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质量监测 历史答案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质量监测 历史答案
格式:pdf页数:17页大小:1.3 M上传日期:2023-11-29 12:34浏览次数:112U1 侵权/举报

渝北中学高2024届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庄子·天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学术史著作,其中对于某家学说的描述为:“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这一学派主张()A.兼爱非攻B.政治复古C.清静无为D.法治天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的意思是:不以奢侈教育后世,不浪费万物,不炫耀于等级制度,用规矩勉励自己而备于当世之急务,古代的道术存在于这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提倡节俭,故这一学派是墨家,墨家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为全体和全体中的每个人着想,具有大功利主义情怀,A项正确;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政治复古),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法家学派主张法治天下,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2.汉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武帝时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马迁为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毋赋税”。以上材料说明西汉时期()A.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B.采取多元措施促进民族交融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文帝时期招募人口迁徙到边疆地区,汉武帝时期,开通了通往西南夷的道路,而且招募人口到西南地区开垦土地,在新开拓的地方设置郡县,这些体现了西汉时期对边疆地区开发与治理的重视,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移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没有体现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多元措施,只体现了移民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商业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第1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汉至晋初的文章,倾向于将多种实用文体写成小短文,一般仅长数十字或百余字,文字简约。东晋南朝以来,文士将注意力倾注到布局谋篇,长文逐渐增多。这一变化得益于()A.书写载体的变化B.门阀士族的推动C.世俗文学的繁荣D.选官制度的变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汉至晋初,“文章一般字数较少,文字简约”,但东晋南朝以来“文士将注意力倾注到布局谋篇,长文逐渐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来,造纸术不断发展,推动了书写载体的变化,影响了文章的变化,A项正确;门阀士族与文章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文章的长短,没有涉及内容,不能得知其属于何种文学形式,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与文章长短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4.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至唐中叶(中国)。根据材料“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可知豪强希望佃客依附于自身,而国家希望将这一群体编户,这是因为编户是全部赋役的承担者,这一矛盾长期难以调和,最终推动了两税法的出台,国家不再以编户作为唯一征税标准,而是“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A项正确;东汉至唐中叶并非一直动荡,也有隋唐盛世,因此材料中的矛盾并非国家陷入动荡的根源,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这一矛盾并非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排除C项;不抑兼并是宋代的土地政策,与材料时间和现象并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5.关于辽宋夏金元的历史,对照下图表述正确的是()第2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契丹族首领阿保机在①建立辽B.金为控制中原地区迁都到③处C.元军占领②结束了南宋的统治D.元朝设宣政院加强对④的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西安,②是东京(今开封),③是中都(今北京),④是临安(今杭州),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B项正确;916年契丹族首领阿保机在上京建立辽,排除A项;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结束了南宋的统治,排除C项;元朝设宣政院加强对吐蕃地区的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6.明末短篇话本小说《型世言》设计的人物形象很有特色:第一回,借人物形象阐扬“忠”“义”“节”的思想观;第二、三、四回是“孝”;第五回重点是“义”;第六回是节烈。据此可知,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设计()A.有利于理学观念的世俗化B.迎合了平民阶层的审美以及品位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D.体现了统治者对百姓的道德教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末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强调重建儒家伦理道德纲常,根据材料信息“忠”、“义”、“节”等关键词属于儒家伦理道德纲常所提倡的价值观,明末利用通俗易懂的短篇话本小说《型世言》中的人物形象手段传播理学的思想,有利于理学观念的世俗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理学思想的通俗第3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宣传,并非迎合平民阶层审美,排除B项;材料没有相关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信息,排除C项;话本小说创作者是文人,不能体现统治者对老百姓道德教化,排除D项。