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格式:pdf页数:4页大小:230.1 K上传日期:2023-11-12 15:31浏览次数:409U1 侵权/举报

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高三年级语文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部分共5小题,19分)1.(3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唐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固体糖”错。从文章最后“赋中与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这是汉唐时代对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可知,唐代之前已经出现了固体糖。2.(3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艺相当简单,因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强加因果关系。工艺相当简单,与其使用的原材料没有直接关系。且宋代熬制沙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缺少依据,原文说的是“《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熬就”。3.(3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宋代的甘蔗种植只集中在这五个地方”错。原文说“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4.(4分,1点1分)①作者由宋人王灼的《糖霜谱》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②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可知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③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④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沙糖不是固体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原文“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可知,作者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由原文“《糖霜语》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而且出品率很低”“《糖霜语》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说有糖霜的生产”可知,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很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由原文“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可知,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由原文“从《糖霜谱》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沙糖”“《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胶饴”可知,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可见沙糖不是固体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5.(6分,每点2分)①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②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③从事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理性谨慎地进行求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案不唯一不固定,分清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由原文“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可得,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由原文“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QQABCQCAogiAAAAAAQhCAwHgCgIQkBECCKoOBFAMMAIAABFABAA=}#}{#{QQABAQoAogAIAAIAAQgCEwGQCAAQkBACCAoOhFAEIAIAAQFABAA=}#}人王灼的《糖霜语》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的蔗糖颇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七辩》里已然提到:‘沙饧石蜜,远国储珍。’”可得,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由原文“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可得,在考证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在文中指出“很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结果得出错误的观点,由此可得,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理性谨慎地进行求证。(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部分共4小题,16分)6.(3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内容、主题思想的分析鉴赏能力。答案:B【解析】A.“因此‘我’迫切想得到这顶礼帽”错误,原文是先想得到礼帽,后来戴上后发现“如玉”“如绒”,前后颠倒,强加因果。C.父辈年轻时艰辛生活的真实再现”错误,“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是夸张的说法,并非真的一根扁担上睡了三个人,而且原文也无此类描述,望文生义,无中生有。D.“是因为‘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错误,原文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选项却说成“‘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偷换概念,归因错误。7.(3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技巧、语言的分析鉴赏能力。答案:D【解析】“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与父亲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错误。