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12年江苏淮安化学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2012年江苏淮安化学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格式:doc页数:15页大小:281 K上传日期:2023-10-30 21:43浏览次数:115U1 侵权/举报

2012年淮安中考化学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 A.质量很小B.不断运动C.体积很小D.之间有空隙考点:物质的微粒性。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分子的特点: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体积质量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考虑本题.解答:解:A、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与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B、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是由于构成油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体的嗅觉细胞接触,而闻到,故B正确;C、体积小是从是否用肉眼看到与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无关,故C错;D、油墨的三态变化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与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无关,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的特点用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2.中考期间,小芳妈妈为她制定的早餐食谱是:馒头、煎鸡蛋、牛奶,从膳食平衡角度看,你认为最好还应补充( ) A.豆浆B.牛肉C.蔬菜D.米饭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所提供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考虑本题.解答:解:馒头中含有淀粉、煎鸡蛋中含有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所以还缺少维生素,在水果蔬菜中富含有维生素.A、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故A错;B、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B错;C、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C正确;D、米饭中含有淀粉,故D错.故选C.点评:要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并且要知道常见物质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B.植物光合作用C.铁制品生锈D.木材制成桌椅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铁制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木材制成桌椅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4.小明同学取生活中的四种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物质矿泉水雨水橙汁蔗糖水PH7.35.83.67.0 A.矿泉水B.雨水C.橙汁D.蔗糖水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A、矿泉水的pH是7.3显碱性;B、雨水的pH是5.8,显酸性;C、橙汁的pH是3.6,显酸性;D、蔗糖水的pH是7.0,显碱性;然后根据物质的PH越小酸性越强考虑.解答:解:物质的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酸性越弱.A、矿泉水的pH是7.3显碱性;B、雨水的pH是5.8,显酸性;C、橙汁的pH是3.6,显酸性;D、蔗糖水的pH是7.0,显碱性;通过对比可知,橙汁的pH最小,它的酸性最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pH大小与酸性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PH与酸碱性的关系.5.我省从今年3月20日起,统一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他们直径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露天焚烧秸秆B.利用太阳能发电C.汽车排放尾气D.直接用煤作燃料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根据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分析;B、根据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特点分析;C、根据汽车排放尾气的成分分析;D、根据直接用煤作燃料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B、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故B符合题意;C、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C不符合题意;D、直接用煤作燃料,产生大量的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铜属于纯净物B.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青铜的硬度比铜大D.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依据青铜的成分分析判断;B、依据金属材料的范围分析判断;C、依据合金的性质分析判断;D、依据青铜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青铜的成分可知青铜是铜锡的合金,所以是混合物;B、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金属合金,青铜属于金属合金,所以是金属材料;C、金属制成合金后其硬度要比原金属的硬度要大,所以青铜的硬度比铜大;D、由于青铜是铜锡的合金,所以其耐腐蚀性更强,且易铸造成型;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金属及合金知识的考查,掌握金属与合金间性质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C.检验CO2是否集满D.稀释浓硫酸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注意液体的量和试管夹的拿法;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C、对气体进行验满时,木条要放在集气瓶口;D、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液体加入的顺序.解答:解:A、试管内的液体太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试管夹的短柄上,故A错误;B、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故B错误;C、检验CO2是否集满时木条不能伸入集气瓶中,要放在瓶口,故C错误;D、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或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准确读取图中的信息,联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基础.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考点:酸碱盐的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A、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D、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可用于制作照明弹.解答:解:A、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于除油污,正确;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前后因果关系不对应,故错误;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所以可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正确;D、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正确;故选B.点评:通过解答本题,能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9.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解答: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但是不是降低的可燃物的着火点,叙述错误;B、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叙述正确;C、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减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难度,叙述正确;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叙述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B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将滤渣溶于稀硫酸 A.AB.BC.C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从给定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评价,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针对性.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解答:解: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所以点燃后闻到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为羊毛,而无明显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是涤纶.可以鉴别.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可以除去杂质.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经上述操作可以得到不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的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除杂和分离中要注意操作和试剂使用上语言用词的恰当,如本题D,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就导致实验失败,而“适量的氢氧化钠”实验就成功了.二、填空与解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聪聪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硫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SO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a+表示2个钠离子.(3)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故答案为:(1)3SO2;(2)2Na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