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短视频文案>育儿>2“班级里有小朋友欺负你吗?”放学路上,妈妈千万不要这样问
2“班级里有小朋友欺负你吗?”放学路上,妈妈千万不要这样问
格式:docx页数:3页大小:24.9 K上传日期:2023-10-28 00:55浏览次数:423U1 侵权/举报

班级里有小朋友欺负你吗?”放学路上,妈妈千万不要这样问 每天孩子放学后,或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饭时,你是不是会很好奇孩子在学校里的这一天过得怎么样?这样的连环追问,你家是不是也有过?“宝贝在幼儿园/学校适应得怎么样?”“喜欢新老师吗?”“有小朋友欺负你吗?”“午饭吃的什么,吃的多吗?”“老师喜欢你吗?”…… 当家长带着满腔关心问孩子时,常常会“吃闭门羹”,这是为什么呢? 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条帖子: 虽然可能是个段子,但感觉莫名真实。 聊天是门学问,和孩子聊天、进行亲子沟通尤是如此。 有研究表明:每天放学,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孩子期待着与家人说一天的生活感受,期待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认可、鼓励与支持。 所以这时的询问,是亲子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如果父母的提问诸如“学校里有没有人欺负你”,会把孩子往错误的方向进行“启发”。 1孩子放学以后千万别问这些问题  “今天表现好不好啊?” 这样的问题比较笼统而且具有消极引导倾向,孩子既不知道怎么回答,也不知道如何衡量自己的表现。家长不妨改问“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吗?”先用积极的关注,帮助孩子回忆一天里有趣的事情。   “有没有人欺负你?” “欺负”这个词一下子就把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放到了对立的位置,带有负面倾向色彩。有的孩子为了让父母得到“满意”的答案,甚至会编造一些故事。家长可以改问“今天有没有认识新朋友?”“XX小朋友怎么样,给妈妈介绍一下”。  “今天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 在幼儿园里,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孩子在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环节、每个活动都是学习,如果家长这么一问,年龄小的孩子很难回答清楚这个问题,而且,家长如果经常这么问,还可能会给他们造成压力,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老师喜不喜欢你?” 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关心与喜爱都是公平的,而且开学之初,老师忙于安抚孩子们的分离焦虑,并没有过多时间与孩子建立深度的情感联系。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回忆老师在生活上对他的照顾,告诉他老师很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今天表现好吗?”“老师喜欢你吗?”这类都是开放性提问,对孩子来说,非常难回答,问多了会让孩子反感。 “有人欺负你吗?”这样的问题,则像是在暗示“你是不是被欺负了?”并且这个提问透露出父母消极关注的,如果常常用这样的问题来“启发”给孩子,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得非常“敏感”,凡事都从,这人是不是在欺负我的角度来认知。2亲子沟通建议这样问 那应该怎么和孩子聊天呢?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忧,要注意引导孩子关注积极、正面的信息。尽量避免“抽象”、“宽泛”的问题。 家长可以藉由孩子在园的生活小事打开对话,问一些容易回答的具体问题,这样孩子通常比较愿意回答,也不会感觉到压力。 接孩子放学时,可以试着聊以下这几个话题 今天有些什么好玩的事? 强化好玩有趣的正面信息,让孩子把好玩的事情分享出来。孩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往往蕴含着自己的兴趣点和价值观。 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了什么呀? 比起问孩子“你今天学了什么”,不如直接具体地问“你今天画了什么画”“做了哪些手工”“听了什么故事”“玩了哪些活动”等,孩子好回答,引导孩子回忆和复述,互动中,妈妈要留意点赞孩子的“进步”。 今天和哪个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啦? 这个问题足够具体,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交往情况,同时也能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和班上的小伙伴互动交流,从而交到好朋友。 你今天有帮助老师或者小朋友吗? 孩子回答这个问题时会充满自信和自豪,愿意描述事情的细节。如果他一时答不上来也没关系,家长可以帮他一起梳理这一天在幼儿园与老师和小朋友相处的经过,告诉他下次如果看到有人需要帮忙,应该主动施以援手。 有需要妈妈帮忙的事吗? 让孩子明白,父母是ta坚实的后盾,如果有困难,爸爸妈妈一定站在ta这一边,给孩子以安全感。3要“倾听”不要“指责” 和孩子聊天,最忌讳的就是聊着聊着就变成了“指责”和“质问”。聊天时,想要孩子诚实地说出感受,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要耐心“倾听”。 有时候不知不觉和孩子的对话就变成了这样:“今天学了什么?你怎么都记不住呢?”“不是告诉你了,有事就找老师,你为什么不找呢” 类似这样指责的话一旦出来,就很难让小朋友有兴趣继续和你聊下去了。 家长可以对孩子讲的话题保持高度的兴趣,多询问、少评论,多说“你”,少说“我”,耐心的引导孩子轻松的说出心里话,这样就很容易让话题源源不绝地继续下去。4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有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拥抱孩子或者搂着孩子的肩膀更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很容易获得幸福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愉悦,形成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 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的爱和肯定,是努力学习和积极生活最好的推动力,而“拥抱”是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孩子在幼儿园待了一天,是离开妈妈爸爸最长的一段时间,孩子心中的分离焦虑和恐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父母在接到孩子的那一刻,一个大大的拥抱可以消除孩子内心的焦虑和恐慌,心情会更加愉悦,也会给彼此间的交流营造更好的氛围。 这个拥抱看似简单,但是在孩子心里,这让他们感到自己被爱着,从而带来巨大的满足感。 然后告诉ta:“宝贝,爸爸妈妈好想你啊”。一句简单的表达会让孩子忘记所有不愉快,感受爸爸妈妈陪在身边的温暖,变得更开朗、自信和勇敢。 《小欢喜》里说:“孩子把最美好的一部分给了你,其实你是更大的收获者。” 我们不仅是最大的收获者,也是孩子未来成长的陪伴者。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成功的教育就从有效的沟通开始吧。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