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09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9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格式:docx页数:7页大小:199.6 K上传日期:2023-10-26 23:55浏览次数:141U3 侵权/举报

2009年四川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12.D解析:题干中“以庖厨为题材”,通过阅读图片信息,可知应是饮食生活状况。故选D。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w.w.w.k.s.5.u.c.o.mA颁布附益之法B设置转运使C推行募兵制度D实施行省制度13.B解析:北宋设转运使,掌握地方财政,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故选B。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A解析: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排除15.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15.C解析:题干中“木兰”一词是关键词。C项效法古人,抗战救国符合题意。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w.w.w.k.s.5.u.c.o.m变化反映出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16.C解析:A、B两项不符合史实;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应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应排除。17.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D解析:1943年初,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应排除1955年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1953年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18.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18.A解析:B、C、D三项都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情况,应排除。19.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19.A解析:“地球中心说”是中世纪神学基础。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对中世纪的“地球中心说”的挑战。故选A    w.w.w.k.s.5.u.c.o.m20.“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20.C解析:《拿破仑法典》的颁布,在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1.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场的形成B垄断组织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推进D民主制度的确立21.B解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选B。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需要各国相互合作。回答22—23题。22.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2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只有B项符合题意。23.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3.C解析: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考查如何面对当今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第Ⅱ卷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37.(32分)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材料二(唐太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唐会要》卷86)(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材料三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2)根据材料三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4分)结合图10分析,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6分)材料四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3)根据材料四,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6分)(4)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3分)37.(共32分)答案要点:解析:本题主要从富民与强国的角度设计问题,涉及到古今中外,时间、空间跨度大。(1)主要从材料中概括归纳答案,不能照搬教材。(2)从材料三中,概括归纳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漫画分析,回答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此问是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以考查能力为主。(3)依据材料并结合基础知识来回答。(4)开放式回答,但要有自己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论证。参考答案:(1)思想:富民思想(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均可相应给分)。问题:官吏经商(2分);措施:颁布命令禁止官吏经商(2分)。联系:材料二是材料一治国思想的具体实施(2分)。(2)目标:学习西方,实现社会转型(2分)。困难:经费不足(2分)。措施:增收捐税(2分)。 看法:清政府压榨人民(2分)。影响:加速清朝灭亡(2分,或加速新政失败)。(3)历史根源: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3分)。历史作用:缓和社会矛盾(2分)。主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4分)。难题:人民过于依赖福利制度,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分)。(4)主张(1分);用史实论证(2分)。39.(60分)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4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4分)材料二“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材料三表2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年份帆船汽船1870年14.12.71880年14.55.51890年12.010.21900年10.016.21910年8.426.2(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3分)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3分)解析:本题共60分,历史部分为前3个小题,合计20分。(1)结合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后面的两问,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2)依据材料来概括康藏公路的积极作用即可。(3)本题是表格数据型材料解析题,注意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变化,从中找出规律。结合所知识来回答原因。参考答案:(1)(8分)影响: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4分)。历史价值:有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亦可相应给分)。有利条件:历史悠久:保存完好(2分)。(2)(6分)作用: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2分);沟通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2分);开发资源,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2分)。(3)(6分)帆船吨位数量逐步减少,汽船吨位数量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3分)。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航运业的发展(3分)www.ks5u.com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