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高考数学专题14 集合,复数,逻辑语言专题(数学文化)(原卷版)
高考数学专题14 集合,复数,逻辑语言专题(数学文化)(原卷版)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514 K上传日期:2023-11-14 15:46浏览次数:322U1 侵权/举报

专题14集合复数逻辑语言专题(数学文化)一、单选题1.(2022·高一课时练习)数系的扩张过程以自然数为基础,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Kronecker,1823﹣1891)说“上帝创造了整数,其它一切都是人造的”设为虚数单位,复数满足,则的共轭复数是(    )A. B. C. D.2.(2022秋·浙江温州·高一乐清市知临中学校考期中)某国近日开展了大规模COVID-19核酸检测,并将数据整理如图所示,其中集合S表示()A.无症状感染者 B.发病者 C.未感染者 D.轻症感染者3.(2021秋·湖北十堰·高一校联考期中)必修一课本有一段话:当命题“若,则”为真命题,则“由可以推出”,即一旦成立,就成立,是成立的充分条件.也可以这样说,若不成立,那么一定不成立,对成立也是很必要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说过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数学逻辑角度分析,“有志”是“能至”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2022秋·云南曲靖·高一校考期中)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此诗句的理解是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如有神助一般,由此可得,“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2020·陕西榆林·统考一模)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向量(O为坐标原点),设,以射线Ox为始边,OZ为终边旋转的角为,则,法国数学家棣莫弗发现了棣莫弗定理:,,则,由棣莫弗定理可以导出复数乘方公式:,已知,则(    )A. B.4 C. D.166.(2021春·重庆沙坪坝·高三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在代数史上,代数基本定理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说的是:任何一元次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集中有个复数根(重根按重数计)那么在复平面内使除了1和这两个根外,还有一个复数根为(    )A. B. C. D.7.(2021春·安徽宣城·高一校联考期中)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了公式(为虚数单位),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欧拉公式可知,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创制的,直到19世纪虚数才真正闻人数的领域,虚数不能像实数一样比较大小.已知复数,且(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A. B.C. D.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22年1月,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和南科大范靖云团队发表学术报告,分别独立通过实验,验证了虚数i在量子力学中的必要性,再次说明了虚数i的重要性.对于方程,它的两个虚数根分别为(    )A. B.C. D.10.(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人们对数学研究的发展一直推动着数域的扩展,从正数到负数、从整数到分数、从有理数到实数等等.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和邦贝利在解方程时,首先引进了,17世纪法因数学家笛卡儿把i称为“虚数”,用表示复数,并在直角坐标系上建立了“复平面”.若复数z满足方程,则(    )A. B. C. D.11.(2022·高一单元测试)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下卷有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如下表示:已知,,,若,则下列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整数为A. B. C. D.12.(2022秋·浙江温州·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在数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学家发现在数学中存在着神秘的“黑洞”现象.数学黑洞:无论怎样设值,在规定的处理法则下,最终都将得到固定的一个值,再也跳不出去,就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样.目前已经发现的数字黑洞有“123黑洞”、“卡普雷卡尔黑洞”、“自恋性数字黑洞”等.定义:若一个n位正整数的所有数位上数字的n次方和等于这个数本身,则称这个数是自恋数.已知所有一位正整数的自恋数组成集合A,集合,则的子集个数为(    )A.3 B.4 C.7 D.813.(2019·江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和(),则是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我们知道,若令,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是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若每次都取最简分数,那么第三次用“调日法”后可得的近似分数为A. B. C. D.14.(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提出了杠杆原理,它是使用天平秤物品的理论基础,当天平平衡时,左臂长与左盘物品质量的乘积等于右臀长与右盘物品质量的乘积,某金店用一杆不准确的天平(两边臂不等长)称黄金,某顾客要购买黄金,售货员先将的砝码放在左盘,将黄金放于右盘使之平衡后给顾客;然后又将的砝码放入右盘,将另一黄金放于左盘使之平衡后又给顾客,则顾客实际所得黄金(    )A.大于 B.小于 C.大于等于 D.小于等于15.(2022·高一课时练习)三国时期赵爽在《勾股方圆图注》中,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可用现代数学表述为如图所示,我们教材中利用该图作为几何解释的是(    )A.如果,那么B.如果,那么C.如果,那么D.对任意实数a和b,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16.(2022秋·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几何原本》卷Ⅱ的几何代数法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数学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的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F在半圆O上,点C在直径AB上,且OF⊥AB,设AC=a,BC=b,可以直接通过比较线段OF与线段CF的长度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A.a2+b2≥2ab(a>0,b>0) B.C.(a>0,b>0) D.