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30号—(答案版)2022年中考物理考前回归教材备考系列(复习思维导图+必备知识手册)——声现象.p
30号—(答案版)2022年中考物理考前回归教材备考系列(复习思维导图+必备知识手册)——声现象.p
格式:pdf页数:15页大小:1.3 M上传日期:2023-11-17 08:18浏览次数:468U1 侵权/举报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思维导图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回声,就是声波反射形成的。人耳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3.声波(1)声波:音叉的振动使它附近的空气时而变密、时而变疏,周围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状态,并且不断地向远方扩展,这就叫声波。(2)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约为1500m/s;在钢铁中更快,速度可达5200m/s.(3)影响声速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4.人耳如何听到声音(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人耳听觉障碍如果是传导障碍,一般可用骨传导来帮助听到声音。如果是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2)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3)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这就造成了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度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的方位。(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以下情况: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声波可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如隔墙能听到相邻房间里的声音。不同障碍物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通常情况下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音的能力强。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的光滑圆形墙壁能使声波发生多次反射;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如音乐厅的蜂窝状天花板就是为了吸收声音。对标考点一、考点导图二、真题再现考向一:声音的产生(2021·河北)如下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故C错误;D.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是D错误。故选A。考向二:声音的传播(2021·山西)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答案】B。【解析】合唱声是由人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量调大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考向三:声速(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v光___________v声;声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中___________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声音。【解析】[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所以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考向四: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2021·淄博)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产生的。(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答案】(1)物体振动;(2)响度;音调;(3)能量。【解析】(1)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因为力度不同,物体的振幅不同,响度则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3)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使烛焰熄灭。考向五: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2021·重庆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_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答案】振动;不能。【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鼓面的振动产生的。[2]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的响度将会逐渐变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2.2声音的特性思维导图知识梳理■知识点一:音调1.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4.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微点拨一】超声波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微点拨二】次声波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等都能产生次声波。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知识拓展】声音的音调1.音调: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1)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2)物体的大小、粗细、结构发生变化,其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如:用手指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用手指堵住笛子的不同气孔、拨动伸出桌子不同长度的钢板尺等都会改变声音的音调。(3)敲击或拨动发声体的力量不同,会影响到声音的响度。(4)和音调有关词语有:歇斯底里、尖叫、男高音、女高音、声音低沉等等。■知识点二: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微点拨】响度1.敲击或拨动发声体的力量不同,会影响到声音的响度。2.和响度有关的描述词语,常见的有:声音洪亮、高声、大声、声如洪钟、低声(响度)细语(音调)等。■知识点三: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微点拨】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辨识发声体、声纹锁等都是利用的音色。对标考点一、考点导图二、真题再现考向一:判断声音的三种特性(2021·苏州)海洋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岸附近的长鳍领航鲸能模仿对手虎鲸发出的声音,有些声音人耳听起来竟然不能分辨出是长鳍领航鲸发出的,这表明它能模仿对手声音的()。A.音色B.响度C.声速D.音调考向二:决定声音特性的因素(2020·咸宁)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选题“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答案】音色;空气;响度。【解析】口技演员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口技艺人模仿的各种语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醒木拍得越重,桌面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案为:音色;空气;响度。考向三: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2020·四川甘孜州)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答案】D。【解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3声音的利用思维导图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声音传递信息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人们说话进行交流,医生用听诊器查病,敲击铁轨判断故障等,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2.在声音传递信息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有:B超利用B型超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成像原理,利用声音反射测距,听诊器利用声音信号诊病,蝙蝠利用超声辨别物体和障碍物,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测距,听声辨识人或物,利用超声波探伤等。■知识点二:声音传递能量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起飞时,旁边建筑物玻璃被振响、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超声波碎石机振碎人体内结石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2.在声音传递能量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考题内容有:利用超声波碎石为病人治病,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污物,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等。对标考点一、考点导图二、真题再现考向一:声音的利用类型的判断1.(2021·武汉)关于声现象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答案】D。的【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和方位判断昆虫的位置,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2021·眉山)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关闭门窗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