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12沈阳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2沈阳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格式:doc页数:7页大小:628.3 K上传日期:2023-10-31 00:38浏览次数:418U1 侵权/举报

2012年沈阳中考试题历史部分一、单项选择(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1.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器时代的开端与得到考古证明的第一个王朝——商朝的出现是相一致的。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个——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被发掘。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官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上述材料说明的是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2.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而绝非一次探险。作为一个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张骞通西城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郑和下两洋3.战国以前的印章统称为“玺”,秦统一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用玺,官员和百姓的印章只能用印。以后封建社会中历代王朝大体沿袭这一制度。下列印章按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清朝顺治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宝印b.秦朝铜印c.宋朝象牙质印A.abcB.bcaC.acbD.cba4.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5.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刘邓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与上述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6.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一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的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迷材科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背景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D.土地改革的影响7.埃及人信奉多神,并且像许多的国家一样,认为王也是神,所以在一切神或王的名字四周都装饰有特别的图案。右图的象形文字就出现在装饰的图案之中,是法老拉美西斯九世的名字。该文物最早应该出现在[来源:学+科+网]A.印度河流域 B.两河流域 [来源:Z§xx§k.Com]C.黄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8.释迦牟尼早期的求道经历坎坷,他在修道者的森怀里,以少有的苦行折磨着自己,摒弃一切生命的贪欲,终日处于苦思冥想的状态。他的打坐方式,是当时印度较盛行的“止观”禅定。释迦牟尼坚持六年,用以探索心源。由此创立的宗教是A. 佛教B. 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19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A.是为了抢占殖民地 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C.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  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 10.当初,纺织业的机器因为经常出现故障,曾被当作怪物。直到1806年,曼彻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家由蒸汽机转动的织布厂之后,英国人才真正明白机器生产是发财致富的便捷途径。与上文中的蒸汽机出现的相关历史人物是A.哈格里斯夫 B.爱迪生 C.瓦特 D.史蒂芬孙11.明治政府将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一些私人资本家,如三井得到了一座煤矿、一家纺纱厂和一家制丝厂,三菱则获得了一家造船厂、一座煤矿、一座银矿和两座金矿。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 B.明治政府大力扶植私人企业C.明治政府重视发展科技 D.明治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12.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或监督权利的实施。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工人监督条例,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等。上述材料反映出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3.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家代表说道“法国是这次战争最大的受伤者,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拿更多的战利品。”“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战争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里孟梭。上述情景体现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A.维护和平B.加强合作C.挑起战争D.战后分赃14.作为判断一场争执是非对错的法庭,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将下列图片的序号与相关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①1940年,德国轰炸机飞临伦敦上空,目标定为打垮英国皇家空军。②公元前216年,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率领军队与罗马军队会战于坎尼。③1914年,德军与英法联军会战于马恩河。a布匿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A.①——c ②——a ③——bB.①——a ②——c ③——bC.①——b ②——c ③——aD.①——b ②——a ③——c15.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直正独立。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O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上边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C.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 D.