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语文-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格式:pdf页数:12页大小:1.3 M上传日期:2024-01-28 00:19浏览次数:42U1 侵权/举报

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时强调,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放眼全球,这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效解决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世界性难题。在各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绝非自然而然,而是要面对以物欲化、享乐化、个体化为特征的消极价值文化的冲击。一些发达国家日益暴露出的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等弊病,一些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深陷两极分化、政治动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业化、技术化、资本化以及文化变迁的现代化诸场景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出现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第一,近代社会“人性位格”的降低,导致物质享乐主义的盛行,加剧了对价值的消解。人是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既有以感性为基础的肉体性和物质性的“人性位格”,也有以理性为基础的灵魂性和精神性的“人性位格”。纵览西方主流思想史流变,不难发现近代以来“人性位格”呈降低趋势。工业革命以来,以霍布斯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偏重人的感官感受,肯定苦乐感对社会成员行为选择的支配性,推崇快乐生活,助推以满足人的感性需要、感官快乐为宗旨的物质享乐主义思潮的流行。及至当代,质疑理性是后现代性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对普遍化道德的否定,对个体“感受性”和“喜好性”的强调,不仅加剧了社会价值的分歧与冲突,而且使一些人由价值虚无走向了精神空虚。第二,工业化、科技化、信贷化的聚合效应,导致以个人自我满足和快乐为目的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机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大生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物质产品愈益丰富,为社会成员的消费和享受提供了充足物质基础。社会财富的增加和消费信贷的耦合,不仅刺激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欲望,而且加剧了商品的非价值膨胀,形成了超前消费、符号消费等无节制的物质享乐和消遣的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第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利倾向和货币的泛化,诱发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盛行。自由主义主导的市场经济,带来了物质的大繁荣,却也使得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出现了美国学者桑德尔所说的“市场和市场价值观侵入了它们本不属于的那些生活领域”的现象,出现了“市场跨界的货币泛化”问题,致使“我们从‘拥有一种市场经济’最终滑入了‘一个市场社会’”,其结果是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泛滥,人们的生活价值观由注重精神生活向物质生活的偏移,一些人把物质享受当成了人生的唯一价值目标。综上所述,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要面对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等问题,也要面对物质主义、货币文化、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对精神文明的挑战。如果不能避免物质文明发展而精神文明式微的现象,就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摘自《如何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以物欲化、享乐化、个体化为特征的消极价值文化只会冲击精神文明的发展。B.人性位格是以感性和理性为基础,包括肉体性、物质性和灵魂性、精神性,后两者比前两者高贵。1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2024届语文备课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质疑理性否定普遍化道德,加剧了社会价值的分歧和冲突,使一些人由价值虚无走向了精神空虚。D.社会财富增加和消费信贷的结合,使社会成员消费和享受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导致物质享乐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列举霍布斯偏重感官感受的思想与后现代质疑理性的风潮,旨在展现近代“人性位格”降低趋势。B.文章引用美国学者桑德尔的相关理论,有效论证了市场经济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盛行这一观点。C.文章从人性位格降低,工业化、科技化、信贷化聚合效应,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弊端三方面展开论证。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以及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方式来构思全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证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二者间不平衡、不协调的世界性难题提供有效方案。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物质愈加丰富,使以自我满足和快乐为目的的消费主义文化盛行。C.现代社会自利倾向和货币泛化会使人的生活价值观从精神生活向物质生活偏移,一些人把物质享受作为唯一价值目标。D.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要面对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等问题,还要迎接物质主义、货币文化、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挑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思维的两种速度——丹尼尔·卡内曼①访谈问题1:根据您所认为的,我们拥有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速度快的模式一和速度慢的模式二,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卡内曼教授:这两个思维模式是互补的。当我们被问到英国的首都在哪里,一个词马上自动从脑中冒了出来,不需要花力气思考,也没有什么企图性,这就是模式一。但如果涉及对世界、欲望,以及想法的诠释,最终转化成信念和决策,那么它就是模式二。模式二更复杂,他控制着思维和行动。和模式一不同,它是间接的,不直接连通到记忆里。它是缓慢的,通常紧跟着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思考。比如,。模式二的运作需要努力,得让自己成为行为的主导人,“是我在行动,是我在思考……”问题2:我们能认为模式一简化了现实,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吗?