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12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2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格式:doc页数:8页大小:362 K上传日期:2023-10-26 23:55浏览次数:402U3 侵权/举报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详解文综历史解析【总评】本套试题是最后一套旧人教版文综历史题,但也包含了不少新课标概念,试题总体难度偏大,经济史比例最重(两个非选择题全考查经济史)。图文材料及跨越科综合方法运用都较多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AB两项是贵族制,等级制,D项是元代以来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只有C项以考试选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隋唐的制度革新。(新课标)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的强化之选官制度变化。文艺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回答13——14题。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①展现了汉代高潮的雕塑艺术①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④增加了我们的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③D.②④③【答案】B【解析】这只是一中娱乐方式的说唱,排除③;东汉说唱俑是陶塑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当时成都人的直观感受,故选①②④【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文化(新课标)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化•中国古代的雕塑、舞蹈、音乐。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入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含义,“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是指农民上交赋税给封建国家,北宋朝廷又给辽、夏“岁币”,这是“冗费”的反映,排除①;“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是唐代贞观之治(封建盛世)物资丰富、物价低、和平安宁;相比之下,北宋中期明显“积贫积弱“,故选③④;②从本题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变革。(新课标)选修一•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变革•王安石变法。1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答案】A【解析】注意康熙帝再为时间是1661年—1722年,其晚年影视18世纪,这时荷兰、英国已经在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得到极大发展,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是出于对西方文化力量的警觉,康熙帝才有“中国恐受其累”的担心,B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以来的情况;C项“深入了解”对康熙来说不准确(他只是在所了解和学习);D项“巨大压力”在当时也不存在,当时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占主流。【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文化(西学东渐的开始)(新课标)选修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熙帝19.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这反映出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析】阅读图6所反映的事件及图文字所包含的精神,即可选出①②,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使用只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普及中小学教育的措施,不能算“公民教育成效显著“,排除③;妇女地位的提高是通过废除妇女缠足、三从四德的陈规陋习等社会习俗的变革实现的,也非一片课文能做到,排除④。【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一必修•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新课标)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市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A.当时的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吴虞在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答案】C【解析】本题是历史研究方法题,史学家傅斯年的观点是强调论从史出,史论不能超越史料而人为地拓宽、转变、拔高,表2仅仅是四川学者吴虞在成都和北京两地消费结构的对比变化,即选C项,ABD三项都超越了史料,都违背了傅斯年的观点。【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一必修•中国现代是(上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吴虞)。(新课标)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历史和历史的在线(史料和史论)18.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B.希望示好日本,促成美日结盟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是嗜血新方法题之哲学思辨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表面上是1936年底美国队中国和日本局势都很重视,本质上是担心中日战争的爆发会胃寒美国在华利益。【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一必修•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看给救亡运动的高涨(西安事变)。(新课标)必修一•近代列强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比1948年6月(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接单尾声)和1947年6月(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结束、战略反攻阶段开始)中国国内民心向背的变化,原因是国民党独裁统治造成的后果。BD两项都是在1949年,C项错在“缺乏正确的判断“,因为这一判断和态度转变都是正确而及时的。【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一必修一•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解放战争(经过)。(新课标)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注意革命之解放战争。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回答20-21题。20.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A.高度认同政党政治B.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障平等C.定期召开三级会议D.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角度考察发过大革命的历程,1789年发过大革命爆发后,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由浅深入地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尤其是雅各宾派最为彻底,其革命恐怖政策(经济恐怖的限价法令,政治恐怖是颁行《称发现疑犯条例》),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资产阶级的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从而保证了“平等”原则的落实。ACD三项不能从体重材料中得到体现。【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二选修•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法国大革命(经过)(新课标)必修一•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选修二•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法国大革命。2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主要表明,用君主立宪(和平改良)可以避免民主共和(暴力革命),目的是坚定了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ACD三项都不是康有为的用意(主要目的)。【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一必修•中国及年代史(上册)•戊戌变法。(新课标)选修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变革•戊戌变法。22.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图7中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史学新方法之史地综合题。要求考生熟悉1967年欧共体正是成立时的六个成员国及其地理位置,这六个成员国(法德意比荷卢)都是欧洲大陆国家,故排除②(英国)【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二选修•世界近现代史(下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新课标)必修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国际化趋势•新兴力量的崛起(欧共体的形成)。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是认清联合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这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否地或补充关系。联合国是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调节、协调,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协调,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立主要是国际政治经济只需不合理的产物,即ABC的表述相近,故答案为D,【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二选修•世界近现代史(下册)•两极格局下的世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新课标)必修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选修三•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联合国的产生极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37.(32)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版权所有: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8分)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材料三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答案】意义:催生了现代公司,为个人投资公司提供了法律保障。(2分)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制造行业规则和标准;引领管理制度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8分)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资金燃料运输的困难。(4分)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6分)相似原因及说明:面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