故选A项。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指出:“牛有牛之体,有牛之用;马有马之体,有马之用……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进而他指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这一观点旨在()A.为革命提供理论依据B.解释实业救国的合理性C.指出洋务运动的弊端D.宣传变法改革挽救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是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严复批判洋务运动的体用观,认为洋务派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不到位,需要调整做法。而且严复是维新运动的人物,主张宣传改良路径以挽救危机,D项正确;这一时期的严复是维新派并非革命派,排除A项;严复未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排除B项;严复批判洋务派的目的在于鼓吹维新,“指出洋务运动的弊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是1900年发表的漫画《在治疗中》,该画描绘道:“中国佬”被送进医院,躺在“布尔”(当时英国与南非布尔人发生战争)旁边的一张床上,英国医生每天都来检查病情。布尔人定期喝“罗伯茨药水”(英国驻南非总司令),而中国佬则采用“西摩合剂”(侵华的英军总指挥官)。该漫画()A.渗透了英国殖民者的傲慢B.体现西方侵略具有正面效应C.意在批判义和团破坏文明D.反映出中非人民合作反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的世界。漫画描绘了一个“中国佬”被送进医院,躺在“布尔”旁边的一张床上,英国医生每天都来检查病情;漫画中的“中国佬”和“布尔”分别代表了中国和南非的当地人,而英国医生则代表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这种描绘方式暗示了英国殖民者的傲慢态度,认为他们是优越的,而当地人是劣等的,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表达出西方侵略的正面效应,而是通过对比中国和南非当地人的待第4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遇,暗示了殖民统治的不平等和压迫,排除B项;漫画的重点是描绘英国殖民者和中国人的不平等待遇,而不是义和团的行为,排除C项;“中非人民合作反侵略”不符合该漫画的主题,排除D项。故选A项。9.下面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单位:万银元)。据表可知,当时()收入项目收入数目支出项目支出数目外债850政府各部及会议80公债及私人借款277海陆军费1400发行新钞100外债佣金和私债65两淮盐税110杂项开支5其他50总计13871550A.革命政府难以掌控辖地B.帝国主义阻碍中国革命C.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D.旧官僚等抵抗革命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从支持的地区来看,主要是中国最富裕的两淮江浙一带,但收入中盐税的比例较低,证明革命政府难以掌控辖地,A项正确;材料中未能体现帝国主义的阻挠,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排除C项;旧官僚确实对辛亥革命有阻碍的行为,但材料中未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0.1924年,孙中山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演讲时指出,“要联络全体的农民来同政府合作,慢慢商量来解决农民同地主的办法。让农民可以得利益,地主不受损失。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和平解决”。由此可知,孙中山意在()A.深入持久地开展土地革命B.建立工农联盟政权C.巩固政治革命的社会基础D.确立政治协商机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第5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时空是1924年的中国。根据“让农民可以得利益,地主不受损失”可知孙中山意图找到农民和地主都不受损失的方案,说明他是想保持社会的稳定,得到社会不同阶层的支持,从而巩固政治革命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他并没有提出开展土地革命,也没有主张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B项;孙中山提出的方案并不是要确立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为全国瞩目之地。知识分子和政界精英在以《松花江上》为代表的抗战歌曲中,借助“白山黑水”“大豆”“高粱”“森林”“煤矿”等符号,将其中景观的象征意义深入地传达给普通大众。这一构建()A.表明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B.意在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C.讽刺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D.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战歌曲《松花江上》通过对“白山黑水”、“大豆”、“高粱”、“森林”、“煤矿”等富含地区特性景观意象的书写,塑造了东北“美丽富饶”的形象,意在唤醒国人家园意识和民族情感,推动抗日救亡运动,B项正确;材料主要针对《松花江上》这一首歌曲展开论述,未提及其他方面的抗日救亡运动情况,仅凭此不能看出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排除A项;《松花江上》主要内容是控诉侵略、唤醒国人,而非批评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排除C项;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B项。12.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写道:“该战斗……同时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损害甚大。”与该记载对应的这些战争()A.揭开了反攻日军的序幕B.是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C.推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华北方面军”、“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