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专题05 语言文字运用(五)-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试题精练(学生版)
专题05 语言文字运用(五)-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试题精练(学生版)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23.2 K上传日期:2023-11-14 16:47浏览次数:415U1 侵权/举报

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五)学生版附解析紧跟高考最新试题精心选取解析完备【21《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2022·北京西城·高三期末)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宝玉作《芙蓉女儿诔》。其中一句“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被黛玉修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后又经过宝玉修改,变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听到此句,黛玉“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1)宝玉最后所改诔文中的“卿”字,本应指的是_________(人名)。(2)黛玉为何“忡然变色”?她的这种心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简要说明。【22《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11.(2022·北京顺义·高三期末)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向贾雨村演说宁荣两府,说道: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像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1)根据冷子兴对贾府的介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府现在不如仕宦之家 B.贾府现在比仕宦之家强C.贾府比过去差 D.贾府外强中干(2)下列哪位人物不属于这里说的“安富尊荣者”是(   )A.贾敬 B.贾赦 C.贾政 D.贾珍(3)小说的后续情节中有哪些属于冷子兴所说的“大事”?结合原著,请举两例说明。【23《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2022·北京通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红楼梦》的相关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观园中,__________院落清旷,“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无一株花木,但见许多异草,宝钗在此居住;__________院内有数楹修舍,翠竹掩映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黛玉在此居住;__________粉墙环护,绿柳周垂,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一边乃一棵西府海棠,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宝玉在此居住。13.在上面文段横线处填上相应的住所名字。将填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4.下列与上面三处住所有关的故事情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十七回,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宝玉为一处题写了一幅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这里后来成了宝钗的住所。B.第四十回,贾母见黛玉住处的窗纱褪色,便责人更换,把绿色的窗纱换成了银红色的“软烟罗”,与院内植物色彩搭配和谐,甚是好看。C.第四十一回,喝醉了的刘姥姥出恭回来,晕晕乎乎进入了黛玉的卧房,在欣赏了一番屋内的摆设之后,便歪身睡倒,在黛玉的床上酣眠。D.第七十七回,宝玉住处海棠突然枯萎,他便把此事和晴雯的命运联系起来,他认为这株海棠与天下其他有情有理的东西一样,极有灵验。1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是有密切关系的。请从上面三处住所中任选一处,简析环境描写与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24《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19.(2021·北京海淀·高三期末)根据下列要求,回答有关《红楼梦》的问题。(1)《红楼梦》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人物往往有不同称谓,这些称谓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如:人多称王熙凤“二奶奶”,而刘姥姥却称她“姑奶奶”。请你从小说中任选一个人物,举出某人对他(她)与众不同的称谓,并赏析其妙处。(2)《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被评论家称为“青春王国”,请结合小说中的某一情节或场景,分析大观园里人物的青春之美。【25《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2022青岛一模)鲁迅评论《红楼梦》时说,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而《红楼梦》却与之大不相同,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所以其所叙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事例进行分析。不超过80个字。(5分)参考答案【21《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答案】(1)晴雯(2)因为黛玉由此想到自己(或:最忌讳“无缘”与“薄命”二字)。“无缘”暗指“木石前盟”最终败给“金玉良缘”(或:贾母定亲,令宝玉娶薛宝钗为妻),而使宝黛婚事未成;“薄命”则预示了黛玉因身体而早逝(或:黛玉最终焚稿泪尽而亡)。【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1)依据原文“至晚,宝玉猛见池上芙蓉,忆起晴雯,忽想:‘死后未到灵前一祭,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杜撰成一篇长文,用晴雯素日所喜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等内容可知,宝玉最后所改诔文中的“卿”字,本应指的是“晴雯”。(2)在“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中,当林黛玉听到宝玉所改的诔文中这四句话时,不由忡然变色,主要是这里面的“无缘”和“薄命”二词让林黛玉想到了自己,继而才“忡然变色”。首先,“无缘”一词,暗示后续情节“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妻,使得‘木石前盟’最终败给了‘金玉良缘’,使得贾宝玉和林黛玉‘无缘’走到一起”;其次,“薄命”一词,对后续情节“林黛玉因为身体的原因而过早去世,最终焚稿泪尽而亡”有暗示作用。【22《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答案】(1)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A.