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读图说史(本题2小题,16题7分,17题5分,共12分)16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古希腊瓶画(传授学生七弦琴)  图二 汉代画像砖(儒学讲经图)图一:在古希腊的城市里,男孩从7-12岁上学,在学校里练习乐器演奏、跑步、角力、拳击,学习诗歌、天文、史地、锻炼当众演讲,开展自由言论,从而增强体魄,提高素养,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图二: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城外创建太学,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封建统治的人才。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儒家经典,学成后经考试按等第录用。[来源:学_科_网](1)图一、图二属于史科类别中的哪一类?(把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符号写在答题卡上) (1分)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的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3分)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3)两幅图片反映了古代哪方面的情况?(1分)(4)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愿意去哪里上学?简要说明理由。(2分)17.观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上图为伦敦电力供应公司1894年发行的货物表,上面登有家电的信息,目的是以此方式促进人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家电的需要。(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3分)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2)图片反映出的内容是受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分)(3)通过观察图片,你感受到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三、材料解析(本题3小题 , 18题5 分,19题6 分,20题 7 分,共18 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里近代史上中西冲突的第一件事,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因通商上的隔阂深了,借烧烟而爆发的,实则通商上种种的症结,郁而必发,烧烟特其导火线耳。其结果,中国因兵力不敌,英人逼迫江宁,清人不得已,于江宁议和,订立条约{一} 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三}进出口税,则秉公议定。{五} 割香港岛。材料二:从五口通商至甲午之战,为中国受外力压迫之时代。自甲午之战以后,可谓中国受外力压迫而起变革之时代。革新之源动力有二:(一)士大夫,(二)平民也。前者侧重于政治改革,后者则较易注重于社会方面。前者,康有为等之主张变法维新代表之。后者,孙中山之革命代表之。材料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起义遭受了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1)材料一中的“烧烟”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 分)(2)根据材料一内容推断,“江宁”是今天的哪座城市?( 1 分)(3)根据材料二回答,“革新之源动力”中的“士大夫”侧重于哪方面的改革?( 1 分)“平民”的代表是哪位历史人物? (1 分)(4) 根据材料三问答,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指什么?(1 分) 19.文艺复兴将欧洲由黑暗的中世纪带往近代。也许在历史中,没有一个时代比它更具革命意味或浪漫色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欧洲各国的书籍长期以来是抄录在羊皮纸上的,难以流传。12世纪以后,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西传,对欧洲各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4世纪起,欧洲普遍采用了人造纸张,德国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这些都有利于书籍的出版和文化的传播,从而加速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材料二:薄伽丘(1313年-1375年)的《十日谈》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拉斐尔(1483年一1520年)的《圣母像》以圣母玛利亚、耶稣和约翰为题材,画中人物完全摆脱宗教色调,玛利亚仪容秀美,神态端庄,耶稣和约翰依偎在她的膝下,显得非常亲昵,使人自然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喜悦。彼特拉克(1304年~1374年)在《歌集》中写道“天下地下和大海中众多的生命之物……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服务于人。”诗中讴歌人间的世俗生活和美好的大自然,表现了正在形成的一种新的时代精神。[来源:Zxxk.Com]汉漠拉比(?-公元前1750年)是巴比伦文明最重要的缔造者,在他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序言中,宣称是神灵选择他“为人民带来幸福……令正义在大地上出现,摧毁罪恶,以便强者不能欺侮弱者,像太阳一样升起照耀人们,给大地带来光明。”拉伯雷(1494年—1553年)的《巨人传》揭露了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在他的理想社会里,人性是善良的,人民是淳朴的,他理想的行为准则就是:“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材料三:第谷是丹麦天文学家。他认为地球在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行星绕太阳转,而太阳则率领行星绕地球转。他曾制造过许多大型、精密的天文仪器。他多年精心观测得到的资料,为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典定了基础。开普勒是德国天文学家。他著有《彗星论》《哥白尼天文学概要》等,证明行星是按椭圆形的轨道运行的,行星距离太阳越近,运动越快。他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当时最精确的一份星表,说明行星的运动和位置。材料四: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意大利的艺术家、建筑师多被招聘到西欧各国,而欧洲诸国的学者、文人和青年学生前往意大利访问、留学,蔚然成风。在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也接踵兴起了。15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在德国、法国、瑞士,以及英国、西班牙和尼德兰等地传播开来。(1)材料一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得益于哪两项技术?(2分)(2)阅读材料二内容,请你辨析后,写出属于文艺兴时期的两位人物。(2分)(3)根据材料三回答,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哪个领域的革命?(1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1分)2O.在过去的200多年里,美国以自己的方式主导和演绎着世界的历史。这里面,既有追求自由的坚韧,也有攫取利益的贪婪。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考察美国兴盛的原因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首先放在美国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