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页数:25页大小:3.3 M上传日期:2023-10-31 17:59浏览次数:22U1 侵权/举报

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有理数3的相反数是( )A.﹣3 B.﹣ C.3 D.【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3的相反数是﹣3.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2.分式的值是零,则x的值为()A.5 B.2 C.-2 D.-5【答案】D【解析】【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详解】解:依题意,得 x+5=0,且x-2≠0, 解得,x=-5,且x≠2,即答案为x=-5.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3.下列多项式中,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故此选项错误;B、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故此选项错误:C、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故此选项正确:D、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故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和因式分解,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必须是二项式、两项都能写成平方的形式且符号相反.4.下列四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详解】A选项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选项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选项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选项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理解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5.如图,有一些写有号码的卡片,它们的背面都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从中任意摸出一张,摸到1号卡片的概率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概率公式直接求解即可.【详解】解:∵共有6张卡片,其中写有1号的有3张, ∴从中任意摸出一张,摸到1号卡片的概率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可能性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6.如图,工人师傅用角尺画出工件边缘AB的垂线a和b,得到a∥b,理由是()A.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而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由题意a⊥AB,b⊥AB,∴∠1=∠2∴a∥b所以本题利用的是: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平行公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7.已知点(-2,a),(2,b),(3,c)在函数的图象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b<a<c C.a<c<b D.c<b<a【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小,则,.【详解】解:,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小,,,,.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O是等边△ABC的内切圆,分别切AB,BC,AC于点E,F,D,P是上一点,则∠EPF的度数是()A.65° B.60° C.58° D.50°【答案】B【解析】【分析】连接OE,OF.求出∠EOF的度数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连接OE,OF. ∵⊙O是△ABC的内切圆,E,F是切点, ∴OE⊥AB,OF⊥BC, ∴∠OEB=∠OFB=90°, ∵△ABC是等边三角形, ∴∠B=60°, ∴∠EOF=120°, ∴∠EPF=∠EOF=60°,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如图,在编写数学谜题时,“□”内要求填写同一个数字,若设“□”内数字为x,则列出方程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表示十位数的方法进而得出等式即可.【详解】解:设“□”内数字为x,根据题意可得: 3×(20+x)+5=10x+2. 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表示十位数是解题关键.10.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得到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连结EG,BD相交于点O,BD与HC相交于点P.若GO=GP,则的值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证明,得出.设,则,,由勾股定理得出,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为正方形,,,,,,又,,,,,,.设,为,的交点,,,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11.点P(m,2)在第二象限内,则m的值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______.【答案】-1(答案不唯一,负数即可)【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的点符号是“-,+”,m取负数即可.【详解】∵点P(m,2)在第二象限内,∴,m取负数即可,如m=-1,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负数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点所在象限求参数,属于基础题,掌握第二象限点坐标的符号是“-,+”是解题的关键.12.数据1,2,4,5,3的中位数是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先将题目中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即可得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详解】解:数据1,2,4,5,3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1,2,3,4,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13.如图为一个长方体,则该几何体主视图的面积为______cm2.【答案】20【解析】【分析】根据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得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的面积.【详解】解: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一个长为5,宽为4的矩形,所以该几何体主视图的面积为20cm2. 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14.如图,平移图形M,与图形N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图中α的度数是______°.【答案】3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30.【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解答.15.如图是小明画的卡通图形,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都相等,相邻两正六边形的边重合,点A,B,C均为正六边形的顶点,AB与地面BC所成的锐角为β,则tanβ的值是______.【答案】【解析】【分析】作AT//BC,过点B作BH⊥AT于H,设正六边形的边长为a,则正六边形的半径为a,边心距=a,然后再.求出BH、AH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作AT//BC,过点B作BH⊥AT于H,设正六边形的边长为a,则正六边形的半径为a,边心距=a观察图像可知:所以tanβ=.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16.图1是一个闭合时的夹子,图2是该夹子的主视示意图,夹子两边为AC,BD(点A与点B重合),点O是夹子转轴位置,OE⊥AC于点E,OF⊥BD于点F,OE=OF=1cm,AC=BD=6cm,CE=DF,CE:AE=2:3.按图示方式用手指按夹子,夹子两边绕点O转动.(1)当E,F两点距离最大值时,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cm.(2)当夹子的开口最大(点C与点D重合)时,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cm.【答案】(1).16(2).【解析】【分析】(1)当E、O、F三点共线时,E、F两点间的距离最大,此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可得AB=CD=EF=2cm,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周长即可.(2)当夹子的开口最大(点C与D重合)时,连接OC并延长交AB于点H,可得,AH=BH,利用已知先求出,在Rt△OE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O的长,由,求出AH,从而求出AB=2AH的长.【详解】(1)当E、O、F三点共线时,E、F两点间的距离最大,此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EF=2cm,∴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周长为2+6+2+6=16cm.(2)当夹子的开口最大(点C与D重合)时,连接OC并延长交AB于点H,∴,AH=BH,∵AC=BD=6cm,CE∶AE=2∶3,∴,在Rt△OEF中,,∵,,∴AB=2AH=.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与旋转的结合,做题时准确理解题意利用已知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小题)17.计算:【答案】5【解析】【分析】利用零次幂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计算,再算加减即可.【详解】解:原式.【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关键是掌握零次幂、二次根式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18.解不等式:【答案】x<3【解析】【分析】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得即可.【详解】解:,,,.【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解不等式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9.某市在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期间,为更好地组织初中学生居家体育锻炼,随机抽取了部分初中学生对“最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每人必须且只选其中一项),得到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类别项目人数A跳绳59B健身操▲C俯卧撑31D开合跳▲E其它22 (1)求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2)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开合跳”的学生有多少人?(3)该市共有初中学生约8000人,估算该市初中学生中最喜爱“健身操”的人数.【答案】(1)200;(2)48;(3)1600【解析】【分析】(1)从统计图表中可得,“E组其它”的频数为22,所占的百分比为11%,可求出调查学生总数; (2)“开合跳”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4%,即可求出最喜爱“开合跳”的人数; (3)求出“健身操”所占的百分比,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求出8000人中喜爱“健身操”的人数.【详解】解:(1)22÷11%=200.∴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200人.(2)200×24%=48.答:最喜爱“开合跳”的学生有48人.(3)抽取学生中最喜爱“健身操”的初中学生有200-59-31-48-22=40(人),.∴最喜爱“健身操”的初中学生人数约为1600人.【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制作方法,理解统计图表中的数量之间的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如图,的半径OA=2,OC⊥AB于点C,∠AOC=60°.(1)求弦AB的长.(2)求的长.【答案】(1)2;(2)【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垂径定理,可以求得的长,然后即可得到的长;(2)根据,可以得到的度数,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的半径,于点,,,;(2),,,,的长是:.【点睛】本题考查弧长的计算、垂径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1.某地区山峰的高度每增加1百米,气温大约降低0.6℃.气温T(℃)和高度h(百米)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求高度为5百米时的气温.(2)求T关于h的函数表达式.(3)测得山顶的气温为6℃,求该山峰的高度.【答案】(1)12℃;(2)T=-0.6h+15;(2)15;(3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