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1年安徽省初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考试题卷(word版含解析)
2021年安徽省初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考试题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doc页数:15页大小:1.5 M上传日期:2023-10-31 17:05浏览次数:314U1 侵权/举报

安徽省2021年初中生物学水平考试题卷注意事项:1.生物学试卷共两大题14小题,满分40分。生物学与地理的考试时间共9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感受外界声波的刺激形成听觉,听觉产生于()A.大脑B.听神经C.耳蜗D.鼓膜2.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下列发言,错误的是()A.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B.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C.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数据D.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3.下列选项中的细胞结构,图示的细胞都具有的是()衣藻细胞植物细胞神经细胞A.细胞壁B.细胞核C.叶绿体D.鞭毛4.下列关于细胞构成生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B.多细胞的动物体和植物体结构层次相同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D.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的细胞,只存在形态差异5.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B.动物的运动只与运动系统有关C.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都不消耗能量D.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其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6.右图是桃的果实结构示意图,其中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结构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农业生产的实例中,利用植物有性生殖原理的是()A.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草莓B.通过品种间的杂交,培育高产抗病水稻C.将接穗接到砧木上,繁育优良品质的苹果D.将枝条剪成小段插入士中,大量繁殖甘薯8.科学家用显微注射法,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核尚未融合的小鼠受精卵中,让此受精卵在代孕小鼠体内发育。生出的幼鼠长大后,转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鼠比与它同胎出生的对照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下列关于此项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B.研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C.研究结果说明,基因控制性状D.可推论生物在传种接代时,传递性状和基因9.下列珍稀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扬子鳄B.大鲵C.中华鲟D.白鳍豚10.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疾病,也有利于提高健康水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勤洗手、戴口罩,可防止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B.使用公勺公筷,可降低传播某些传染病的风险C.合理膳食,有助于防止因营养过剩而导致的肥胖D.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5分)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几乎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是漫长的、目前仍在进行中。(1)8世纪,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实验。下图所示的实验中,②和对照,说明植物能够更新由于小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后来,其他科学家的实验相继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2)19世纪,科学家把植物放在暗处数小时,然后让某叶片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暴露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用碘蒸处理该叶片,结果照光的部分呈深蓝色,遮光的部分无颜色变化。实验结果说明,叶片在光下产生____。(3)现在,我们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____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并对维持大气中的平衡起重要作用。12.(5分)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生活着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鱼、虾、长江江豚等生物。(1)鱼吃虾,虾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吃浮游植物,将这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写成一条食物链: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鱼、虾是。(2)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属于类动物。保护长江江豚的措施主要有建立的就地保护,迁出原地的迁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等。(3)长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数量相对稳定。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长江生态系统的能力减弱。因此,我国制定并实施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珍稀动物生境保护等-系列生态修复的政策和措施。13.(5分)血液流经遍布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时,会发生物质交换。(1)血液流经图1所示的毛细血管时,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_结合,由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血液流经图2所示的毛细血管时,变成营养物质丰富,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_____;血液流经图3所示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最终进入__,供其生命活动利用。(2)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部分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____,送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3)毛细血管内径很小、管壁非常薄且只由一层___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14.(5分)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食品和药物的生产都离不开微生物。(1)微生物不仅繁殖速度快,而且繁殖方式多样,如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乳酸菌和大肠杆菌主要进行生殖等。(2)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___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能使馒头又膨大又松软。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和酸奶时,容器须密封,原因是乳酸菌在条件下进行发酵。(3)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内,然后培养该菌,可生产用于治疗的胰岛素。(4)除上述实例外,写出一例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示例:馒头一—酵母菌)。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生物学试卷共两大题14小题,满分40分。生物学与地理的考试时间共9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感受外界声波的刺激形成听觉,听觉产生于()A.大脑B.听神经C.耳蜗D.鼓膜1.A.【解析】本题考查听觉形成的过程。人感受外界声波的刺激形成听觉,听觉产生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故选:A。B.听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C.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受声波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D.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2.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下列发言,错误的是()A.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B.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C.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数据D.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2.C.【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正确识记并理解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A、实验目的是“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说明湿度是唯一变量,故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A正确。B.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B正确。C.实验获得的数据和现象是事实证据,不能随意修改,当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假设,重新实验。选项C错误。D.要爱护好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D正确。故选C.3.下列选项中的细胞结构,图示的细胞都具有的是()衣藻细胞植物细胞神经细胞A.细胞壁B.细胞核C.叶绿体D.鞭毛3.B.【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细胞的结构的异同点。正确识记并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是解题的关键。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②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A.衣藻细胞是单细胞植物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神经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B.它们都是真核生物,都有细胞核;C.衣藻有叶绿体,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有叶绿体,有些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神经细胞没有叶绿体;D.衣藻有鞭毛,而神经细胞和有些植物细胞没有鞭毛。故选B。4.下列关于细胞构成生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B.多细胞的动物体和植物体结构层次相同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D.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的细胞,只存在形态差异4.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正确识记并理解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A.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组织构成器官,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组成,故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选项A正确。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选项B错误。C.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倍增均分,所产生的新细胞与原来的细胞的染色体相同。选项C错误。D.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的细胞,不只存在形态差异。选项D错误。故选A。5.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B.动物的运动只与运动系统有关C.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都不消耗能量D.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其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5.D.【解析】本题考查动物运动的形成。正确识记并理解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运动产生的过程及意义是解题的关键。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起到动力的作用。选项A错误。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仅靠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