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08沈阳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8沈阳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格式:docx页数:9页大小:290.9 K上传日期:2023-10-31 00:38浏览次数:296U1 侵权/举报

2008年沈阳中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2.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3.毛泽东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部柳条湖地区,它 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的基地。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5.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其创始人是自称为“安拉使者”的穆罕默德。这个新生的宗教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席卷阿拉伯半岛。随后,又伴随着阿拉伯大军的新月旗帜和弯刀,跃入了更广阔的天地。该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6.右图中这座奇特的雕像,蕴涵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 的传说。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 域辽阔的国家是(   )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希腊                        D.阿拉伯 7.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起来。新兴的资产者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于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B.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C.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        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8.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如暴风,如骤雨,打垮了专制帝国,建立了共和政权,足以宣告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开始在欧洲大陆形成,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国会重新召开                     B.攻占巴士底狱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苏格兰人民起义 9.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进行上述改革的国家是( ) A.日本            B.英国         C.俄国          D.美国 10.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C.经济全球化                      D.东欧剧变二、对号入座 (本题3小题,11小题3分,12小题4分,13小题3分,共10分) 11.逝去的注定不会再现,然而无数废墟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一段段远古的文明正是在这种回望中逐渐展露出她神秘的笑靥。请将下列文物图片的序号与相关地域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把连接结果填到指定的位置上。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连接结果为:①— ②— ③— 12.在人类社会发展长河中,有众多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常常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代表。请将下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括号内。 A.贝尔           B.老子          C.明治天皇       D.瓦特 (1)他发明的新型蒸汽机,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新型蒸汽机也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 (2)他是一个标志性人物,日本在他当政时期,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富民强国之路。( ) (3)1876年3月10日,他发明的电话,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方式,距离不再是人们相互交谈的障碍,从此揭开了通讯史上崭新的一页。( ) (4)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著有《道德经》一书,提出了大和小、有和无、上和下、贵和贱、富和穷、强和弱、福和祸等一系列对立的概念,认为对立的双方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 ) 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请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把排序结果用字母符号填到指定的位置上。                     A.辽沈战役       B.红军长征     C.南昌起义 排序结果为: 三、归纳整理(本题2小题,14小题4分,15小题6分,共10分) 14.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请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表格空白处。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珍珠港事件 C.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D.萨拉热窝事件 15.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后人无法对它亲身体验。因此,我们借以发现、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就是史料。请将下列材料前的字母符号按题目要求填到相应的横线处。 A:       B: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可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 C: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社会契约论》 D: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 E: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如果由同一个人来行使所有这三种权力: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公众决策的权力和量刑定罪的权力,一切都将失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F: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图的征服活动……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的咨文 (1)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应选择的材料: (2)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应选择的材料: (3)研究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应选择的材料: (4)研究冷战应选择的材料: 四、读图说史(本题2小题,16小题4分,17小题6分,共10分) 16.文化是透视历史的门扉,历史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它就蕴涵在文化的背影里。                     A.明《元宵行乐图》           B.清木板年画《发财还家过新年》 从上面绘画作品中,你获取了哪些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 方面一: 方面二:方面三: 方面四:17.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为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断的斗争与探索。请看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二 清帝退位诏书                 图三 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队伍  图四 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声援学生 (1)图一、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三、图四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五、材料解析(本题2小题,18小题4分,19小题6分,共1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绸、铁器、漆器、麻织品及领先世界的冶铁技术相继传到欧洲。西域马匹、蔬菜、瓜果的东来,丰富了汉朝人民的生活。异域的音乐、舞蹈也使汉朝乐舞更加丰富多彩。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彼此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一个整体的世界首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各洲间的贸易发展迅猛,世界市场逐步扩大。 材料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需要,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加以科学的改造,并和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四:原子能又称核能,1952年,美国尝试利用原子能发电。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到1991年,全球共有420座核电站。 下列观点如果与上述材料相符合,请在括号内打“√”,不符合打“×”。 (1)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 (2)新航路的开辟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3)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4)新科技革命中原子能成为新能源。( ) 19.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叶,英国人在大西洋沿岸拥有了13块大大小小的殖民地。经过100多年的开拓、各地经济往来与交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成为了共同的语言,这样由来自欧洲的移民融合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形成。 材料二:北美人民对英国殖民者的压迫表示极大不满,掀起了反抗斗争。1775年4月19日,在来克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这场为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解放战争,最终以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结束。 材料三: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为了摆脱困境,争取战争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陆续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首先通过了《宅地法》,允许在西部的无主土地上连续耕种5年以上的美国农民,缴付少量手续费就可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接着,又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以上摘自《强国兴衰史》 材料四:1870年美国生铁产量为190万吨,到1890年增至1030万吨。钢产量1880年为120万吨,到1900年为1020万吨。煤产量在1870年为3310万吨,到1900年为26970万吨。棉花消费量在1880年为157万包,到1898年为346.5万包。                               ——《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北美13块殖民地上形成的新民族叫什么?(2)材料二中体现出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取得战争的胜利,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两个法令?(4)材料四反映的内容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关?材料四反映出这次工业革命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