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26号—2021-2022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清单(北师大版).pdf.PdfClearW
26号—2021-2022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清单(北师大版).pdf.PdfClearW
格式:pdf页数:12页大小:342 K上传日期:2023-11-17 08:18浏览次数:465U1 侵权/举报

第一单元生命的发生与发展2021-2022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清单考点1生命的起源1.生命的起源的5个假说:(1)神创论:来自天意,由神或上帝创造的(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3)生生论:雷迪和巴斯德实验实验结果说明: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4)宇宙生命论: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5)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2.化学进化论(1)原始地球(能量)条件:闪电、宇宙射线、高温、紫外线。(2)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但没有氧气(游离的氧)(3)原始大气在当时的能量环境下在形成了有机小分子,小分子汇聚在原始海洋中,形成了原始生命。(4)1853年米勒的模拟实验2.米勒实验:a.密闭实验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大气。b.正负电极火花放电模拟的是闪电。c.沸水模拟的是原始海洋。d.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实验的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小分子无机物到小分子有机物这一过程可以实现。(6)证据: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考点2生物的进化1.进化: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2.进化论的依据:(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中间过渡类型化石、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2)胚胎学上的证据(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从一个受精卵开始、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的比较)(3)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同源器官)(4)比较古生物的DNA和蛋白质3.化石: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1)种子蕨的化石证明了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2)始祖鸟的化石,证明了鸟类是从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3)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生物的化石越复杂越高等。(4)根据地层中化石分布①证实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②进化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5)生物进化历程①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鸟类②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③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6)生物进化历程中需注意的问题:①蕨类植物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来的,而是由原生生物中的藻类类群进化来的。哺乳类不是由鸟类进化来的,而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②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爬行类而不是两栖类。4.胚胎学上的证据:在发育初期都有鳃裂、尾、肢芽;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5.同源器官:形态和功能不同,但它们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是相似的6.细胞色素C——稳定,不易变异,对比氨基酸差异。7.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定义: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2)内容①过度繁殖——前提②遗传变异——基础③生存斗争——动力④适者生存——结果(3)辩证思维是先选择再变异,还是先变异,再选择?是先变异,在过度繁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变异个体,自然选择出适合生存的动物个体,优秀个体不断繁殖,优势基因得到了积累,从而存活下来许多适应生存的个体。(4)变异特性:普遍性、不定向性、多有害、随机性(5)变异的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6)例子:a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是大风选择出无翅昆虫。b解释细菌抗药性的增强:细菌存在抗药性强和抗药性弱的变异类型→抗生素对其选择→抗药性强的能生存下来(有利变异)→遗传积累→出现超级细菌(适者生存)。8.人工选择: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9.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与联系考点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2.现代类人猿的主要种类: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3.人类与类人猿的相似(1)外部形态类人猿面扁平,两眼在同一平面,无尾。外形与人接近。(2)身体结构类人猿的骨骼与人相似,大脑遮盖了小脑,与人相似。(3)面部表情类人猿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和人面部表情相似。(4)行为表现类人猿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和人面部表情相似。(5)生活习性类人猿喜欢群居,有的有家庭生活;可勉强直立行走等。4.进化原因1.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过着树栖生活,但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使它们有两个方向的变化,一些森林古猿继续生活在森林中;另一些则成群的转向地面生活。5.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的分界标志,在进化过程中原始人类由采摘生活到狩猎生活。6.人类与黑猩猩相比,手的不同之处是拇指能否向里弯曲。7.人类进化的历程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等阶段。8.进化历程进化阶段距今时间制造工具情况脑容量是否直立南方古猿400~100万年前天然工具与现代类人猿相似直立能人200万年前制造使用工具700毫升直立直立人180~20万年前制造不同用途工具1088毫升直立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智人20万~到1万年前与现代人相似直立器9.