(a>0,b>0)1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世纪末,挪威测量学家维塞尔首次利用坐标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使复数及其运算具有了几何意义,例如,也即复数的模的几何意义为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已知复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1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数学家欧拉发现了复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并给出以下公式,(其中是虚数单位,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这个公式在复变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此公式,有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9.(2020·天津·南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由无理数引发的数学危机一直延续到世纪,直到年,德国数学家戴金德提出了“戴金德分割”才结束了持续多年的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所谓戴金德分割,是指将有理数集划分为两个非空的子集与,且满足,,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中的每一个元素,则称为戴金德分割.试判断,对于任一戴金德分割,下列选项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A.没有最大元素,有一个最小元素B.没有最大元素,也没有最小元素C.有一个最大元素,有一个最小元素D.有一个最大元素,没有最小元素20.(2021春·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是数论中一个古老的分支,其内容极为丰富,西方最早研究不定方程的人是希腊数学家丢番图.请研究下面一道不定方程整数解的问题:已知则该方程的整数解有(    )组.A.1 B.2 C.3 D.421.(2022秋·四川成都·高一成都七中校考期中)对于直角三角形的研究,中国早在商朝时期,就有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样的勾股定理特例,而西方直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才提出并证明了勾股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于5,则这个直角三角形周长的最大值等于(    ).A. B.10 C. D.22.(2017·湖北·校联考一模)我国古代太极图是一种优美的对称图.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能够将圆的面积和周长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我们称这样的函数为圆的“太极函数”.下列命题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对于任意一个圆其对应的太极函数不唯一;如果一个函数是两个圆的太极函数,那么这两个圆为同心圆;圆的一个太极函数为;圆的太极函数均是中心对称图形;奇函数都是太极函数;偶函数不可能是太极函数.A.2 B.3 C.4 D.5二、多选题23.(2021春·广东梅州·高二统考期末)欧拉公式(其中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创立的,该公式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联,在复变函数论里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依据欧拉公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复数对应的点位于第一象限 B.为纯虚数C.复数的模长等于 D.的共轭复数为24.(2022春·广东梅州·高一统考期末)欧拉公式(本题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i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若名数学家欧拉创立,该公式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在复变函数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依据欧拉公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B.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C.复数的共轭复数为D.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是圆25.(2022·高一课时练习)群论是代数学的分支学科,在抽象代数中具有重要地位,且群论的研究方法也对抽象代数的其他分支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元五次及以上的方程没有根式解就可以用群论知识证明.群的概念则是群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其定义如下:设G是一个非空集合,“·”是G上的一个代数运算,即对所有的a、b∈G,有a·b∈G,如果G的运算还满足:①a、b、c∈G,有(a·b)·c=a·(b·c);②,使得,有,③,,使a·b=b·a=e,则称G关于“·”构成一个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关于数的乘法构成群B.G={x|x=,k∈Z,k≠0}∪{x|x=m,m∈Z,m≠0}关于数的乘法构成群C.实数集关于数的加法构成群D.关于数的加法构成群26.(2020秋·江苏盐城·高二江苏省东台中学校考期中)《九章算术》中“勾股容方”问题:“今有勾五步,股十二步,问勾中容方几何?”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其《九章算术注》中利用出入相补原理给出了这个问题的一般解法:如图1,用对角线将长和宽分别为和的矩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再分成一个内接正方形(黄)和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朱、青).将三种颜色的图形进行重组,得到如图2所示的矩形,该矩形长为,宽为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由刘徽构造的图形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结论,如图3.设为斜边的中点,作直角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对角线,过点作于点,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由图1和图2面积相等得;②由可得;③由可得;④由可得.A.① B.② C.③ D.④27.(2022秋·黑龙江佳木斯·高一桦南县第一中学校考期中)《几何原本》卷Ⅱ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在半圆上,点在直径上,且.设,,,垂足为,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A. B.C. D.28.(2022秋·辽宁大连·高一大连八中校考阶段练习)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则其身高可能是(    )A. B. C. D.29.(2021秋·全国·高一期末)早在西元前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知道算术中项,几何中项以及调和中项,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阿契塔在《论音乐》中定义了上述三类中项,其中算术中项,几何中项的定义与今天大致相同.而今我们称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