“贾府现在不如仕宦之家”错误,由“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像不同”可知,原文是说贾府不如以前兴盛,但是比平常仕宦之家气像要好得多。(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A.贾敬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B.贾赦承袭了荣国公的爵位。他生性好色,威逼鸳鸯做妾、强索古扇、将迎春嫁到孙家抵债,仗势欺人,不在乎他人性命之人。C.贾政,重视读书上进,归于正途,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惟失之于迂腐。D.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生活穷奢极欲。(3)贾宝玉衔玉而生,只抓脂粉钗环;贾元春生在大年初一,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小说情节的能力。“更有一件大事”后用的是分号,下文说“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可见说的是贾府中的后代子孙。由“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可知,贾元春入宫是一件大事。由“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可知,宝玉衔玉而生,只知与女儿厮混,不爱读书是一件大事。【23《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答案】13.①蘅芜苑②潇湘馆③怡红院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相关情节和内容的能力。结合“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以及“宝钗在此居住”可知,第一空为“蘅芜苑”。结合“翠竹掩映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黛玉在此居住”可知,第二空为“潇湘馆”。结合“院中点衬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一边乃一棵西府海棠,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宝玉在此居住”可知,第三空为“怡红院”。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晕晕乎乎进入了黛玉的卧房,在欣赏了一番屋内的摆设之后,便歪身睡倒,在黛玉的床上酣眠”错误。“黛玉”应为“宝玉”。故选C。15.示例:蘅芜苑里“山石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种了各色香草,“没有一株花木”,与宝钗为人处世低调内敛、藏愚守拙的处世哲学相合,也与她不喜欢花儿粉儿的生活态度相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相关情节以及分析环境特点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三处处所的环境特点,再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分析环境描写与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即可。如,蘅芜苑的室内布置是这样的“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一见这样的室内布置立刻说,“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这样冷僻的室内装饰风格也正是薛宝钗清冷性格特征的外在反映,也是其命运的孤寂守寡的暗示和征兆。如,潇湘馆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竹的外形,竹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交融、叠印。可谓竿竿翠竹映潇湘,竹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竿竿青欲滴,它修长,苗条,随风摇动,正如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林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十分相似。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如,怡红院,《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主景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住所。试才题对额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取意蕉棠两植。元宵省亲时,元春不喜“香玉”二字(因暗指黛玉),改为“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宝玉因号“怡红公子”。宝玉题诗云:“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绿蜡,宝玉原写作“绿玉”,宝钗恐拂元春心意,故改为绿蜡,典出唐诗“冷烛无烟绿蜡干”。西府红海棠又名“女儿棠”,“红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象征宝玉“意淫”;室内四壁窗棉雕镂“花团锦簇,玲珑剔透”,象征宝玉文思敏捷、才气过人。【24《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答案】(1)示例:刘姥姥对周瑞家的称呼“周嫂子”“你老”,体现出对周瑞家的极其尊敬,展现了她精明于人情世故的人生的智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等的理解、分析能力。刘姥姥对周瑞家的几个称呼大有讲究。她向小孩打听周瑞家的时,是称呼周瑞家的为“周大娘”。因为在北方,小孩子一般都把比自己年长的已婚女性尊称为大娘。当她直接见到周瑞家的后,先是称呼“周嫂子”,还称年龄比她小很多的周瑞家的是“你老”。嫂子,本来是指哥哥的妻子,也可以是对年岁不大的已婚妇女的泛称,刘姥姥与凤姐平辈,凤姐称呼周瑞家的为周姐姐,刘姥姥本也可以这样称呼,但为了表示对周瑞家的尊重,她拔高了称呼,尊称他为嫂子。这称呼体现了她在贾府人前放低姿态自矮三分,极其谦卑恭敬。从而展现了她精明于人情世故的人生的智慧。(2)示例:史湘云醉卧芍药丛就展现了青春之美。“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一副美人酣睡图,将史湘云天真娇憨之态与超逸烂漫之姿,淋漓尽致呈现在大众眼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情节、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注意题干中提示的“结合小说中的某一情节或场景”来分析人物的“青春之美”。如小说中的史湘云是一个乐观好强的女孩子。她爱穿男装,爱顽皮,很多时候,大家都把她看作假小子。其实,她内心里也住着小公主。看她醉卧在青石板凳上,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她的满头脸,满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那恣意与憨态不由让人心旌摇动。乱红中熟睡的她,任手中的扇子掉在地下,半被落花埋了,全然不怕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她。这份安然,这份纯真,美好得让人落泪。不管在人群里,你扮演着谁,取悦了谁,一个人独处时,你依然是个少年,未曾有一丝丝改变。【25《红楼梦》试题系列·语言文字运用】【答案】王熙凤精明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