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物理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物理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2.1 M上传日期:2023-12-10 15:43浏览次数:47U1 侵权/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B.力可以对物体做功C.力可以对物体产生冲量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力来维持2.某人想估测一枯井的深度:他从井口静止释放一小石块并开始计时,经过2s听到石块落到底部。下列选项最接近枯井深度的是()A.16m B.19m C.22m D.25m3.设想将来发射一颗人造行星,能在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上稳定运行,该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该行星与地球相比,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A.线速度 B.环绕周期 C.向心力 D.动能4.如图所示,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转动起来,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A.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物块一定落在Q点B.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物块一定落在Q点的左边C.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物块一定落在Q点D.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物块一定落在Q点的右边5.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发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波源开始振动,其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则时的波形图为()A. B..C. D.6.如图所示,将两个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a=0,b所受摩擦力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a不为零B.Fb变为零C.Fa方向向右DFb方向向右7.我国将在2024年前后发射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嫦娥六号探测器近月运行时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其近月环绕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嫦娥六号的质量为。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B.月球的平均密度C.嫦娥六号的平均密度D.嫦娥六号绕月运行的动能8.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距离x后撤掉F,又运动了2x停止。已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开始运动x过程中,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滑动摩擦力作用B.根据题干信息,可求出物块运动的总时间C.根据题干信息,可求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仅改变拉力F的大小,仍使物块通过3x的距离停止,必须提前撤掉F9.某质量m=1kg的质点在Oxy平面内运动。t=0时,质点位于y轴上。它在x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它在y方向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所受的合力为4NB.从t=0时刻开始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t=1.0s时,质点的位置坐标为(5m,5m)D.t=1.0s时,质点的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60°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5kg的箱子,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已知斜面足够长,与箱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箱子静止的最小拉力为F=30NB.保持箱子静止的最大拉力为F=45NC.当拉力F=52N时,经过1s箱子的动能为10JD.当拉力F=52N时,经过1s箱子的重力势能增加40J11.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穿过固定竖直放置的细管,两端拴着质量分别为m和M的小球。当小球m绕细管的几何轴匀速转动时,m到管口的绳长为l,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M处于静止状态。细管处处光滑,其半径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m的线速度大小B.小球m的运动周期C.向下缓慢拉动M的过程中,夹角θ变小D.向下缓慢拉动M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减少12.某校篮球运动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原地起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m=50kg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5m,训练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m,发力竖直跳起摸到了2.90m的高度。若运动员离开地面前的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m/s2。则运动员起跳过程中()A.对地面的压力为750NB.机械能增加了625JC.所受地面弹力的功和冲量均不为零D.所受合力的冲量大于从离开地面至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13.惠更斯发现“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与重力加速度的二次方根成反比”。为了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创设了“重力加速度”可以认为调节的实验环境:如图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可调的光滑斜面,把摆线固定于斜面上的O点,使摆线平行于斜面。拉开摆球至A点,静止释放后,摆球在ABC之间做简谐运动,摆角为α。在某次实验中,摆球自然悬垂时,通过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得摆线的拉力为F1;摆球摆动过程中,力传感器测出摆线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F2、F3、T0均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多次改变图1中α角的大小,即可获得不同的等效重力加速度B.在图2的测量过程中,单摆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nT0C.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θ,只要得出就可以验证该结论成立D.在图2的测量过程中,满足关系14.2023年9月24日上午,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项目决赛中,中国选手邹佳琪和邱秀萍以绝对优势领先比赛,杭州第19届亚运会首金诞生。赛艇分单人艇、双人艇、四人艇、八人艇。研究者对各种艇赛的2000米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后推测:比赛成绩t(时间)与桨手数量n之间应存在一定的关系。为方便探究t-n在简化条件下的关系式,现建立以下物理模型:①认为赛艇沿前进方向横截面积S与其浸入水中的体积V满足;②艇重G0与桨手数n的比值为常数,即;③比赛全过程赛艇视为匀速运动,当速度为v时赛艇受到的阻力f满足;④每个桨手的体重G都相同,比赛中每个桨手划桨的功率P均恒定,且。根据以上物理模型,下列关系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15.(1)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拉着细绳套的两只弹簧测力计,每次稳定后读数应相同B.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C.用弹簧测力计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2)某同学找到两条遵循胡克定律的相同橡皮筋A、B,利用如下实验器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木板、钉子、质量不同的小重物若干。实验方案如下:a.将橡皮筋A、B的一端连接于O点,另一端分别与两条细绳相连,测出橡皮筋的原长;b.将橡皮筋A的细绳端用钉子固定在竖直木板上,在O点用细绳系住重物,使重物自然下垂,如图甲所示;c.在橡皮筋B的细绳端施加水平向左的力F,拉起重物并使O点静止在某处,如图乙所示。①为完成本实验,下列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A.细绳长度B.图甲中橡皮筋A的长度C.图乙中橡皮筋A、B的长度②图乙中保持橡皮筋A方向不变,顺时针缓慢旋转橡皮筋B,直至B与A垂直。请判断此过程中橡皮筋A、B的长度变化情况________。16.某实验小组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在一端带有光滑定滑轮的水平长木板(下方附有标尺)上放一个物体A,可以通过A下面的白色小三角确定其位置,另一个物体B放置在与长木板相接的斜面上,A、B之间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连接,在细线中间接入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用B来牵引A使之运动,通过频闪照相的方法记录下物体A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及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斜面倾角θ即可改变细线对A的拉力F。(1)进行实验操作时,物体B的质量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远小于A的质量。(2)如图2为频闪相机闪光频率为20Hz时得到的物体A运动的部分照片,则其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把长木板的一端垫高,通过调整倾角,使物体A恰沿长木板匀速运动。此后改变物体B下方斜面的倾角θ进行多次实验,他发现:物体A的加速度正比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对上述实验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调整长木板的倾角时,必须用物体B牵引物体A运动B.实验过程需要保持物体A、滑轮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C.物体A加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物体A所受的合力(4)本实验在长木板始终保持水平的条件下,是否也能得到“物体A的加速度正比于所受合力”的结论。如果能,请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处理数据的思路;如果不能请写出理由_________。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其一端固定在墙上。用质量为m=0.2kg的小球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至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释放后,小球从静止开始在桌面上运动,与弹簧分离后,从高为H=0.8m的桌面水平飞出。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空气阻力。求:(1)小球离开桌面时速度大小v0;(2)小球落地时动量的大小p;(3)小球第一次落地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θ的正切值。18.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半圆形凹槽轨道粗糙程度处处相同,圆弧半径为R,轨道底部固定一个力传感器。现将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凹槽右侧上方2R处由静止释放,恰好能切入槽内,实验发现小滑块第一次滑至轨道最低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滑块重力的5倍。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1)求滑块第一次运动至轨道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v0;(2)求滑块第一次下滑至轨道最低点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Wf;(3)推理说明滑块能否从凹槽轨道的左侧冲出轨道。19.物体在运动速度不太大时,其所受空气阻力可视为与速度成正比。(1)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的课上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将质量均为m的两张纸揉成一大一小两个纸团,在空气中同时静止释放,竖直下落时大纸团下落要慢一些。设纸团半径为r,下落速度为v时,空气阻力f可写成f=krv(k为常数),重力加速度为g。a.若下落高度足够大,求纸团的最终速度大小vm;b.两纸团下落情况对比,关于它们运动的v-t图线,请你判断能否出现图1中的①、②情形,并说明理由。(2)从地面以速度大小v1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返回原地时速度大小为v2,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得v2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