人种(1)由于不同的分布区域,所以人类进化成了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4个人种。(2)人类祖先制造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第二单元物种的多样性考点1生物分类1.依据:性状差异和亲缘关系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2.最基本的单位——种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这个定义把有无基因交流作为划分物种的主要依据。3.生殖隔离: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4.双名法(1)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2)1768年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3)意义: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法——世界通用(4)一个完整的学名为属名+种名+命名人5.生物检索表根据二歧分类的原理、以对比的方式编制的区分生物类群的表格。具体来说,就是把生物类群的性状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开,依此下去,直到把生物类群区分出来为止。6.生物分类五大类群生物分界主要生物类群结构特点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没有成形衣原体、蓝藻等。的细胞核。原生生物界藻类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等。植物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少数是单细胞生物,多数是多细真菌界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胞生物,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动物界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7.原生生物界(1)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结构较简单,由_一个细胞构成,且能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2)原生动物的分布:一般生活在_淡水、海水和潮湿土壤,少数种类寄生人或动植物体内。(3)与人类的关系特征代表与人类关系1.单细胞古老2.水(少寄生)眼虫减少水体污染腰鞭毛虫、夜光虫赤潮3.能摄食4.全部生理功能阿米巴变形虫痢疾疟原虫疟疾8.藻类种类色素特征代表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绿藻含有大量1.无根茎衣藻、石莼、水1.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的叶绿素叶的分化绵2.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3.可食褐藻含有较多2、能进海带、马尾藻、用,当饵料4.检测水体污染程度的藻黄素行光合作裙带菜(赤潮)红藻含有较多用3.靠紫菜、石花菜的藻红素孢子繁殖考点2植物类群1.孢子植物孢子植物主要特征代表与人类的关系苔藓植物1.潮湿的陆地,背阴树藓墙藓1.污染的指示植物2.拓荒2.有茎叶的分化葫芦藓者3.蓄含水分3.有假根(仅固定)地钱4.矮小(无导管)蕨类植物1.阴湿的陆地肾蕨、贯众、煤药用食用观赏2.有根茎叶的分化3.有卷柏满江输导组织(较高大)红、蕨菜2.种子植物种子植物主要特征代表与人类的关系裸子植物1.种子裸露2.无花、果实松、杉柏、银1.裸子植物故乡——中3.有维管组织4.根茎叶发杏、苏铁国2.活化石——银杉达干旱被子植物1.分布最广,种类最多2.肾蕨、贯众、卷柏单子叶粮食作物双子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分单满江红、蕨菜叶瓜果蔬菜子叶和双子叶考点3动物类群1.动物根据脊椎的有无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1)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简单多细胞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如海蜇、珊瑚虫、海葵、水母等。水螅、桃花水母生活在淡水环境。(2)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海水、淡水、潮湿土壤中均有分布,也有寄生种类。如真涡虫(淡水)、平角涡虫(海水)、猪带绦虫(人肠腔)、血吸虫(哺乳动物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3)环节动物:体呈蠕虫状,细长柔软,分许多体节,大多蠕动爬行,如蚯蚓(湿润土壤)、沙蚕(海水)、蚂蟥(淡水)。(4)软体动物:体分头、足、内脏团三部,体外有外套膜,常有贝壳,如蜗牛、河蚌、钉螺、乌贼(墨鱼)、鱿鱼、章鱼等。(5)节肢动物:种类最多(100多万种)、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大多数陆栖,全身被外骨骼、分头、胸、腹三部分,分节附肢的运动灵活有力,感觉器官灵敏,脑发达。主要代表有昆虫类(陆生)、虾类(水生)、蟹类(水生)。(6)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常见种类有海星、海胆、海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①鱼类:终生水生、体外受精、鳍游泳、鳃呼吸。②两栖类:少数种类终生水生,如大鲵、蝾螈等,绝大多数种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是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类型。③爬行类:体表都覆盖鳞片,体内受精、卵生、卵有卵壳,多有冬眠习性。主要类群有蛇类、蜥蜴类、鳄类、龟鳖类等。④鸟类:体被羽毛,前肢特化为翼,身体呈流线型、骨薄、充气骨,既坚固又轻便,适应飞行。恒温、体内受精,卵生(有壳)。⑤哺乳类:体表有毛,大脑、感觉器官高度发达,恒温、胎生、哺乳,适应性强。体表特身体分部受精繁殖特点呼吸体温是点方式结构否恒定鲫鱼有鳞片头、躯干、尾体外卵生鳃否受精青蛙皮肤裸头、躯干、四肢体外卵生、变肺、否露受精态发育皮肤蜥蜴有角质头、颈、躯干、四肢、尾体内卵生,有肺否鳞片受精坚硬卵壳家鸽有羽毛头、颈、躯干、前肢变成翼、尾体内卵生,有肺是受精坚硬卵壳兔有毛头、颈、躯干、四肢、尾体内胎生、哺肺是受精乳第三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1生物依赖环境1.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水、湿度和温度等。3.温度-植物:1)影响种子的萌发2)如北方-针叶植物,南方--阔叶植物等等3)山寺桃花始盛开,植物开花,春暖花开4)南方温度高,降雨量多——热带雨林北方温度低,降水总量少——草原荒漠——动物冬眠、迁徙、北极熊水分(极度缺水、水分比较充足)-荒漠:植物根系分布很深如胡杨树、叶形为刺如仙人掌、水源比较充足的地方绿色植物多,动植物分布也多,在沙漠中,只有耐旱的动物。4.阳光——主要影响植物的品质和分布(1)动物猫头鹰日落而出,大多数动物日出而作(2)如开花的季节和时间,长日照开花植物——迎春花、杜丹、油菜短日照——菊花、牵牛花(3)新疆西瓜东北大米的品质(4)喜阳——松、小麦、玉米,喜阴:田七、蕨类、人参。(5)绿藻通常分布在海洋表层、红藻通常分布在近海底层等5.生物因素(生物种内和种间关系并举例2例)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竞争关系——草与水稻牛和羊同吃草捕食关系——大鱼吃小鱼寄生关系——菟丝子和黄瓜、跳蚤与狗、蛔虫和人共生关系等——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小丑鱼和海葵考点2生物适应环境1.旗形树适应长期刮单一风向的环境;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