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19年江苏淮安化学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2019年江苏淮安化学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530.3 K上传日期:2023-10-30 21:43浏览次数:72U1 侵权/举报

2019年江苏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燃烧B.石蜡熔化C.苹果腐烂D.糯米酿酒【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汽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B、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苹果腐烂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D、糯米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B。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B.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C.密闭的房间中可燃煤取暖D.家庭装修时应使用环保材料【分析】A.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B.根据油脂的功能进行分析;C.根据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劣质产品中含有甲醛进行分析。【解答】解:A.加铁酱油中含有铁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故A正确;B.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故B正确;C.在密闭的房间用煤取暖,会生成一氧化碳,生成煤气中毒,故C错误;D.劣质家俱中含有甲醛,有强烈的致癌性,家庭装修时应使用环保材料,故D正确。故选:C。3.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A.K2SO4B.KH2PO4C.NH4HCO3D.Ca(H2PO4)2【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4.用黑钨矿[主要含钨酸亚铁(FeWO4)]可制得金属钨。钨酸亚铁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为( )A.-2B.+2C.+4D.+6【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x=+6价。故选:D。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C. 加入块状固体D. 读取液体体积【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故选:A。6.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应立即用水浇灭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一定发生燃烧,如果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错误;B、将木柴紧密堆积不利于燃烧,错误;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不能用水浇灭,错误;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有利于保护图书,正确;故选:D。7.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或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A.食醋B.淀粉C.白糖D.豆油【分析】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导致溶液呈酸性分析。【解答】解:A.食醋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溶液显酸性,故正确;B.淀粉不溶于水,其为中性,故错误;C.白糖溶于水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显中性,故错误;D.豆油不溶于水,其为中性,故错误;故选:A。8.香草醛(C8H8O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C.一个分子中有19个原子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8:3【分析】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每个分子的原子构成。【解答】解:A、香草醛分子由碳、氢、氧原子构成,而香草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8)+(16×3)=152,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香草醛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8+8+3=19,该选项说法正确;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8):(1×8):(16×3)=12:1: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目的主要操作A制取少量熟石灰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B除去氮气中少量氧气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木炭C比较铜、银金属活动性取样,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D区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A.AB.BC.CD.D【分析】A、根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判断。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灼热的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铜、银与稀硫酸均不反应,不能比较铜、银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氯化钙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0.“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 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分析】A.根据氧气的浓度变大,燃烧剧烈进行分析;B.根据可燃性气体中混有一定空气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C.根据甲烷一定消耗的氧气一定进行分析;D.根据降温冷却后水变成液体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化镍作为载氧体,使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甲烷燃烧迅速,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故A正确;B.氧气和没有和甲烷直接接触,没有形成混合气体不会发生爆炸,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等质量甲烷,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也不变,故C错误;D.反应生成的气体冷却后,水变成液体,剩下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1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      ②氧气      ③酒精      ④干冰      ⑤小苏打 (1)可用于面粉发酵的是______。 (2)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 (3)可用于配制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可用于面粉发酵的是小苏打碳酸氢钠,故填:⑤。(2)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氧气,故填:②。(3)可用于配制医用消毒剂的是酒精,故填:③。12.2019年底,徐宿淮盐铁路将建成通车,淮安人可实现高铁出行。 (1)高铁在建造时使用了大量的新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 B.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 C.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 D.建筑高铁路基的钢筋混凝土 (2)高铁刹车制动盘使用合金锻钢制作,主要利用该合金耐高温、______等特性。 (3)在高铁站的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高铁轨道焊接时,可用铝热反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金属材料的特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A.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是复合材料;B.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建筑高铁路基的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故填:B;(2)高铁刹车制动盘使用合金锻钢制作,刹车需要摩擦,说明该合金具有耐磨性,故填:耐磨。(3)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4)高铁轨道焊接时,可用铝热反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故填:置换。13.如图是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80℃时,KCl、NH4Cl与NaNO3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 (2)20℃时,50g水中加入20gNaCl,充分搅拌后,形成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60℃时,分别将相同质量的NaCl、NH4Cl与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______。 (4)60℃时,配制KNO3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最高不会超过______(精确到0.1%)。【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1)80℃时,KCl、NH4Cl与NaNO3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NaNO3>NH4Cl>KCl;(2)20℃时,50g水中加入20gNaCl,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3)60℃时,分别将相同质量的NaCL、NH4Cl与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KNO3;(4)有关的计算要准确。【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80℃时,KCl、NH4Cl与NaNO3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NaNO3>NH4Cl>KCl;故答案为:NaNO3>NH4Cl>KCl;(2)20℃时,50g水中加入20gNaCl,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并且试管底部有固体析出;故答案为:饱和;(3)60℃时,分别将相同质量的NaCl、NH4Cl与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KNO3,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最大;故答案为:KNO3;(4)60℃时,配制KNO3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最高不会超过:;故答案为:52.4%;14.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性。 (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 (3)水作为原料,可获得多种产品。 ①工业上常用水制取水煤气,原理为:,该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______能 ②利用CO和H2制取二甲醚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变化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来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2)区分硬水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肥皂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填:肥皂水;(3)①工业上常用水制取水煤气,原理为:,该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化学;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甲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