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21页大小:426.4 K上传日期:2023-11-01 10:10浏览次数:334U1 侵权/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试题共三部分,6页,计20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卷有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考试结束,试卷、答题卡一并上交。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A.愤怒于何键等人的“大屠杀”暴行,贺龙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哥老会中声望极高的他,靠一柄刀建立起了湖南的苏区。B.刘伯承用真诚与智慧化解了藏族人民对红军的误解,前锋部队顺利到达安顺场,还俘虏了防守此地的指挥官,开始“过雪山草地”。C.在残忍的“虐杀犹太人”暴行中,不少工友被杀害,谢廖沙却对这样的暴行无动于衷,毫不关心工友们的安危。D.匪徒残部勾结外国使团密谋暴动,还成立了暴动委员会。朱赫来指挥队伍在暴动前一晚肃清了匪徒,暴动头目瓦西里神父等人都被抓获。E.石秀跟着杨雄连夜赶回梁山泊,向梁中书报告卢俊义被抓一事。燕青进入北京城伺机劫了法场,救下卢俊义。【答案】A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B.错误。“刘伯承用真诚与智慧化解了彝族人民对红军的误解”,而非“藏族”;“开始强渡大渡河”,而非“过雪山草地”;C.错误。“谢廖沙则和父亲提前把印刷厂一半的工友藏在自家的地窖或阁楼”,而非“谢廖沙却对这样的暴行无动于衷,毫不关心工友们的安危”;E.错误。“燕青跟着杨雄连夜赶回梁山泊”,而非“石秀”;“向宋江报告卢俊义被抓一事”而非向“梁中书”报告;“石秀进入北京城伺机劫了法场,救下卢俊义”,而非燕青。故选AD。2.有评论说《朝花夕拾》“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请写出这部作品中体现“慈爱的精神与情调”的两件事。【答案】示例:阿长(长妈妈)寻购并赠送给鲁迅他渴求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藤野先生毫无偏见地关心异国学生鲁迅的学业以及遭受的不公(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感谢与思念等一系列事件);寿镜吾老先生没有用戒尺和罚跪规则来惩罚贪玩的学生;鲁迅救护了一只受伤的小隐鼠,视为自己心爱的“墨猴”;鲁迅对范爱农的愤恨不解到理解帮扶直至想念惋惜(范爱农对鲁迅的顶撞到理解以及相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理解。《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示例:《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虽然她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她是给幼年鲁迅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作者真实地描述了长妈妈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所以“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全文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从长妈妈的形象中我们感受到了《朝花夕拾》“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在《藤野先生》中,将藤野严九郎尊为“唯一的恩师”,因为藤野严九郎教给他的不仅仅是学识,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关爱,让鲁迅体验到了缺失的父爱。鲁迅一直将藤野先生送给他的一张照片挂在墙壁上,以示对他的纪念。这也是“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的表现。3.下面是漫画《批评》和《理智》,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我选择的漫画是《》主题:【答案】《批评》主题:答案示例: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②面对虚张声势的攻击,要挺直腰杆。(面对批评,要不卑不亢)③邪恶小人往往抬出靠山打击进步力量。④普通民众不应该被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吓倒。(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批评权威)⑤争论中,弱势一方可以借助充分的准备来增加获胜的机会。《理智》主题:答案示例:①仅仅依靠个人的嗅觉、听觉、视觉,未必能找到理智的道路。②调动多角度的信息来综合判断,是一种理智的方法。(对未知的东西要多听、多看)③高墙在前,那条唯一的通道需要小心理智加以确认。④都从个人嗅觉、听觉、视觉的角度判断形势,这群人也就近似于乌合之众了。⑤理智要靠健全的大脑,孤立器官的感觉虽然具体,但是很肤浅。⑥在狭小危险的地方要理智谨慎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面对此类试题,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然后理解内涵。从《批评》和《理智》中任选一幅,选取一个角度简要概括其主题即可。《批评》左边是四个人抬着一只呈指责别人样子的大手,右边是一个站在箱子上的人——昂首挺胸,倒背双手。从右边站立的人的角度,可理解为:面对虚张声势的攻击,要挺直腰杆;(面对批评,要不卑不亢)普通民众不应该被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吓倒。(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批评权威)从左边的手的角度,可理解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道貌岸然的)批评者总是虚张声势(或狐假虎威)。《理智》左面是一睹高高的墙,下面有一个可以一个门,门外是一条道路;右边道路上,从左到右依次是手、耳、眼,正向门口方向运动。根据手、耳、眼都是单独感觉器官,没有形成整体(或合力)角度来理解“理智”,可理解为:仅仅依靠个人的嗅觉、听觉、视觉,未必能找到理智的道路;调动多角度的信息来综合判断,是一种理智的方法;(对未知的东西要多听、多看)高墙在前,那条唯一的通道需要小心理智加以确认;都从个人嗅觉、听觉、视觉的角度判断形势,这群人也就近似于乌合之众了;理智要靠健全的大脑,孤立器官的感觉虽然具体,但是很肤浅;在狭小危险的地方要理智谨慎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等等。4.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①法国女作家萨冈写的小说《你好,忧愁》说的是一个少女和她老爸的故事。②由于这部小说,风情优雅的法国又多了一种“萨冈式微笑”。③萨冈为搅动她情绪的温柔和烦恼起了一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忧愁。④去掉她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与忧愁优雅地握手,是不错的选择,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你好,忧愁”。⑤能拥抱欢乐,与忧愁握手,距离“只生欢喜不生愁”还会远吗?(摘自新浪博客)A.