我们要能够读懂散文的技巧、语言。“阴阳相隔”,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交代父亲已经去世,也并无“痛苦之情”,而是表现了对父亲的思念、感恩与牵挂之情,曲解文意。8.(4分)【解析】考查学生掌握物象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思路】物象的作用:物象本身特点+对内容+对结构+对情感答案:①礼帽代表了父亲的气派与风度,在儿时作者的心中意味着成年;礼帽吸引着“我”,包含着“我”对父亲的仰慕和对成长的向往。(2分)②扁担是父辈努力打拼的见证,是家风传承的象征;老一辈人用扁担挑起生活的重担,扁担也指引“我”,助“我”渡过困境。(2分)③从礼帽写到扁担,层层深入,由外到内呈现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使父亲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展现“我”追随父亲不断成长的过程。(2分)【评分细则】每一处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失分剖析】1.未掌握物象作用答题思路;2.要点不全;3.未扣文本分析,回答肤浅化。9.(6分)【解析】考查学生结合文本分析筛选信息“家学”的能力。【答题思路】“家学”主要是针对家人体现出的人物特点。答案:①父亲有一家之主的风范:父亲慈爱宽容,不发脾气,不打骂孩子,家庭气氛温馨和睦。(2分)②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讲故事教导“我”要宽容;对人笑颜相对,对曾经与四弟发生矛盾的小朋友好言抚慰;当“我”遇到苦难时,父亲写信鼓励“我”咬紧牙关,给“我”力量。(2分)③父亲重视家风传承:家中保留着曾祖父用过的扁担,它见证过父辈的成长与坚持,父亲又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鼓励“我”像父辈一样不怕困难。(2分)【评阅细则】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失分剖析】审题不准,理不清答题思路,分不清从哪几个维度解答;2.要点不全;3.回答肤浅化。【结合教材分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研习任务为: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比如《〈论语〉十二章》,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都富于启发性。学习时,要梳理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扁担那头的父亲》从“家学家风”建设传承的角度,与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研习任务是高度一致的,“家学家风”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方面,因而这道题与教材密切相关。{#{QQABCQCAogiAAAAAAQhCAwHgCgIQkBECCKoOBFAMMAIAABFABAA=}#}{#{QQABAQoAogAIAAIAAQgCEwGQCAAQkBACCAoOhFAEIAIAAQFABAA=}#}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3分)DFH【解析】“三石”是“不过”的宾语,故在其后断开;前一个“左右”是“示”的宾语,故在其后断开;“之”只能做“引”的宾语,不能做“中关”的主语,故在“之”后要断开。11.(3分)D【解析】文中的“责”意为要求,并非责备。12.(3分)A【解析】错在“就报告说齐军还很远”。原文说的是“殊不知齐军之所在”,即不知道齐军在哪里。13.(8分)答案:(1)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把“直言”所包含的“劝谏”的意思补充出来1分,“过”(过错,过失)1分,“无道”(没有途径,无从)1分,句意1分。注意:如果考生把“善无自至”译作善言就无从听到,也算正确的译法。](2)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即使是为他用尽气力、竭尽忠诚,他也不知道。[“暗”(昏庸,糊涂)、“卑贱”(地位低贱)各1分,补出“不能知”的主语1分,句意1分]14.(3分)答案:①观点上的相同之处:君主要善于听别人的意见。②主要论证方法的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材料二主要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解析】第一问,从两则材料的议论句可以看出,材料一的主要意思是亡国之君不可以直言相谏”,说的是亡国的君主不能听取意见;材料二的主要意思就是其第一句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其中“以天下之耳听”所包含的观点就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它与材料一都是讲君主听取意见之事,此即两则材料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第二问,把两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指出来,就会发现它们有很大区别,材料一只是举例子,而材料二则既有比喻,又有对比。【参考译文】材料一:亡国的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贤人无从到来,君主的思想就会壅塞不通。齐国进攻宋国,宋王派人去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派去的人回来说:“齐寇已经临近了,国人已经恐慌了。”左右近臣都对宋王说: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兵的虚弱,怎么可能这样?”于是宋王大怒,把派去的人屈杀了。接着又派人去察看,派去的人的回报仍与前一个人相同,宋王又大怒,把他屈杀了。这样的事接连发生了三次,之后又派人去察看。被派的人路上遇见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问:“国家已经十分危险了,你要到哪儿去?”弟弟说:“去替君主察看齐寇。没想到齐寇已经离得这么近,国人已经这么恐慌。现在我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军动静的人,都是因为回报齐军迫近而死掉了;如今我回报真情是死,不回报真情恐怕也是一死。这该怎么办呢?”他的哥哥说:“如果回报真情,你将比国破后被杀的人先被杀,此国破后逃亡的人先逃亡。”于是被派的人回报宋王说:“根本没看到齐寇在哪里,国人也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兴,就赏赐这个人钱财。齐军一到,宋王自己奔到车上,赶着车急急忙忙逃跑。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他能用硬弓。他平时所使用的弓力量不过三石,拿给左右侍从看,侍从们试着拉这张弓,都只拉到一半就停了下来,说:“这张弓的弓力不低于九石,除了您,谁还能用这样的弓!”宣王的实际情况是所用的弓不超过三石,但一辈子都自认为用的弓是九石,这岂不可悲吗?给国家造成祸乱的君主,他们的弊病就在于用的弓实有三石而自以为用九石啊!材料二:做君主的,借助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借助天下人的耳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