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0年重庆市中考历史B卷试卷(含答案)
2020年重庆市中考历史B卷试卷(含答案)
格式:doc页数:27页大小:1.4 M上传日期:2023-10-31 00:46浏览次数:235U1 侵权/举报

2020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古代巴人在重庆境内留下了丰富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如图所示遗迹为“李家坝水田遗址中的耕作牛蹄印”,是他们已使用牛耕技术的证据之一。这一遗迹发现于今天重庆的( )A.渝中区 B.涪陵区 C.奉节县 D.云阳县2.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3.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汉代巴郡人民创作民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颂扬一位清明正直的巴都太守。这位太守是( )A.张仪 B.吴资 C.李盛 D.赵部4.文物是考证历史的原始史料。下列图片所示文物,以当时人们日常书写材料为载体的是( )A.秦半两钱 B.居延汉简 C.东汉画像砖 D.龙门石窟北魏石刻5.一些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创造了卓著的文化成果。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文化成果的搭配,正确的是( )A.韩非子﹣﹣儒家学说 B.顾恺之﹣﹣《兰亭集序》 C.贾思勰﹣﹣《齐民要术》 D.苏格拉底﹣﹣“原子论”6.赣南虽然山多,但山间溪谷多冲积成局部平原,颇宜于耕种。瑞金就是一个“种一年吃三年”的好地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下列革命根据地,以瑞金为中心形成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7.某校将以“百年历程”为题筹办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的大型图片展。下列对中共中央在如图所示会址召开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解说,正确的是( )A.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8.从全国抗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日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军总兵力的78%﹣94%,其中1937年末为88%,1938年末为94%,1939年末为83%,1940年末为78%.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四年中,中国仍然抗击着日本总兵力的34%﹣69%.这表明中国战场( )A.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 B.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 C.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D.最早结束二战的战事9.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图片所示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 )A.杨靖宇 B.赵登禹 C.张自忠 D.左权10.七七事变后,随着大片国土的陷落,各类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大批迁入重庆。这( )①使重庆成为全国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②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③为全国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④使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和中华民国陪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揭示历史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如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原因结果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一二•九运动的爆发C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A.A B.B C.C D.D12.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下列资料中,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的是( )A.电视剧《澳门的故事》 B.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 C.小说《澳门历史演义》 D.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13.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埃及创造的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儒略历 D.帕特农神庙14.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是发表于1939年4月的一幅由英国人创作的漫画《德国永远不会被包围》。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A.德国全面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B.德国避免了经济危机的打击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打击德国 D.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15.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B.亚非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C.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16.(5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中国历经沧桑,民族认同始终如一,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越是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造成这一鲜明特性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实现了“书同文”。……汉代儒者继承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重视揭示《春秋》中有关“大一统”的微言大义。董仲舒宣扬“大一统”为“天地之常经”,汉武帝采纳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大一统社会政治环境下,司马迁撰著的《史记》,不但重视反映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历史,而且对于汉朝的“海内一统”和国家强盛给予热情颂扬。……秦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以炎黄之后自居。儒家“大一统”思想始终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支柱,使分裂的国家终归于统一。﹣﹣摘编自黄朴民《“大一统”原则规范下的秦汉政治与文化》等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1)“大一统”思想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文明的认同。 (2)秦统一文字、汉统一思想等文化现象体现了“大一统”的时代精神。 (3)《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统治者不再坚持“大一统”思想。 (5)“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17.(2分)观察如图,请将下列遗址的名称写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1)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2)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18.(3分)观察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的方框内写出相应国家的名称。(2)请在图例栏中对应的横线上写出:柏林墙。(3)仔细观察该图,指出柏林墙的修筑使西柏林处于怎样的状态。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共13分。19.(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朝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至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生人数约计1700人。遭受一战打击的欧洲经济萎缩。远涉重洋来到欧洲的勤工俭学生,遭受到苦力待遇,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以掠夺别国和本国劳动者生存的事实。他们深切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和剥削、压迫、战争密不可分的,要想免除这些灾难,必须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他们逐渐抛弃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建立共产主义组织,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摘编自卫金桂等《一战后的旅欧华工、勤工俭学生与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材料三: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归纳留法勤工俭学生受到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4)综上,你可得出怎样的结论?20.(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世界秩序严重失调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人员死亡达1850万,其中1000万为非战斗人员,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516亿美元。﹣﹣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随着大批新兴独立国家的加入,联合国的组成情况逐渐发生变化。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多为新兴的独立国家)的一致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更使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内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从而扭转了联合国受两个超级大国左右的局面。在这之后的历次联合国的重要会议上,都能听到一百多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据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等整编材料三: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同110多个国家的240个政党发出共同呼吁,呼吁各方以人类安全健康为重,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加强国际抗疫合作。﹣﹣摘编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2)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联合国是由哪次国际会议决定成立的?并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所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获得的启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1.(6分)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法制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经过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古罗马颁布了其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它被称为什么?其颁布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2)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3)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财力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观察如图,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我国以经济发展为基石的综合国力的增强有何重大意义?22.(6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其原因是什么?(2)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核心内容。历史上哪次大会开始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有何历史意义?(3)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是党和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指出小岗村农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影响。 2020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1分)古代巴人在重庆境内留下了丰富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如图所示遗迹为“李家坝水田遗址中的耕作牛蹄印”,是他们已使用牛耕技术的证据之一。这一遗迹发现于今天重庆的( )A.渝中区 B.涪陵区 C.奉节县 D.云阳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李家坝水田遗址的相关史实。古代巴人在重庆境内留下了丰富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解答】1998年10月~1999年1月,四川大学三峡考古队对重庆市云阳县李家坝遗址进行发掘。李家坝遗址作为巴人分布在澎溪河流域的一个区域性中心,是继涪陵小田溪遗址之后,巴文化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