隔二十多年再次来到外面的世界,风的触感和夕阳的质感令他感到空虚。凭借自己的双腿和耳濡目染学到的几句世界通用语寻找故乡,看着星星辨别方向,跑跑走走,走走跑跑,终于拖着血淋淋的脚到达故乡的时候,经过峡谷,越过山脊,穿过茂盛的灌木丛,终于到达村口的时候,他看到的是连只鸟都没有的茫茫荒野,尘土飞扬。不知什么原因,很多树木只剩了树桩,像围棋子似的无尽排列于这片不毛之地。园区管理员用不夹杂任何感情的公务式表情望着衣衫褴褛归来的男人。这种事大概不是第一次了,管理员熟练地履行了程序。男人用加了消毒剂的水洗澡,服用医生开的药然后回到宿舍。高烧多日胡言乱语。他的喉咙就从那时出现了异常,像出了故障的收音机,每天吱嘎作响。④而现在这台收音机电源耗尽关掉了,他的身体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这里的人们除了中耳炎、关节炎、老年痴呆和白内障之外,还患有心理疾病。从前不会产生任何感情波动的普通而简单的词汇也会让他们颤颤巍巍。有人用自己国家的语言随口说句“油桃”就泪流满面,有人说完“棕榈树”之后感觉撕心裂肺。对九十二岁的话者来说,母语是呼吸,是思想,是瘟神,并不会因为突然“想要不说”而轻易抹除或者放弃。不说话孤独,说话更孤独,这样的日子一天天继续。他把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怀念语言。不是一个人的语言,而是两个人说,三个人说就更好了,五个人更好。吵吵嚷嚷的废话,诱惑,欺骗,玩笑,发怒,安慰,责怪,辩解,控诉的话语。就因为这个朴素的愿望,他经常承受撕心裂肺的感觉。到死也忘不了那些表现声音、品尝味道、分辨颜色、代指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