①句的主语是“法国女作家萨冈”。B.②句中“萨冈式微笑”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你好,忧愁”——这句话是选择复句。D.“风情优雅”“美丽而庄重”“拥抱欢乐”分别是主谓、并列、补充短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单句成分及复句类型。A.①句的主语是“小说《你好,忧愁》说的”,“法国女作家萨冈写的”为定语;B.“萨冈式微笑”不是比喻,是特指;D.“拥抱欢乐”是动宾短语,不是补充短语;故选C。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材料2】景区文物的维修与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文旅产业又涉及很多行业,需要相关配套,投资回报周期长,融资相对困难。文旅发展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由于财政资金短缺而社会资本参与又少,文旅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材料3】很多文创产品只是旅游纪念品,与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也没体现出文化责任。那些产品如果放到外地去卖,人们基本上不会把产品跟它所依赖的深厚文化结合在一起。旅游产品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材料4】在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传播传统文化的民俗旅游、体验美丽风光的乡村旅游等项目的开发中,要以中外交流主题年等多种文旅活动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对外传播,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采自《旅游绿皮书》《光明日报》等)(1)旅游跟文化融合是旅游发展的大趋势,请依据材料1说明理由。(2)探究材料,补写一个优化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策略。策略一:更好地对接公众需求,强化旅游过程中的文创体验。策略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文旅产业的投资力度。策略三:【答案】(1)文化概念、创新创意和文化体验是公众旅游时关注的焦点,所以旅游必须跟文化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2)示例:创新旅游产品设计,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品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根据【材料1】《公众旅游时关注内容》调查表中的“文化概念”占56.80%、“创新创意”占54.90%和“文化体验”占53.40%,可知,文化概念、创新创意、文化体验是公众旅游时关注的焦点,所以旅游必须跟文化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探究和补写。根据题干“策略一:更好地对接公众需求,强化旅游过程中的文创体验。策略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文旅产业的投资力度”的提示,结合【材料3】“很多文创产品只是旅游纪念品,与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也没体现出文化责任”和【材料2】“文旅发展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由于财政资金短缺而社会资本参与又少,文旅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可知,题干中的策略一和策略二源自【材料3】和【材料2】的探究,因此补写应探究【材料4】,进而提出策略补写。示例1:根据【材料4】“以中外交流主题年等多种文旅活动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对外传播”,可提策略:设计新颖的文旅活动,展示美丽中国的国际形象。示例2:根据【材料4】“在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传播传统文化的民俗旅游、体验美丽风光的乡村旅游等项目的开发中……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可提策略:培养高水平文创队伍,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6.默写。(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4)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5)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答案】①.天涯若比邻②.人有悲欢离合③.化作春泥更护花④.折戟沉沙铁未销⑤.秋瑾【解析】【详解】本题中“邻”“化作”“戟”“销”“瑾”等是易错字词,作答时要注意。二、阅读理解(共45分)(一)(共15分)阅读两则文言,完成下面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①、书蠹诗魔②,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③,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甲申④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⑤。恐一旦溘先朝露⑥,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陶渊明、徐渭等,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张岱《自为墓志铭》,节选)【注释】①茶淫橘虐:喜爱品茶和下象棋。②书蠹诗魔:迷恋书籍和诗歌。③帙:本,册。④甲申:明朝在这一年灭亡。⑤视息人世:苟活于人世。⑥溘先朝露:比喻突然死亡。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人鸟声俱绝__________(2)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3)布衣疏食____________(4)余亦效颦为之________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9.《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怀旧散文,表面上虽没有说孤独,但却处处让人感觉到作者的孤独。请联系同样写于明朝灭亡后的乙文加以分析。10.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痕”“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取得了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B.“见余大喜”一句表面上写金陵人高兴,实际上也写出了张岱本人的兴奋心情。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写出了张岱贪饮,包含趣味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D.《自为墓志铭》选段主要表达了悼己伤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