卡内曼教授:我不知道模式一是不是“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但是它确实简化了现实,只是时不时会造成认知偏误,而模式二也可能出问题。如果我认为有些事情是错的,或者我无法理解相对论,那得归咎于模式二的运作失败。我对模式一的理解是:它是一个情感模式、是一种自动产生的情感,它没有任何目的,是完全主观的,不管在模式二的运作下接受不接受它,都没有关系。模式一除了是情感,它还有更多的属性,它与我们对生活的诠释、认知,以及我们大部分行为紧密相关。模式二,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还确保着人们的控制力,这也很重要。问题3:在什么情况下,模式二必须凌驾于模式一?卡内曼教授:当我们在发生问题而没有找到解决方法时,或者在矛盾的两端进退两难时,或者必须违背逻辑和行为规则,甚至处于惊诧的状态下时,我们的精神就会全神贯注,思维过渡到模式二。但模式一和模式二并不会突然互相转化,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一块专门掌管矛盾的区域,让这两个模式之间有一个持续往来的通道。问题4:大脑中的什么区域牵动这两个模式呢?卡内曼教授:我想模式二并不隶属于一个特殊的区域管理,尽管它和前额叶有联系。我不想展开这个我知之甚少的话题。2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2024届语文备课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问题5:我们不妨更进一步诠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或者模式二,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呢?卡内曼教授: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我们会变得冲动很多,把一切脑子里闪过的事物说出来,就像小孩似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醉酒的状态,这就是模式二被弱化之后的效果。因此,社会生活就不会再有互相妥协的和谐了。动物的情感生活很先进,但我觉得它们并没有模式二的约束。相反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二,那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什么都不是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台低等配置的电脑。问题6:艺术灵感或直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卡内曼教授:这是从模式一中冒出来的,但却是由企图所驱动的。因为模式二完全有能力带着意图在记忆里搜索,而即使我们停止搜索,有时也能自主地产生灵感和直觉,就像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踏上公共汽车的台阶时,突然想到答案的情况。问题7:您说模式一一直在解释我们所经历的事情,那我们会不会讨厌偶然事件的发生?卡内曼教授:确实,人生来讨厌一切不确定的事物。但说实话,我们其实认不清什么是偶然性。因为我们长期处在一个创造历史、解释我们周遭世界的过程之中,这就是模式一的伟大之处。至于模式二,则是让人类更有意识,并采用模式一的成果。问题8:心理病理学中遇到的挑战是两个模式的不平衡,也就是说当我们运用了过多的模式一或模式二,就会引发一些问题吗?卡内曼教授:当然,如果我们长期地去自我批判,直到自己失能,那我们就是模式二使用太多,无法控制模式一了。模式一也会有病态的问题产生,比如强迫症。模式一能快速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模式一不仅驱动我们去开车,也决定了我们的口头禅,决定了我们自己看待外界的视野,它是我们高度整合的记忆,也是我们所创造的历史。这一切都不是模式二处于主导地位的结果。【注】①丹尼尔·卡内曼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4.如果让你在问题1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例子,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A.雨夜里听到几声凄清的叫声,你知道那是猫叫。B.听到“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想到爸妈和奶奶。C.交作文前,对文章的论证和语法进行再次推敲。D.象棋教练在学生身边一看就发现了其中的好棋。5.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模式一和模式二之间是互补的,它们之间无法转化。B.模式一和模式二的转化需反复进行,不能一次完成。C.模式二比模式一在人类的发展史中起到的作用更大。D.模式一促成艺术灵感的产生,而模式二却无能为力。6.本文是一篇学术访谈,请对卡内曼教授回答问题的特点进行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7~9题。礼拜二午睡时刻(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火车刚从震得发颤的橘红色岩石的隧道里开出来。就进入一望无际、两边对称的香蕉林带。不时从车窗里吹进一股令人窒息的煤烟气。这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天气还不太热。她们是这节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的两名乘客。小女孩把她们仅有的随身物件——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座位上,坐到对面离窗较远的位子上,和母亲正好脸对脸。母女二人都穿着褴褛的丧服。女人的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她一直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火车慢腾腾地行驶着。3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2024届语文备课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梳梳头!”女人说。小女孩正在梳头的时候,火车的汽笛响了。女人擦干脖子上的汗水,又用手指抹去脸上的油污。火车已经开进一个镇子。“你要是还有什么事,现在赶紧做。”女人说,“接下来就算渴死了,到哪儿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女孩点点头。这时候,从车窗里已经可以望得见小镇的全貌。这是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小镇上阳光灿烂。小女孩用报纸把鲜花包好,目不转睛地瞅着母亲,母亲也用温和的目光看了她一眼。小镇热得像蒸笼。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只有车站对面的旅店、酒馆、台球厅以及电报局还在营业。母女俩下了车,沿着巴旦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午睡。她们径直朝神父的住处走去。女人用手指甲划了划纱窗,又去叫门。过了一会儿,有人小心翼翼地问:“谁啊?”“我要找神父。”她说。“神父正在睡觉。”“我有急事。”女人坚持道。她的声调很平静,又很执拗。大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请进吧。”她们走进一间客厅。开门的那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把她们引到一条木头长凳前,让她们坐下。小女孩坐下了,母亲愣愣地站在那里。除了电风扇的嗡嗡声外,听不到一点儿其他声音。开门的那个女人从客厅深处的门里走出来。“他叫你们三点以后再来。”她把声音压得很低,“他才躺下五分钟。”“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她的回答很简短,口气很坚决,不过声音还是那么温和。“那好吧。”开门的那个女人说。客厅深处的门又关上时,母亲坐到她女儿身边。这间窄小的客厅虽然简陋。但很整洁。一张简朴的办公桌,桌上有一台老式打字机,旁边放着一瓶花。桌子后面是教区档案。客厅深处的门打开了。这一次,神父用手帕揩拭着眼镜,从里面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